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战区

七七事变后中国于中国境内进行的战区划分

抗日戰爭戰區是指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後,為了因應戰爭形勢,中華民國國民政府中國境內所規劃的戰區劃分。以國民革命軍為主體所劃分的此戰區,最初所轄範圍為長城以南,以山西河北山東江蘇為主,後來視戰爭實際情況及日軍佔領區域,分別於1938年、1939年與1944年做過三次相當大規模的更動。一般來說,此作戰區劃分是以陸軍作戰為主。

簡介

就戰略與兵力言,1937年戰區劃分,是以第三戰區為重心,保卫,期間也發生長達三個月的淞滬會戰。1938年戰區劃分,則以華中地區的第四第五第六戰區為主,整編主要是為了「持久抗戰,鞏固武漢核心」,戰略目的則在於「東保津浦,西守道清」。另一方面,位於武漢國民政府,以修正《軍事委員會組織大綱》方式,將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定為戰時政府之實質統治機構,也將統率國軍的委員長取代了國民政府主席成為中國實際領導人。

1938年11月中旬,中國軍隊於臨時首都武漢組織武漢保衛戰失利,加上華南戰場重要據點廣州亦極為危險,至此,中華民國政府再度遷都至重慶。為了此戰略異動變數,加上兵士折損眾多,戰區同年年底至翌年年初予以大幅度更動。而跟隨戰區,中日戰爭第一期之第二及三階段亦告正式結束,而中國也正式邁入以重慶為根據地的第二期抗日戰爭。

1939年至1943年,隨戰爭型態趨於固定,戰區除了小更動之外,並無太大變化。1944年則因為中國陸軍總司令部成立,戰區再度予以更新。除了將中國戰區涵蓋緬甸越南之外,更增加第一方面軍第二方面軍第三方面軍。1945年中日戰爭末期,為了反攻及9月之後的勝利受降準備,戰區擴充為十二戰區並維持方面軍設置。值得一提的是,以接受日軍投降及遣返日俘為主的最後一次戰區劃分,因受蘇聯紅軍進軍東北等因素影响,受降區或戰區並未涵蓋長城以北。

沿革

「戰區」的編制原為軍事委員會為抗日所作的軍事作戰佈署,抗戰前夕為五個戰區,至1945年增至十二個戰區。這些戰區分別受到各地行營指導作戰。

抗日戰爭時期,國民政府根據1937年8月12日中央常務委員會暨國防會議決議:改國防會議為國防最高會議,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為大本營,蔣介石委員長兼陸海空軍大元帥,不另設大本營,組織統帥部,統一指揮全國陸、海、空軍。行政院所屬軍政部海軍部,歸軍事委員會兼管。

1945年後,各戰區陆续取消或改制。


 

1937年8月20日,軍事委員會頒布戰區及戰鬥序列,成立五個戰區:


1938年2月,軍事委員會重新劃分戰區


1938年11月軍令部南嶽召集軍事會議。會議決定撤銷广州、重慶、西安行營,增設直屬於軍事委員會的戰地黨政委員會,並根據戰局變化對戰區進行了調整。

因南北戰區相距數千里,難於統一指揮,1938年11月,軍事委員會設立桂林行營天水行營,分任西南、西北各戰區的作戰指揮。


1939年2月,撤銷重慶行營,改在成都西昌分别設立成都行轅西昌行轅

1940年4月,桂林行營改組為桂林辦公廳。

1943年11月,裁撤桂林辦公廳。



抗日戰爭勝利前後,重慶國民政府在軍事上採取了一系列緊急措施,主要是為了接收日本佔領區與對抗中國共產黨做好準備。

戰區列表

戰區 所轄地區
(1937年8月底)
司令長官
(1937年8月底)
所轄地區
(1938年初)
司令長官
(1938年初)
所轄地區
(1945年2月)
司令長官
(1945年2月)
第一戰區 河北北部、山東北部 蔣介石
(9月改為程潛)
河南安徽北部 衛立煌 陝西南部 胡宗南
第二戰區 山西察哈爾綏遠 閻錫山 山西陝西北部 閻錫山 閻錫山
第三戰區 江蘇浙江 馮玉祥
(後由蔣介石兼)
浙江福建江蘇安徽南部 顧祝同 顧祝同
第四戰區 廣東福建 何應欽 廣東廣西 何應欽 -- --
第五戰區 山東南部、江蘇北部 蔣介石
(後由李宗仁任)
安徽湖北北部及河南南部 李宗仁 劉峙
第六戰區 湖北西部 孫連仲
第七戰區 廣東 余漢謀
第八戰區 綏遠寧夏甘肅青海 蔣介石(兼) 朱紹良
第九戰區 湖北南部、湖南江西 陳誠
(薛岳代理)
薛岳
第十戰區 陝西 蔣鼎文 安徽 李品仙
第十一戰區 北平天津华北 孫連仲
第十二戰區 傅作义

參考文獻

引用

  1. ^ 劉鳳翰著,《國民黨軍事制度史》,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8年,第241頁。
  2. ^ 2.0 2.1 2.2 張明金、劉立勤主編,《國民黨歷史上的158個軍》,2007年,北京,解放軍出版社,第15頁。
  3. ^ 3.0 3.1 3.2 3.3 劉鳳翰著,《國民黨軍事制度史》,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8年,第242頁。

来源

书籍
  • 何應欽:《日軍侵華八年抗戰史》,1982年,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