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龍王

(重定向自德叉迦龍王

八大龍王aṣṭa-nāga-rājah標準藏語ཀླུའི་རྒྱལ་པོ་ཆེན་པོ་བརྒྱད་羅馬化:klu'i rgyal po chen po brgyad直译八大鲁龙[1]),又稱八龍王[2],原是印度神話中八位那伽之王,後佛教吸收為天龍八部護法,在《法華經·序品》中登場。在古印度神話中,那伽(梵語नाग羅馬化:Nāga)原本是半神半蛇的大蛇神,在漢傳佛教日本佛教同化成形,在藏傳佛教中也和藏地的龍神劃上等號。

八大龍王之一、難陀龍王
沙竭羅龍王(淺草寺
雲南西雙版納南傳上座部佛教的那伽雕像。

八大龍王中,娑伽罗龙王爲雨神,是中国民间信仰中所祭拜的龙王的原型;難陀龙王和跋難陀龙王,曾和娑伽羅龍王戰鬥,在悉达多太子降生之時,两龙王曾吐清净水灌太子身。

印度教

印度教裡八大龙王爲[來源請求]

  • 和修吉龙王(Vasuki,Naga raja),那伽之王
  • 舍沙龙王,即阿难陀
  • 海龙王(Karkotaka),即娑竭罗
  • 莲花龙王(Padmavati),那伽女王,為Dharanendra之伴侣
  • Paravataksha,即俱利迦(Kulika),其剑能震动天地,招致霹雳
  • 德叉迦龙王(Takshaka)
  • Ulupi,《摩诃婆罗多》史诗中是阿周那(Arjuna)之伴侣
  • 摩纳娑龍王(Manasa),為和修吉之姊妹,亦為那伽女王
  • 迦梨耶龍王(Kaliya),在印度神话中居閻牟那河(Yamuna),曾被黑天(Krishna)打击。
  • Matali,在印度神话中為因陀罗(佛教作帝释天)之坐骑,在兰卡之战(Lanka battle)中亦是罗摩(Rama)的坐骑。

佛教

  • 法華經》中有八位大龍王參與法筵,分別是:[2]
  1. 難陀龍王梵語नन्द羅馬化:Nanda標準藏語mtha' yas): 意譯為歡喜龍王,護法龙众的上首。[2]印度教稱舍沙梵語शेष羅馬化:Śeṣa),密教譯為無邊龍王。為跋難陀龍王之兄,兩位龍王曾在釋迦牟尼佛降生之時吐清净水,一温一凉灌沐太子;難陀龍王亦曾和娑伽羅龍王戰鬥。
  2. 跋難陀龍王梵語उपनन्द羅馬化:Upananda): 意譯為賢喜龍王[2],又音譯作優波難陀。難陀之弟,和難陀龍王共同保護摩訶陀國免於飢饉,必定参加說法,釋迦牟尼佛入滅後永遠守護佛法。
  3. 娑伽羅龍王梵語सागर羅馬化:Sāgara): 意譯為海龍王[2],又音譯作沙揭羅、娑羯羅等。印度教稱“Karkoṭaka英语Karkotaka”(標準藏語stobs rgyu),密教作力游龍王(標準藏語stobs rgyu)海龍宮之王,大海龍王,为二十诸天之一、觀世音菩薩二十八部眾之一[2]請雨法本尊[2]。《法華經·提婆達多品》登場的八歲龍女是娑伽羅的第三王女善女龍王,在經中當即成佛,也就是空海勸請的清瀧權現
  4. 和修吉龍王梵語वासुकि羅馬化:Vāsuki標準藏語nor rgyas): 意譯為多头龙王、九頭龍王、寶有龍王、寶稱龍王[2],又音译作婆修豎、筏蘇枳、婆苏吉、婆素雞,在日本多稱作「九頭龍王」、「九頭龍大神」等。密教翻譯為廣財龍王。曾經爲守護須彌山而纏繞之,以小龍(蛇)為食[2]。印度教也認為和修吉是龍王上首。
  5. 德叉迦龍王梵語तक्षक羅馬化:Takṣaka標準藏語'jog po): 意譯為多舌龍王、兩舌龍王、現毒龍王、視毒龍王、能損害者龍王[2],密教翻譯為安止龍王。傳說被此龍怒視之人畜會氣絕而亡[2]。德叉迦龍王是身延鏡和《金光明經》中的七面天女之父。
  6. 阿那婆達多龍王梵語अनवतप्त羅馬化:Anavatapta): 意譯為無熱惱龍王[2],又音譯作阿耨達龍王。居住在喜馬拉雅北方的神話之池——阿耨達池(無熱惱池),傳說這是閻浮提四大河發源地。
  7. 摩那斯龍王梵語मनस्विन羅馬化:ManasvinManasa): 意譯為大身龍王、大力龍王、大意龍王、高意龍王、慈心龍王,[2]又音譯作摩那蘇婆帝、摩纳娑。印度教中又作蓮花龍女王(Padmavati),密教作蓮花龍王(Padma,標準藏語pad ma)。在印度教攪乳海傳說中,阿修羅以海水侵襲喜見城,龍王舞動身體將海水逆流。
  8. 優鉢羅龍王梵語Utpalaka): 意譯為青蓮龍王,居住在青蓮花池而得名。[2]「青蓮華」又音譯為「優鉢華(花)」、「優鉢羅華(花)」等。
  • 八大龍王有其他說法。如古印度佛教所說的八大龍王:
  1. 持地龍王(梵語Dharaṇīdhara
  2. 歡喜近喜龍王(梵語Nanda和Upananda
  3. 馬騾龍王(梵語Aśvatara
  4. 目支鄰陀龍王(梵語Mucilinda巴利語Mucalinda),意譯解脫處、解脫,又音譯作目脂鄰陀、目真鄰陀、目鄰,曾在釋迦佛成佛時現七頭身為佛陀遮雨)
  5. 意猛龍王(梵語Manasvin
  6. 持國龍王(梵語Dhṛtarāṣṭra
  7. 大黑龍王(梵語Mahākāla
  8. 翳羅葉龍王(梵語Elāpattra),即和修吉
  • 藏传佛教裡八大龙王爲:
  1. 广财龙王(梵語Vāsuki標準藏語nor rgyas),即婆苏吉
  2. 莲花龙王(梵語Padma標準藏語pad ma),即摩纳娑
  3. 力游龙王(梵語Karkoṭaka標準藏語stobs rgyu),即娑伽罗
  4. 安止龙王(梵語Takṣaka標準藏語'jog po),即德叉迦
  5. 大莲龙王(梵語Mahāpadma標準藏語pad ma chen po
  6. 守螺龙王(梵語Śaṅkhapāla標準藏語dung skyong),又译螺护
  7. 具神龙王(梵語Kulika標準藏語rigs ldan),又名俱利迦罗、俱哩迦、古力迦、瞿梨伽罗、俱哩迦罗不动、俱里剑、句律迦、律迦大蛇、迦梨迦、加罗加、鸠利迦等,意译尊敕,密教认为是不动明王之化身[3]
  8. 无边龙王(梵語Śeṣa標準藏語mtha' yas),即阿难陀
  1. 蓮花龍王(padma),即俱利伽羅
  2. 翳羅葉龍王,即和修吉
  3. 大力龍王,即德叉迦
  4. 大吼龍王,即跋陀羅
  5. 小波龍王,即摩納娑
  6. 持駃水龍王,即阿耨達
  7. 金面龍王,即青蓮花龍王
  8. 如意龍王
  • 其他佛典記載的龍王:
  1. 伊羅缽龍王:Erāpattra,《佛本行集經》卷三十八〈那羅陀出家品〉載,龍王前世為迦葉佛出家弟子,因故意折損名曰伊羅的草,並不受如來教誨、毀佛之禁戒,以此因緣命終投生龍身。

