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 (小說)

〈道〉陳火泉著,中篇日文小說。原載於1943年7月《文藝台灣》第6卷第3號,1943年12月出版同名小說集《道》。發表當時,得到作家濱田隼雄西川滿的讚賞,成為日治時期皇民文學的代表著作。[1]1979年7月由陳氏自行翻譯為中文,連載於《民眾日報副刊》。臺灣文學史對於這篇作品的討論,聚焦於作品呈現的臺灣人認同問題[2]

內容簡介

小說背景為皇民化運動在臺灣如火如荼進行,臺灣青年陳青楠(主角)苦惱如何從不被認同的本島人(臺灣人)變成真正的天皇子民。陳青楠受雇於專賣局樟腦課,自認對日本文化理解的程度絕不輸日本人。即使改良蒸餾樟腦的方式,提高產量而受到獎勵,但陳青楠依然沒有得到升遷,繼續忍受歧視與微薄的待遇。

為了讓自己更接近日本人,青楠藉著撰寫手記,反覆論證皇民並非天生,從日本歷史也可得知,日本人也時常接受外來的血脈。即使不是日本人所生,臺灣人仍可以透過「精神系圖」,成為天皇的子民。故事最後,青楠的理論遭到忽視,最後他領悟到,必須加入志願兵行列,利用身體犧牲的儀式,才能換得日本人的身份認同[2]

創作背景

作者陳火泉1930年畢業於臺北工業學校(即今臺北科技大學)應用化學科,畢業後進入「臺灣製腦株式會社」工作。[3]1934年日本政府為便於統一管理,後將製腦會社撤銷,歸併於臺灣總督府專賣局,陳火泉也轉入臺灣總督府專賣局鹽腦課上班。

總督府專賣局任職期間,陳火泉發明了火旋式樟腦蒸餾法,能提昇樟腦的生產量達百分之十六,這項發明也讓他獲得1941年「全日本產業技術戰士顯彰大會」獲得表揚。然而即使如此,依然無法獲得升職。陳火泉的工作經歷與所受到的歧視,都成為〈道〉的人物形象與情節素材[4]

小說形式與技巧

主要人物介紹

藉由臺灣人陳青楠代表臺灣人的處境,日本人廣田股長代表殖民政府的態度,呈現臺灣人和日本人之間的矛盾[2]

主角(陳青楠)

在專賣局樟腦課上班的青年,已經任職十年,因為自己是本島人(臺灣人)的身分,屢屢無法得到升遷。然而他自認對於日本文化的掌握,不亞於一般的日本人。在屢遭日本人的歧視後,撰文提出讓本島人成為皇民的方式,就是以精神為依歸。但這樣的思想理論不被日本人接受,故事最終,主角體悟到必須成為志願兵為國犧牲,才可以成為真正的皇民。

廣田股長

主角陳青楠的上司,時常跟陳青南討論何謂「日本精神」與「天皇信仰」。認為只要能替天皇死,就是所謂的皇民,認為本島人沒有這樣的精神。

寫作技巧及特色

〈道〉屬於自傳性質小說,主角陳青楠和作者陳火泉都在專賣局的樟腦課任職。小說內文關於火旋式樟腦蒸餾灶的描寫與發明,也符合作者對於自己職業的自述[5]。根據作者的回憶錄,即使對於殖民政府的差別待遇感到不滿,但在檢閱制度之下,撰寫小說〈道〉時,必須將諷刺的內容埋於字裡行間[4]。學者垂水千惠認為陳火泉並未直面批判殖民政府臺日的差別待遇,而是藉由小說的主角犧牲、傷害身體,進而引發殖民者的愧疚感[6]

出版和評價

版本及差異

陳火泉的中篇日文小說〈道〉最早刊載於1943年7月的《文藝台灣》第6卷第3號,同年11月則有小說〈張先生〉刊載於《文藝台灣》第6卷第6號。這兩篇日語小說作品,稍晚以「高山凡石」為筆名,出版單行本《道》中(臺北:臺灣出版文化株式會社;1943.12.28),為「皇民叢書」出版系列之第一冊。日文作品〈道〉在《文藝台灣》及《道》的版本無明顯差異,惟時任《文藝台灣》主編的西川滿曾指該篇作品因日文文法錯誤而有編輯調整。1979年陳火泉本人將〈道〉翻譯為中文,並分41回連載於《民眾日報》中(1979.07.07-1979.08.16),陳火泉並於連載前說明〈道〉的部分篇幅曾在日治時期遭刪減。[7]

