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艦隊事件

第四艦隊事件(日语:第四艦隊事件だいよんかんたいじけん Daiyon kantai jiken */?),為1935年大日本帝國海軍進行艦隊演習時,遭遇颱風,多艘艦艇受波浪及暴風吹襲嚴重受損,造成的大規模海難。此事件與前一年發生的友鶴事件造成日後海軍造艦設計很大變革。

經過

1935年9月26日,為進行演習而編成的第四艦隊(臨時編成的番號)由司令長官松下元指揮出海。1935年當時氣象情報仍未趨成熟,艦隊卻在已預先得知青森縣八戶海域有強烈颱風(艦隊於暴風圈中測得中心壓力718mm水銀柱)之情況,仍於超惡劣海象下進行演習試圖檢驗船艦的耐波性,結果因風浪過大,以及艦體強度不足、設計時船艦重心過高等因素,造成近半數(41艘的19艘)演習船艦船體受創,船員45人死亡。

艦隊編成

損害

艦首斷裂 初雪夕霧
艦首嚴重毀損 睦月菊月三日月
艦首龜裂變形 最上
艦橋壓扁 睦月
前飛行甲板損傷 鳳翔
艦橋毀損 白雲菊月夕月龍驤
艦體龟裂 叢雲
艦體中央鉚釘變形 妙高
艦尾嚴重毀損

調查

事故調查由野村吉三郎大將為首成立調查委員會。

當時新造艦艇大量以電氣焊接方式造艦,工時較短,但強度較鉚接不足,傳統是以鉚釘固定接合,稱作「鉚接」,技術亦較純熟。

華盛頓海軍條約,限制各國艦艇排水量,為了確保戰力,艦艇裝上過量武器,忽略艦艇適航性及結構強度,造成重心過高,波浪復原力下降。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