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德太子

(重定向自聖徳太子

聖德太子(日语:聖徳太子しょうとくたいし Shōtoku Taishi */?,572年1月31日—621年3月20日[1],即敏達天皇元年正月初一推古天皇二十九年二月廿二(出生日期根据逝世日期倒推,也有敏達天皇三年正月初一,即574年2月7日。逝世日期也有二十九年二月初五之說,見《日本書紀》))是日本飛鳥時代男性皇族,推古天皇在位期間的政治改革推行者。為用明天皇的二皇子。母親為欽明天皇皇女——穴穗部間人皇女(穴穂部間人皇女),姑母為推古天皇

圣德太子
日本飞鸟时代摄政政治家、改革家
聖德太子
主君推古天皇
上宫厩户丰聪耳皇子
出生敏达天皇元年正月初一
(572-01-31)572年1月31日
逝世推古天皇二十九年年二月廿二
621年3月20日(621歲—03—20)(49歲)
墓葬叡福寺北古墳
親屬
父親用明天皇
母親穴穗部間人皇女
圣德太子妃膳大郎
同胞兄弟来目皇子殖栗皇子茨田皇子
異母兄弟田目皇子麻呂子皇子
異父姊妹佐富女王
山背大兄王財王日置王白髪部王長谷王三枝王伊止志古王麻呂古王
片岡女王手島女王春米女王
久波太女王波止利女王馬屋古女王
其他親屬祖父兼外祖父: 钦明天皇
祖母: 蘇我堅鹽媛
外祖母: 小姐君
伯父兼姑丈: 敏达天皇
叔父: 崇峻天皇
姑母兼伯娘: 推古天皇 異母兄兼繼父: 田目皇子
異父妹兼侄女: 佐富女王
日語寫法
日語原文聖徳太子
假名しょうとくたいし
平文式罗马字Shōtoku Taishi

聖德太子本名厩户(日语:厩戸うまやど Umayado),因相傳他於馬房前出生。但較為有力的說法是在出生地附近有著厩户(厩戸)這個地名,引此而取名。別名豐聰耳豊聡耳)、上宮王上宮王)。 《古事記》中記載為上宮之厩戶豐聰耳命上宮之厩戸豊聡耳命)。《日本書紀》中亦有《厩戸皇子》一條記載為豐耳聰聖德豊耳聡聖徳)、豐聰耳法大王豊聡耳法大王)、法主王法主王)。聖德太子這個名稱雖於平安時代開始被廣泛的使用而成為普遍性的稱呼,但因為是後世添上的尊稱(諡號)的緣由,近年日本有部份教科書中將稱號變更為「厩戶王」(厩戸王)。詳細參見#名稱相關章節。

大和時代豪族政爭,用明天皇二年蘇我馬子物部氏崇峻天皇五年,崇峻天皇遭暗殺,蘇我氏外孫女豐御食炊屋姬即位為推古天皇,由厩户皇子以皇太子之位輔政。聖德太子輔政後即大力進行改革,並遣使入學習中國制度。後推行新政,制定冠位十二階、頒佈十七條憲法、採用曆法、編修國史、興隆佛教。聖德太子是從1958年到1983年間流通使用的日本銀行券10,000日圓的幣面人物。

聖德太子的確實逝世日期傳疑,有說法指應該為推古天皇29年2月5日。

生平

据《扶桑略记》和《圣德太子传历》[1],聖德太子出生於敏达天皇元年壬辰春正月朔初一日(572年1月31日)。而《上宮聖徳法王帝説》,則記載其出生日期在甲午年正月朔初一日(574年2月7日)。[2]

592年,推古天皇(33任天皇)即位,据《日本书纪》[1],推古天皇元年夏四月庚午朔己卯(593年5月15日)立侄儿聖德太子為皇太子,輔佐天皇摄行朝政

596年(推古3年),太子向高句麗彗慈(又名惠慈)拜師。

圣德太子仿隋朝制度展开改革,即“推古朝改革”,正尊卑、定名分,与隋朝通交,笃信佛教。于600年首次派遣遣隋使,603年制定冠位十二阶,依冠位区别官位高低,由中央朝廷授予,以整顿朝廷贵族官僚的身份制度,加强朝廷纲纪。翌年推行十七条宪法,作为朝廷官僚贵族的道德戒条,条文体现中国诸子百家汉传佛教思想。

