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向四果
(重定向自四果)
佛教大綱 佛教主題 |
四向四果,佛教術語,為聲聞修行的次第及证得的果位,出於《雜阿含經》。其中,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及阿羅漢,此四者稱四沙門果;再加上初果向、二果向、三果向、四果向等四種果向,合稱四向四果。因為每一個果位都分成兩階段,所以又稱四雙八輩、四雙八士。
定義
在《雜阿含經》中,最早出現的是四果說,代表修行的四個成果[1],隨後被稱為四沙門果[2]。四果分成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及阿羅漢四者,阿羅漢為最高的果位。前三果屬於有學(三無漏學尚未圓滿),阿羅漢屬於無學位。
四向四果是四果說的進一步細化,為四果之前再加上向四果的階段,共分八階。這四雙八輩的弟子,是僧團中的模範,為三寶中的僧寶[3]。
“ | 「四雙」:依雙數來說,指證得初道者(須陀洹)及證得(須陀洹)初果者為一雙,如是共有四雙。「八輩」:是依人而言,即證得初道者(須陀洹)為一,初果者為一,如是共有八人。此句中的人(purisa)與補特伽羅(puggala;梵文是pudgala)同義;此處的人指被教化者。「世尊的聲聞眾」:指依此雙數的四雙,或依單獨的八輩補特伽羅(人)為世尊的聲聞眾。 | ” |
分類
四沙門果
四沙門果為三無漏學的圓滿,其中須陀洹與斯陀含為戒的圓滿,阿那含為定的圓滿,阿羅漢為慧的圓滿[4]。
四向四果
四向指的是,當修行達到加行位時,稱為初果向,或須陀洹向[5]。至斷三結時,則得初果,須陀洹果。接下來,進一步修行,稱為二果向。達致於得二果,斯陀含果。再重行前行,稱為三果向。斷欲界煩惱,不再還至欲界,則為得三果,阿那含果。往前,四果向。斷盡煩惱,先證兩果在圓證四果,阿羅漢果,辟支佛果,阿伽陀果。
八賢聖
相關條目
註釋
- ^ 《雜阿含經》卷29:「何等為沙門果,謂須陀恆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
- ^ 《法蘊足論》卷2:「爾時世尊告苾芻眾:有四沙門果。何等為四?謂預流果,一來果,不還果,阿羅漢果。」
- ^ 3.0 3.1 《雜阿含經》卷33〈931經〉:「復次,聖弟子念於僧事,世尊弟子善向、正向、直向、誠向,行隨順法,有向須陀洹、得須陀洹,向斯陀含、得斯陀含,向阿那含、得阿那含,向阿羅漢、得阿羅漢,此是四雙八輩賢聖,是名世尊弟子僧,淨戒具足、三昧具足、智慧具足、解脫具足、解脫知見具足,所應奉迎,承事供養,為良福田。聖弟子如是念僧事時,不起貪欲、瞋恚、愚癡,乃至念僧所熏,昇進涅槃。」
- ^ 《清淨道論》序論:「戒是闡明為須陀洹果及斯陀含果的原因,定是阿那含果的原因,慧是阿羅漢果的原因。因為證得須陀洹的人稱為戒圓滿者,斯陀含果亦然。證阿那含果的稱為定圓滿者。證阿羅漢果的稱為慧圓滿者。 」
- ^ 《雜阿含經》892經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於此六法觀察忍,名為信行,超昇離生,離凡夫地,未得須陀洹果,乃至未命終,要得須陀洹果。
若此諸法增上觀察忍,名為法行,超昇離生,離凡夫地,未得須陀洹果,乃至未[命]終,要得須陀洹果。 - ^ 《中觀論頌》〈觀四諦品〉:「若無有四果,則無得向者。以無八聖故,則無有僧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