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蜥超科
(重定向自巨蜥总科)
巨蜥超科或巨蜥总科(学名:Varanoidea)是蜥蜴的一個超科,包含婆羅蜥科與最著名、體型龐大的巨蜥科等劇毒蜥蜴。
巨蜥总科 化石时期:白堊紀到現代
| |
---|---|
飾紋巨蜥 | |
科学分类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纲: | 爬行綱 Reptilia |
目: | 有鳞目 Squamata |
演化支: | 有毒类 Toxicofera |
亚目: | 蛇蜥亚目 Anguimorpha |
下目: | 古蛇蜥下目 Paleoanguimorpha |
演化支: | 巨蜥類 Goannasauria |
总科: | 巨蜥总科 Varanoidea Münster, 1834 |
科 | |
在巨蜥超科的演化過程中,牠們的身體外形、棲息地已發展出高度多樣性。巨蜥超科曾演化出最大型的陸生蜥蜴,已滅絕的古巨蜥身長可達約5到6公尺;目前體型最大型的蜥蜴是科莫多龍,身長可達3公尺以上,也屬於巨蜥超科。
演化
目前已知最早的巨蜥超科化石紀錄,出現在白堊紀。巨蜥超科的可能祖先,可追溯到侏羅紀早期。目前已知最早期的巨蜥超科,包含:北美洲的古薩尼瓦蜥(Palaeosaniwa),生存於8200萬到7100萬年前的坎潘階;以及蒙古國的埃斯特蜥(Estesia)與蒂爾瑪蜥(Telmasaurus),也是生存於坎潘階。在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之後,巨蜥超科在新生代持續生存、散佈到各大陸。目前有理論提出,蛇演化自水生或穴居的巨蜥超科,但無法定論是巨蜥超科的哪個演化支,一部分巨蜥演化成滄龍。
巨蜥超科被認為是最進階型的蜥蜴,體型演化至最大型,是高度依靠掠食的爬行動物。某些物種的身體覆蓋者鱗甲(皮內成骨);某些物種則具有絞鏈狀頜部關節,可讓牠們進食時,允許下頜關節脫離、向外撐開,以協助吞食[1][2]。
參考資料
这是一篇蜥蜴小作品。您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