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nished user bk3E5v7Z1l9Oj5nR3x7A9zq3E5

在2023年3月24日 (星期五)加入

关于此版块

討論區存檔1(2023-04-21)

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 (留言贡献)

您好,由于缺乏维护和兼容问题,维基媒体基金会和社群有意弃用结构式讨论(又称Flow),现在使用结构式讨论的讨论页未来将转换成Wikitext(维基文本)。因为您的讨论页启用了结构式讨论,所以向您递送此消息。我们邀请您参与相关讨论,并建议您先行考虑关闭此功能。如有问题,亦可至互助客栈求助区留言。給您帶來的不便,我們深表歉意。

回复“结构式讨论弃用通告”
A2093064-bot (留言贡献)

您好,您的簽名連結到了其他人的用戶頁、討論頁或貢獻頁,這可能構成假冒签名,請您修改您的簽名以符合簽名指引。如果您最近更改了使用者名稱,亦會收到此通知,請盡速修改簽名以連結到您新的使用者名稱。谢谢您的參與。

此通知由機器人自動發出,若您不知道如何修正簽名,您可以在Wikipedia:互助客栈/求助詢問,若對此通知有疑問,請聯絡Xiplus

回复“簽名問題”
Kuon.Haku (留言贡献)

您好,注意到您最近以G13為理由提報了很多快速刪除,但個人認為您對G13的判斷標準顯得太嚴格,在條目不是幾乎完全無法理解(或絕大部分內容難以理解)的情況下不應適用G13。太多的G13提報不僅會增加行政工作的負擔,也會刪除一些本來對讀者多少有助益的內容,希望您今後再考慮G13的適用問題。

Vanished user bk3E5v7Z1l9Oj5nR3x7A9zq3E5 (留言贡献)

可以理解,既然會造成管理員困擾,那我會為了這個再放寬一點。

附註一下,我的標準近似互助客棧Tiger君的說法,因為機械翻譯/劣質翻譯容易導致歧義,一般人處理劣質翻譯只會修飾語句,而非釐清原文意義,很容易導致錯誤資訊。我也不是每個全文機翻/劣質翻譯都會G13,絕大部分難以理解的才會提,例如歐塞奇印第安人謀殺案我看原文反而懂了)。

之後的處理方式會是:即使是機械翻譯,如果能編輯,會協助刪除有疑義的部分(如資料市集),但要是像歐塞奇印第安人謀殺案那樣,回退歷史紀錄也救不回來就會提G13,不知妥不妥?我會逐步放寬標準的。

日期20220626 (留言贡献)

你先前提報的R·J·斯卡林吉就不是G13的程度,即使全文的確是google翻譯。因為該文章的英文原文就相對容易,所以機翻後閱讀起來也比較通順。

106.105.10.209 (留言贡献)

謝謝提醒,我已經認同管理員標準,也想要接受閣下指證

但我昨日已經隱退(只是想回收一些資料才打開這裡開使用者歷史紀錄)並針對一些事提報不當行為和破壞,抱歉讓閣下費心思在我身上。稍晚我會寄信至[email protected]告知管理員相關事證(雖然我覺得大多會被無視,但為了用心的編輯者還是寫寫吧)。

106.105.10.209 (留言贡献)

*此為丟失帳號(在meta申請隱退、刪除電子郵件並將密碼改為亂碼)的本人留言

回复“G13”
Kriz Ju (留言贡献)
Vanished user bk3E5v7Z1l9Oj5nR3x7A9zq3E5 (留言贡献)

等等,這個我要請教一下閣下,刪除格式不符合且不可考(沒有ISBN和原文)可能純屬虛構的參考來源也算是破壞嗎?

Vanished user bk3E5v7Z1l9Oj5nR3x7A9zq3E5 (留言贡献)

這個再來一次我還是會選擇刪掉的

但還是一樣的問題,沒有加理由是我的錯

Kriz Ju (留言贡献)

請問您怎麼知道是虛構?很多資料都是這樣作為參考書目引用,資料來源對於內容而言是多多益善,編輯異動如果對條目無甚助益,請問您的編輯思維是什麼呢?

Kriz Ju (留言贡献)

您有考證過嗎?

Vanished user bk3E5v7Z1l9Oj5nR3x7A9zq3E5 (留言贡献)

我理解閣下的意思,但是我在維基查核事實的習慣是按圖索驥,既然參考文獻沒有連結或者正確的出版社和原書名(像reflist模板那樣)等,那我會懷疑這些文獻的真實性(畢竟不是沒有折毛這個先例)而且所列出的文獻和約瑟夫·沃爾普的條目介紹沒有關係,按照清理文獻格式的思路刪除應該也算合理

Vanished user bk3E5v7Z1l9Oj5nR3x7A9zq3E5 (留言贡献)
Vanished user bk3E5v7Z1l9Oj5nR3x7A9zq3E5 (留言贡献)