607年派小野妹子[3],614年派犬上御田锹矢田部造,建邦交,吸收先进文物制度。振兴佛教,建法隆寺四天王寺,亦使建筑、雕塑艺术得到进步;圣德太子亦著述《法华经义疏》《维摩经义疏》《胜鬘经义疏》等佛经注释,亦即三经义疏[4],被尊为日本佛教始祖。采用历法,编纂《国记》《天皇记》等史书,功绩颇多。

根據一般說法,聖德太子[5] 遣使致送的國書說:「日出處天子,致書日沒處天子,無恙。」实际上将日本与置于平等地位。隋煬帝看了很不高興,對鴻臚卿下令說:「蠻夷書有無禮者,勿復以聞。」[6],表明隋帝並無視於聖德太子對隋國對等關係的看法。

 
聖德太子2歲木像(鎌倉時代荷蘭國家博物館藏)

但也有學者認為這封國書並不太像是以知書達禮、敬慕中國而聞名之聖德太子所該有的風格。實際上,《隋書》記載這封國書,是一位叫多利思北孤倭國君王所致送,從未寫說這封國書是聖德太子所呈。若根據《新唐書》中記載,這封國書很明顯應是用明天皇(31任天皇)所遞交[7],與聖德太子毫無關係。

由於聖德太子篤信佛教,加上受到慧慈法師的恩慧,建立法隆寺

據《日本書紀》[1],推古天皇二十九年辛巳春二月己醜朔癸巳(621年3月3日)聖德太子去世,而據《扶桑略記》[1] 是廿九年辛巳二月廿二日(621年3月20日)。聖德太子死後其子山背大兄王和白髮部王兄弟因遭蘇我氏算計被夷滅三族,聖德太子的血統就此絕嗣。

傳說

聖德太子留下諸多傳說,如下:

出生
據說聖德太子是在馬廄出生,是由觀世音菩薩化身,投入其母親的口內,這與《聖經》上耶穌誕生的敘述類似。另一傳說聖德太子是高僧南嶽慧思轉世,不過聖德太子出生時南嶽慧思還在世,必然為誤。此傳說可能是鑑真和弟子們為了傳播佛教而附會的。
豐聰耳
聖德太子經常要聽取人民的請願,他能一次聽多人說話,在《上宮聖德法王帝説》中的記載是八人,《日本書紀》和《日本現報善惡靈異記》的記載是十人,《聖德太子傳歷》的記載是三十六人,另一種說法是太子能聽完多人說話之後,依序全部重複一次,一字不漏,有過人的記憶力。
兼知未然
《日本書記》中記載聖德太子「兼知未然」,被後人解讀成具有預知未來的能力。
飛行傳說
《聖德太子傳歷》和《扶桑略記》中記載,598年4月諸國獻上了數百匹良馬,聖德太子看上其中一匹來自甲斐國的駿馬,令人細心照顧。同年9月聖德太子騎著那匹馬飛上天空,到了東方的信濃國,3天後又回到首都。
片岡飢人傳說
記載在《日本書紀》中的傳說,記述聖德太子在片岡山遇到一個餓倒在路邊的人,心生憐憫給了一些食物,還而脫下外衣給對方。翌日聖德太子遣使者去看飢人的樣子,使者回報對方已經逝世,傷心的聖德太子囑咐屬下將飢人厚葬。數天後,聖德太子把側近找來說「那位飢人不是普通人,一定是一位聖人。」,派人去將飢人的墓挖開,發現棺木裡空空如也,只留下聖德太子的那件外衣。之後聖德太子日常仍舊將那件外衣穿在身上,讓旁人對聖德太子更加敬畏。

名稱相關

 
聖德太子孝養(16歲)木像(14世紀,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
  • 聖德太子這個稱呼並非他生前就使用的名稱,據說是死後經過百年以上而成立的以下文獻裡首次出現。
  • 聖德太子是舊款日本鈔票一萬日元上的人像。