祭祀八大龍王的寺廟

漢地的佛教系龍王廟通常單供一位龍王,即居住在龍宮,管理降雨的娑竭羅海龍王(區別於道教系四海龍王、五方龍王)。日本龍王寺有供八大龍王者,也有供蘇婆吉九頭龍王者。

在印度文化圈內供奉八大龍王的寺廟不僅有佛教系,亦有印度教系。

東亞

 
和泉葛城山 八大龍王神社
 
永之內八大龍王水神社
 
馬生木八大之宮

過去日本各地視八大龍王為祈雨之神,各地皆有神社、祠祭祀。

南亞與東南亞

印度教屬納蓋科伊爾八龍王寺英语Nagaraja Temple, Nagercoil

相關概念

  • 十大龍王:《華嚴經》舉出的十位龍王。
  1. 毗樓博叉(Virūpākṣa)龍王,又譯广目
  2. 娑竭羅龍王,又譯海龍王(Sāgara)
  3. 雲音妙幢龍王
  4. 焰口海光龍王
  5. 普高雲幛龍王
  6. 德叉迦龍王(Takṣaka)
  7. 無邊步龍王
  8. 清淨色龍王
  9. 普運大聲龍王
  10. 無熱恼龍王(Anavatapta),即阿耨達。
  • 十一善龍族:
  1. 難陀龍王,又稱七頭龍王、善住龍王
  2. 象面龍王,即優波難陀龍王
  3. 和修吉龍王,又名翳羅葉、伊羅鉢、九頭龍王,帝釋天坐騎,住在忉利天,為形龍
  4. 德叉迦龍王
  5. 跋陀羅龍王,又名大吼龍王
  6. 盧醯多龍王,即俱利伽羅,又名憤怒,不動明王和孔雀明王的部屬
  7. 鉢摩梯龍王,即摩納娑,又名小波,為蝦蟆形龍
  8. 雲鬘龍王,即娑竭羅、海龍王,又名婆樓那
  9. 阿跋多龍王,即阿耨達,又名持駃水,為馬形龍
  10. 一切道龍王,又名大智龍王,通曉諸趣語言,寶篋印陀羅尼守護者,少見於人間
  11. 鉢婆訶龍王,即青蓮花龍王、金面龍王,又名金蓮花龍王、忍龍,不動明王部屬
  • 四海龍王、五方龍王,為道教、華人民間信仰的龍王。

参考文献

  1. ^ Eight_Great_Naga_Kings. [2018-1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07). 
  2.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慈怡法師主編. 八大龍王. 佛光大辭典 (高雄縣大樹鄉: 佛光). 1988: 274. ISBN 9789575433307 (中文(臺灣)). 
  3. ^ 《中华佛教百科全书》【俱利迦罗(梵Kulika)】. [2018-1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07). 
  4. ^ 『天磐戸 案内図及由緒略記』天岩戸神社社務所

關連項目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