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基

(重定向自應順 (高永昌)

隆基(1116年正月—五月)[註 1]或作应顺,是遼朝末年高永昌年號,共計5个月。[1]

隆基
1116年正月-五月
政权 大渤海
君主 高永昌
历时 5个月
隆基在辽朝的位置

改元

  • 1116年——正月五日,高永昌自稱大渤海皇帝,建國大元,建元隆基。五月,被金太祖完顏阿骨打給擒殺。[2][3][4][5][6]

紀年對照表

隆基 元年
公元 1116年
干支 丙申

同期存在的其他政权年号

參看

注釋

  1. ^ 李崇智作隆基年號起於1116年正月至四月,根據《遼史·天祚紀》、《金史·太祖紀》、《續資治通鑑》記載,高永昌於1116年農曆五月被擒殺,此月當是隆基年號的終點。

参考文献

  1. ^ 李崇智《中國歷代年號考》,第178頁。
  2. ^ 脫脫.   遼史本紀第二十八天祚二. 维基文库. 「〔天慶六年正月〕東京故渤海地,太祖力戰二十餘年乃得之。而蕭保先嚴酷,渤海苦之,故有是變。其裨將渤海高永昌僭號,稱隆基元年。遣蕭乙薛、高興順招之,不從。……五月,清暑散水原。女直軍攻下瀋州,復陷東京,擒高永昌。」
  3. ^ 脫脫.   金史本紀第二太祖. 维基文库. 「〔收國元年〕閏〔正〕月,高永昌據東京,使撻不野來求援。……四月乙丑,以斡魯統內外諸軍,與蒲察、迪古乃會咸州路都統斡魯古討高永昌。胡沙補等被害。五月,斡魯等敗永昌,撻不野擒永昌以獻,戮之于軍。」
  4. ^ 葉隆禮.   契丹國志卷之十天祚皇帝上. 维基文库. 「天慶六年。春正月朔夜,渤海人高永昌率兇徒十數人,乘酒恃勇,持刃踰垣入府衙,登廳,問留守所在,紿云:『外軍變,請為備。』保先纔出,刺殺之。是夜,有戶部使大公鼎,本渤海人,登進士第,頗剛明,聞亂作,權行留守事,與副守高清臣集諸營奚、漢兵千餘人,次日搜索元作亂渤海人,得數十人,並斬首,即撫安民。倉卒之際,有濫被其害者。小人喜亂,得以藉口,不可禁戢,一夜燒寨起亂。初三日,軍馬抵首山門,大公鼎等登門,說諭使歸,不從。初五日夜,城中舉火,內應開門,騎兵突入,陣於通衢。大公鼎、高清臣督軍迎敵,不勝,領麾下殘兵百餘人,奪西門,出奔行闕。高永昌自殺留守蕭保先後,自據東京,稱大渤海皇帝,改元應順,據遼東五十餘州,分遣軍馬,肆其殺掠,所在州郡奚人戶,往往挈家渡遼以避。獨瀋州未下。……女真初援渤海,已而復相攻,渤海大敗。高永昌遁入海,女真遣兀室、訥波勃堇以騎三千追及於長松島,斬之。」
  5. ^ 畢沅.   續資治通鑑卷九十二. 维基文库. 「〔政和六年正月〕東京,故渤海地,遼太祖力戰二十餘年乃得之。而保先嚴酷,渤海苦之,故有是變。其裨將渤海高永昌,時以兵三千屯八甔口,見遼政日衰,金勢方強,遂凱覦非常,誘渤海並戍卒入遼陽,據之。旬日之間,遠近響應,有兵八千人,因僭稱國號大元,建元隆基。遼主遣蕭伊蘇、高興順招之,永昌拒命不從。……〔五月〕先是高永昌使托人嘉求援於金,且曰:「願並力以取遼。」金主使呼實布謂永昌曰:「同力取遼固可;東京近地,汝輒據之以僭大號則不可。若能歸款,當授王爵。」永昌不從。金主乃遣乾魯帥諸軍攻永昌,遇遼兵,敗之,遂取沈州。永昌聞之,大懼,使家奴塔喇詣金師,請去僭號稱籓,乾魯知其詐,進兵攻之。永昌遂支解呼實布等,率眾拒金,遇於活水。金師既濟,永昌之軍不戰而卻,逐北至遼陽城下。明日,永昌盡率其眾與金戰,大敗,以五千騎奔長松島。遼陽人執永昌妻子以城降,托卜嘉亦執永昌以獻,金主命殺之。」
  6. ^ 李兆洛《紀元編》卷上:「高永昌,隆基〈天慶六年正月改,四月亡〉,應順〈見《契丹國志》〉。」

深入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