聖德太子著作

  • 《三經義疏》(三経義疏)。
  • 《四天王寺緣起》(四天王寺縁起)。
  • 十七條憲法》初出於《日本書紀》章節裡全文引用段落。
  • 《天皇記》、《國記》、《臣連伴造國造百八十部及公民等本記》(臣連伴造国造百八十部幷公民等本記)於《日本書紀》中只記載書名,無現存物内容不明。
  • 先代舊事本紀》。
  • 《未來記》。並不特指某一本書,是假託聖德太子所作,以「未來記」之名,在鎌倉時代大量出現的偽書群。

篤信佛教的聖德太子於推古十五年(607年)為《妙法蓮華經》、《勝鬘經》、《維摩經》三經作注,書名《三經義疏》。

譜系

 
(26)繼體天皇
((三國)男大迹王)
 
(27)安閑天皇
 
 
石姫皇女
(欽明天皇后)
 
 
 
 
 
 
 
 
 
 
 
(28)宣化天皇
 
 
上殖栗皇子
 
十市王
 
多治比古王
 
(多治比)嶋日语多治比嶋
多治比氏日语多治比氏
 
 
 
 
 
 
 
 
 
 
 
(29)钦明天皇
 
(30)敏达天皇
 
押坂彦人
大兄皇子
 
(34)舒明天皇
 
 
 
 
 
 
 
 
 
 
 
 
 
 
 
 
 
 
 
 
 
 
 
 
 
 
 
 
 
 
 
 
 
 
(三國)椀子皇子
三國氏
 
 
 
 
 
 
 
春日皇子日语春日皇子
 
 
茅渟王
 
(35)皇极天皇
(37)齊明天皇
(舒明天皇后)
 
 
 
 
 
 
 
 
 
 
 
 
(息長)厚皇子
息長氏日语息長氏
 
 
 
 
 
 
 
大派皇子日语大派皇子
 
 
 
 
 
 
(36)孝德天皇
 
有間皇子
 
 
 
 
 
 
 
 
 
 
 
 
 
 
 
 
 
 
 
 
難波皇子日语難波皇子
 
大俣王
 
栗隈王日语栗隈王
 
美努王
 
諸兄
(葛城王)
橘氏
 
 
 
 
 
 
 
 
 
 
 
 
 
 
 
(31)用明天皇
 
厩戶皇子
聖德太子
 
山背大兄王
 
 
 
 
 
 
 
 
 
 
 
 
 
 
 
(33)推古天皇
 
 
来目皇子日语来目皇子
 
 
 
 
 
 
 
 
 
 
 
 
 
(32)崇峻天皇
 
 
当麻皇子日语当麻皇子
 
 
 
 
 
 
 
 
 
 
 
 
 
穴穗部間人皇女
(用明天皇后)
 
 
殖栗皇子日语殖栗皇子
 
 
 

流行文化

影视作品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1. ^ 1.0 1.1 1.2 古事記~往古之追慕. [2013-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8-15). 
  2. ^ ジャパンナレッジ-聖徳太子. [2022-0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07). 
  3. ^ ベン・アミー・シロニー(著) Ben‐Ami Shillony(原著)『母なる天皇―女性的君主制の過去・現在・未来』大谷堅志郎 (翻訳)、79頁。 (第2章5『日本で最初の「天皇」』)。
  4. ^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汇编. 中国大百科全书. 外国历史(二) 第一版. 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8. ,第921页。
  5. ^ 實際上,《隋書》記載遣使致書的,是一位名多利思北孤的倭國君主,而不是聖德太子或推古女皇。一般人會認為是聖德太子,是根據日本本國史書《古事記》與《日本書紀》的年代,去推算隋大業三年(607年)在位的天皇而來。
  6. ^ 古代國書中的元首稱謂[永久失效連結]
  7. ^ 《新唐書·倭、日本傳》:「用明,亦曰目多利思比孤,直隋開皇末,始與中國通。」根據這說法,該王明顯是用明天皇,致書隋帝而引起不悅的傳聞,可能早於大業三年才是。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