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女性主義

(重定向自Portal:女性主义

女性主義主題

International Women's Day, Bangladesh (2005)
女性主義(或稱女權主義)是指一個主要以女性經驗為來源與動機的社會理論政治運動。在對社會關係進行批判之外,許多女性主義的支持者也着重於性別不平等的分析以及推動婦女的權利、利益與議題。

女性主義理論的目的在於了解不平等的本質以及着重在性別政治、權力關係與性意識(sexuality)之上。女性主義政治行動則挑戰諸如生育權墮胎權教育權家庭暴力產假薪資平等投票權代表權英语Representation (politics)性騷擾性別歧視同性戀跨性別性暴力等等的議題。女性主義探究的主題則包括歧視刻板印象物化(尤其是關於性的物化)、身體家務分配壓迫父權

女性主義的觀念基礎是認為,現時的社會建立於一個男性被給予了比女性更多特權的父權體系之上。

現代女性主義理論主要、但並非完全地出自於西方的中產階級學術界。不過,女性主義運動是一個跨越階級與種族界線的草根運動。每個文化下面的女性主義運動各有其獨特性,並且會針對該社會的女性來提出議題,比如蘇丹残割女性生殖器(genital mutilation)或北美玻璃天花板效應。而如強姦亂倫母職則是普世性的議題。

更多关于女性主義...


特色条目

娜塔莉巴尼(Natalie Barney)是一位居住在巴黎的美国人,她在巴黎有一间文艺沙龙,是以Valerie Seymour的沙龙为原型。
寂寞之井》,又译《孤寂深渊》(英語:The Well of Loneliness)是1928年英國作家瑞克里芙·霍爾所著的女同性戀小說。故事描述出身上流家庭的英格蘭女子史提芬·戈登,自幼便表現出她的「反性別行為」(即同性戀)。她在一次大戰擔任救護車司機時,結識並愛上了瑪莉·盧埃林,但卻遭到社會孤立、排斥。小說中史提芬的「反性別行為」是天生、與生俱來的,霍爾並為此明確懇切的表示道:「也給我們生存的權利。」
更多關於「寂寞之井」……


特色图片

埃莱娜·迪特里厄
埃莱娜·迪特里厄
作者:Bain News Service

埃莱娜·迪特里厄Hélène Dutrieu,1877年7月10日-1961年6月26日)是一位自行车世界冠军,特技自行车手,特技摩托车手,赛车手,飞行员,战时救护车司机和军医院院長。

更多關於埃莱娜·迪特里厄……

当年今月

曼努埃拉·萨恩斯


特色人物

瑪麗二世Mary II,1662年4月30日-1694年12月28日),以英格蘭蘇格蘭愛爾蘭女王的身分,自1689年統治直至逝世。瑪麗是新教徒,隨著光榮革命而登上王位,她信奉羅馬天主教的父親,詹姆斯二世被廢位。瑪麗與其夫婿威廉三世與二世(亦瑪麗的表兄、荷蘭執政)共治,在1694年瑪麗死後,威廉便成了二個國家的單一統治者。歷史普遍將共治稱做「威廉與瑪麗」。瑪麗雖然是英國皇室的正統繼承人,但所行使的權力小於威廉;瑪麗在威廉留在英格蘭時,割讓了她大部分的權威予她的夫婿;話雖如此,威廉仍十分依靠瑪麗。然而,瑪麗在威廉於海外忙於軍事戰役時,還是獨自統治國土的,證明了她仍是一位強大、果決、有力的統治者。身為英國國教會最高統治者,瑪麗十分積極、活躍於英國國教會。儘管她與夫婿共有王位,瑪麗主要仍是獨自行使其權力。


你知道吗

埃米·诺特

分类

维基专题

欢迎参与

你可以做

特色内容

特色条目

优良条目


主要话题

相关主题

其他主题

维基媒体计划

进入以下维基媒体计划可获取更多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