此外如果使用http://web.ebscohost.com/ehost/pdf?vid%20=%204也一樣,正常來說網址裡面不會有中文字,所以「藏」後面那串我就沒試了(http://web.ebscohost.com/ehost/pdf?vid = 4藏= 111 sid = cbfeecba - 5 - d57 - 4 - f09 - 91 cc - cea492d9ea17 % 40 sessionmgr113)

Kriz Ju (留言贡献)

您懷疑就請提出理據或改善,不客氣地講,大家都一個懷疑就丟模板的話,一下非中立、一下內容可疑,請問到底對條目有何益處?這種做法是真的在改善條目還是只是來亂的?還有,使用模板請依說明,很難理解嗎?最後,胡說八道假裝自己是受害者,對閣下的信用毫無裨益。

回复“注意:明顯破壞”
Vanished user bk3E5v7Z1l9Oj5nR3x7A9zq3E5 (留言贡献)

:因故↓想起了在這裡花掉多少時間,趁還沒成癮趕快跑(已WP:RTV,並血書o7)

回复“退休”
Kriz Ju (留言贡献)
Kriz Ju (留言贡献)

那麼請您做出有意義的編輯,謝謝。

Vanished user bk3E5v7Z1l9Oj5nR3x7A9zq3E5 (留言贡献)

???連這個都被算是擾亂性編輯那我真的不知道要說什麼了,直接封我吧(認真)

Vanished user bk3E5v7Z1l9Oj5nR3x7A9zq3E5 (留言贡献)

那個,我先去掛{{retired}}了,閣下可以繼續執行不用花心思回我

不是在賭氣,是我缺一個刪維基去做正事的藉口(只是來這逃避做正事)

感覺下一步就是封了正好找到契機XDDD

Vanished user bk3E5v7Z1l9Oj5nR3x7A9zq3E5 (留言贡献)

不過我真的要講一下WP:DBN,30天不到的萌新先走了(

Kriz Ju (留言贡献)

其實閣下特地來這裡耗費寶貴時間,雖然原因不明,真的是辛苦了。

回复“警告:惡意破壞”
Kriz Ju (留言贡献)
Vanished user bk3E5v7Z1l9Oj5nR3x7A9zq3E5 (留言贡献)

那個是因為我已經把名詞整合到公共轉換組才刪掉的,可以幫助我還原嗎?我忘記加上備註了,通常我也會放個註解提示請協助整合到公共轉換組,但那次忘記了不好意思orz

Vanished user bk3E5v7Z1l9Oj5nR3x7A9zq3E5 (留言贡献)

請見這個版本的歷史紀錄,手工轉換消失但多出了公共轉換組「哈利波特」,下次我會寫清楚的。

Kriz Ju (留言贡献)

閣下幾乎甚少對自己做的編輯註記,如果造成破壞,除了不易復原,也造成他人困擾。可以的話,加一下可能較好,尤其作大幅異動時,感謝。

Vanished user bk3E5v7Z1l9Oj5nR3x7A9zq3E5 (留言贡献)

之後會養成習慣,感謝提醒!那這邊還是由閣下按回退比較好,我來回退感覺怪怪的(權限方面)

Vanished user bk3E5v7Z1l9Oj5nR3x7A9zq3E5 (留言贡献)

或者說如果閣下允許,我就按回退並註記溝通過程了,我擅自按感覺不太禮貌

Vanished user bk3E5v7Z1l9Oj5nR3x7A9zq3E5 (留言贡献)

(這邊還是按了因為我要寄信了隱退了抱歉!)

回复“提醒:明顯破壞”
2001:B400:E2D8:7C25:718:2587:6A7F:685A (留言贡献)

您好,您將泽恩沃條目手動剪貼移動到另一條目,不太建議這麼作,可以用維基百科裡移動條目及移動請求的功能,謝謝您

Vanished user bk3E5v7Z1l9Oj5nR3x7A9zq3E5 (留言贡献)

我試過了移動功能,但好像出了什麼差錯,跟我說不能移動到相同標題的條目orz

根據移動請求頁上面寫的排除項目,我認為重新導向可以保留,所以提移動請求似乎會造成管理員麻煩

2001:B400:E2D8:7C25:718:2587:6A7F:685A (留言贡献)

移動請求的好處是條目歷史很容易找,過程可能會需要討論,要一些時間,但一般而言,條目名稱的移動不會是要立刻完成的事。


印象中,用手動剪貼內容來進行條目移動,是可以直接回退的(相關規則忘了)

Vanished user bk3E5v7Z1l9Oj5nR3x7A9zq3E5 (留言贡献)

閣下有道理,我自請罪讓管理員回退好了

2001:B400:E2D8:7C25:718:2587:6A7F:685A (留言贡献)

麻煩您了,謝謝

Vanished user bk3E5v7Z1l9Oj5nR3x7A9zq3E5 (留言贡献)
回复“有關泽恩沃條目”
没有更早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