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菜東莞市長安鎮以及香港新界圍村裡的新界原居民的傳統食物,已有數百年的歷史。每逢喜慶節日,新界的鄉村均會舉行盆菜宴。

香港式盆菜
香港太平清醮供應的素盆菜

歷史

盆菜傳源於南宋君臣逃難至廣東。南宋末年,蒙古帝國軍隊南下,宋帝昰宋帝昺聯同陸秀夫張世傑等人南逃避難(一說是文天祥)。當他們路經東莞縣烏紗以及香港新界錦田一帶之圍村時,由於天色已晚,而眾將士又飢腸轆轆,得到村民盛情款待。用僅存之豬肉、蘿蔔,加上現捕魚、蝦煮飯,但在倉猝之間,村民卻找不到足夠器皿盛載食物,只好拿木面盆盛菜,將士圍盆而食,發展成盆菜。從此之後,每逢大時大節,村民都會享用盆菜。而現時新界原居民祭祖時的「食山頭」亦以盆菜為主。

材料

 
炆豬肉是盆菜的精粹

2018年,有專欄報道指出近十數年香港有售的盆菜由最家常的幾百塊到極盡奢侈的近萬元均有捧場客,當中差別其實不大,都是大魚大肉大堆頭,面層滿鋪的材料通常都是所謂主題項目鮑參翅肚,而較大眾化的主要是燒肉切雞大蝦扣肉一類最典型的祭祖食材。至於底層部分雖然無甚驚喜,卻是相對人見人愛的豬皮、蘿蔔,芋頭、枝竹和黃芽白之類。亦指出美味盆菜的所謂優勝劣敗,其實最在乎當中的汁醬風味是否渾然天成融為一體[1]

盆菜的用料並沒有特別規定,但一般都會包括芋头大白菜冬粉包菜花西兰花蘿蔔枝竹魷魚豬皮冬菇鯪魚球豬肉,現時不少盆菜更可能包括花膠大蝦髮菜蠔豉乾等。

盆菜的食物會按一定的次序一層疊一層地由上至下排好。上層會放些較名貴和需要先吃的東西,例如雞及大蝦;最下層則放些容易吸收湯汁的材料,例如豬皮和蘿蔔。吃盆菜的時候,會由上至下逐層逐層吃下去。

與煲出來的閩菜佛跳牆不同,盆菜以燉煮為料理手段,又因食材等的高度類似,常被稱為廣式佛跳牆。

 
速冻盆菜

雖然傳統上盆菜以木盆盛載,但現時大部份皆已改用金屬盆或者陶瓷盆,方便食用之前加熱和消毒。近年来外卖盆菜蔚然成风[2],2010年代后期更出现速冻盆菜,使得这一广府传统年菜外销至广东以外各地[3]

文化

  • 2014年香港郵政和馬來西亞郵政聯合發行一套以兩地地道食品為主題的郵票,其中一枚郵票以香港的「盆菜」為代表。[4]

相關

外部連結

参考文献

  1. ^ 誰說盆菜湯底一定濃俗?教煮清鮮潮式蝦米鹹酸菜湯. [2018-0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10). 
  2. ^ 开运盆菜选择多,吃出新年好运来. 羊城晚报. 2016-02-05 [2022-08-10]. 
  3. ^ 何颖思; 李妍; 全杰; 黄苏; 李鹏程. 2019春节年夜饭订满 盆菜成“爆款”. 广州日报. 2019-02-01 [2022-08-10]. 
  4. ^ 發行特別郵票——「中國香港─馬來西亞聯合發行︰地道食品」. 政府新聞稿. 2014-09-24 [2017-1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