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原北家

藤原北家日本貴族藤原氏的一支,以藤原不比等次子藤原房前為始祖的家族,以房前宅邸在兄長藤原武智麻呂之北而得名。平安時代初期藥子之亂(810年)以後,藤原冬嗣獲得嵯峨天皇的青睞,子孫從藤原良房藤原基經開始,嫡流世代繼承攝政關白藤氏長者,主導藤氏是定,橘氏衰微以後亦主宰橘氏是定。藤原氏全體的氏寺是興福寺、氏社是春日大社

藤原北家的家徽

概述

北家是藤原四家裏,後續發展在藤原不比等的三代後仍舊隆盛的一支。在平安時代初期,藤原冬嗣取得嵯峨天皇之信任出任管理朝廷文書的首任藏人頭;原本有多位高官的南家式家,分別因伊予親王之變、藥子之變,而漸次被排除于樞機之外。其後藉著與天皇家的多重姻親關係,以及壟斷莊園累積的雄厚經濟實力,在清和天皇藤原良房以天皇外祖父的身份任攝政;良房養子藤原基經宇多天皇時任關白,開始名副其實的攝關政治

攝關政治到了藤原道長的時代發展到極盛,他一共有三位女兒冊為皇后,時人有「一家立三后」的嘆語。然而在道長之後,繼承的藤原賴通教通所入宮之女兒皆未順利產下皇子,使得皇位繼承權輪到與時任關白藤原賴通關係疏遠的後三條天皇(其祖母與外祖母俱是藤原道長的女兒)身上。後三條天皇頒佈限制設置莊園的命令,且自動退位,以太上天皇的身份,繞過傳統上由攝關把持的朝廷,以影響朝政(惟此前宇多、圓融兩代上皇亦曾有過);後三條之子白河天皇進一步確立使用院宣架空太政官院政型態,設立北面武士、利用新興的伊勢平氏來對抗以清和源氏武力為後盾的藤原北家攝關流。白河天皇有意圖地利用自身的外戚家、北家旁支閑院流充實其後的幾代天皇後宮,於是日本的中央公卿貴族構成又開始出現自9世紀末以來所未見的多元化,不再為攝關家所獨佔。

12世紀後期,武家政權在鎌倉樹立,歷經保元之亂平治之亂源平合戰承久之亂等影響皇位繼承的京都大亂,武士的地位顯著抬頭、文官的影響力益衰,貴族世家遠離了政治中樞。

在前期攝關時代(858—967年),藤原北家掌權的重要原因是與天皇家結親,所謂的攝關家「嫡流」往往視誰能倚仗天皇外祖父(或舅父)的身份成為攝關而事後決定,即使自身成為攝關,也有可能因子孫無法延續與天皇的外戚關係而逐漸旁流化,例如藤原時平(未實際成為攝關)、藤原實賴藤原道隆等均如是;相對的藤原忠平為四男、藤原師輔為次男、藤原道長為五男,卻因其本人或子孫在後宮政策上得勝,子孫得以世代繼承攝關,為嫡流。因此形成平安時代早期藤原北家不以長子繼承的表象。967年冷泉天皇即位以前的攝政關白不是常設職務,曾兩次中斷于藤原基經、藤原忠平死後。醍醐天皇到930年年幼即位的朱雀天皇(藤原忠平的妹妹穩子所生)之間,不設攝關。據載冷泉天皇(藤原安子所生)也許間歇性精神發作,藤原北家的公卿群體趁勢將攝政關白的職位變為常設。

道長三女立為皇后的1018年之後,北家步入後宮政策的衰退期(後期攝關時代:967—1068年後三條天皇即位)。11世紀中後期,東國多次出現在地武士叛亂,地方局勢不穩定。1107年鳥羽天皇即位時,首次確立不以外戚關係之有無,而以道長嫡系(藤原北家御堂流)繼承攝關的傳統。

在平安時代晚期,藤原忠通的三子分為近衛松殿九條三家。松殿家與平家交惡、隨源義仲沒落而失勢,近衛家分出鷹司九條家分出二條一條。13世紀中期形成近衛鷹司九條二條一條五家輪換出任攝關的傳統(西園寺公經是九條道家的岳父,經其斡旋,近衛兼經娶九條道家之女,兩家和解,道家以攝關職務親傳兼經),合稱五攝家

自五攝家分立,至明治維新廢除攝關為止,除豐臣秀吉秀次以外,攝政關白的職位均由這五家所輪流擔任。而其間其實有過藤原攝關家的斷絕(豐臣家是賜姓取代藤原氏,世襲攝關職務。當時並不確定要歸還——甚至可以不誇張的說,是確定不歸還。鷹司家于戰國時代曾斷絕數十年之久),近世又因德川家康分離武家官位,而得以恢復攝關家的傳統。

系譜

北家本流

粗體字表示擔任過藤氏長者之人[1]


  1. ^ 參照日文版「藤氏長者」條目日语藤氏長者
  2. ^ 源顯房之女
  3. ^ 藤原伊通之女

利基流

藤原良門
利基高藤
(勸修寺流)
兼輔
雅正清正守正
為賴為長為時光舒善理
伊祐信經賴經惟規惟通紫式部為資資國
賴祐賴成賴信員職永相國仲
實範惟綱清綱盛綱永緣盛重
伊綱惟子隆時盛國有禪
清隆邦綱
光隆定隆重邦清邦基行輔子綱子
雅隆家隆
隆祐

小野宮流


  1. ^ 朱雀天皇女御
  2. ^ 村上天皇女御。
  3. ^ 圓融天皇中宮
  4. ^ 花山天皇女御。
  5. ^ 藤原賴通之子。
  6. ^ 後三條白河天皇典侍覺行法親王之母。
  7. ^ 藤原實季之妻,公實苡子之母。

閑院流

中御門流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