促凝血酶原激酶

促凝血酶原激酶(英文:ThromboplastinTPL)是血漿和組織因子的混合物,可通過催化凝血酶原向凝血酶的轉化而在血漿中幫助血液凝結。它是一種複雜的酶,存在於腦,肺和其他組織中,尤其是在血小板中,在血液凝固過程中起凝血酶原向凝血酶的轉化作用。

儘管有時被用作蛋白質組織因子的代名詞(正式名稱為“凝血因子III [促凝血酶原,組織因子]”),但這是一個誤解。從歷史上看,凝血活酶是一種實驗室試劑,通常來自胎盤來源,用於測定凝血酶原時間(PT)。[1] 當在實驗室中進行操作時,會產生一種稱為部分凝血活酶的衍生物。部分凝血活酶用於測量內在途徑。此測試稱為aPTT或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時間。直到很久以後,才識別出凝血活酶和部分凝血活酶的亞成分。凝血活酶是磷脂和組織因子的組合,這兩者在外部途徑的激活中都是必需的。但是,部分凝血活酶只是磷脂,而不是組織因子。

目前,重組組織因子是可用的,並已用於某些PT分析中。胎盤衍生物仍可得到,並已在某些實驗室中使用。磷脂可作為獨立試劑使用,也可與組織因子組合作為凝血活酶使用。完整的凝血活酶由組織因子,磷脂(由於從被測血樣中除去了血小板)和CaCl2組成,可重新引入鈣離子,鈣離子最初被檸檬酸鈉螯合,最初用於防止樣本血在運輸和/或儲存過程中的凝結。

參考

  1. ^ Carlsen E, Stinessen MB, Prydz H. Differential effect of alpha-interferon and gamma-interferon on thromboplastin response in monocytes and endothelial cells. Clin. Exp. Immunol. November 1987, 70 (2): 471–8. PMC 1542100 . PMID 3123108.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