評價及影響

1943年〈道〉在《文藝台灣》上發表時,濱田隼雄、西川滿並在小說後為文盛讚,稱之為「獨樹一幟的皇民文學作品」[8]。此外,同年度亦有評析〈小說〈道〉について〉(佚名,《台灣藝術》9 月號,1943.09)。在《文藝台灣》的宣傳下,中篇小說〈道〉成為當時「皇民文學」的樣本之作,而「皇民文學」也經此確立意義。[7]此外,楊逵的未刊稿中也曾針對〈道〉評論〈この〈道〉あり──文芸時評〉[9]

待至1970年代的臺灣文學研究興起脈絡中,〈道〉的文學及歷史意義再度激起研究者的討論,而在1990年代以後,臺灣社會對臺灣主體性的討論與關注,也讓自1943年問世後即定調的「皇民文學」觀點受到挑戰。由於〈道〉中探討主角在專賣局中面臨的升遷困境,論者亦指其為抗議殖民社會階級現狀的「抗議文學」,包含葉石濤鍾肇政等作家、學者星名宏修等,不過,學者垂水千惠、林瑞明等則持反對意見。[2]此外,亦有如井手勇《決戰時期台灣的日人作家與皇民文學》[10]柳書琴〈誰的文學?誰的歷史?──日據末期臺灣文台主體與歷史詮釋之爭〉[11]等論作,則進一步探討「皇民文學」的概念歸納與生成過程進行探討,讓關於皇民化運動、皇民文學等認同議題的討論更加深刻。

軼聞

陳火泉曾在1966年11月《中央日報》副刊刊出的自傳散文〈寫到天荒地老〉自述,1943年7月1日發表於《文藝台灣》(第六卷第三號)小說〈道〉,差一點就得到日本純文學獎-芥川賞。1967年10月葉石濤發表〈兩年來的省籍作家及其小說〉,也提及陳火泉的中篇小說〈道〉差一點就獲得日本最高文學獎芥川獎。不過吳濁流認為這不是事實。[7]:77-79

根據網站「芥川賞のすべて・のようなもの」,芥川賞第18回的推薦候選篇目共有十篇,確有一篇作品〈道〉,但作者並非陳火泉(或筆名高山凡石),而是「織田作之助」,發表在1943年9月的日本內地雜誌《文藝》。[12]

參考文獻

  1. ^ 陳采琪. 跨時代的「皇民文學」作家-陳火泉研究. 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15. 
  2. ^ 2.0 2.1 2.2 2.3 許, 時嘉. . 臺灣文學館線上資料平臺. [2022-09-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06). 
  3. ^ 陳火泉. 我思我行. 台北: 九歌. 1987: 241. 
  4. ^ 4.0 4.1 陳, 火泉. 被壓迫靈魂的昇華. 抗戰時期文學回憶錄. 臺北市: 文訊雜誌社. 1987. 
  5. ^ 王, 郁雯. 台灣作家的「皇民文學」(認同文學)之探討------以陳火泉、周金波的小說為研究中心. 中國文化大學日本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9. 
  6. ^ 垂水, 千惠. 戰前「日本語」作家-王昶雄與陳火泉、周金波之比較. 《臺灣文學研究在日本》. 臺北: 前衛出版社. 1994. ISBN 9789578994942. 
  7. ^ 7.0 7.1 7.2 陳, 采琪. 跨時代的「皇民文學」作家──陳火泉研究. 2015. 
  8. ^ 濱田, 隼雄; 西川, 滿. 小說「道」について. 文藝台灣. 1943-07, 6 (3). 
  9. ^ 楊, 逵. 彭, 小妍 , 编. 楊逵全集.第十三卷.未定稿卷. 臺南: 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 2001. 
  10. ^ 井手, 勇. 決戰時期台灣的日人作家與「皇民文學」. 台南市立圖書館. 2001. 
  11. ^ 柳, 書琴. 誰的文學?誰的歷史--日據末期台灣文壇主體歷史詮釋之爭. 新地文學. 2008-06, (4): 38-78. 
  12. ^ 芥川賞のすべて・のようなもの. [2022-09-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