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车炮
列车炮(英语:Railway Gun,德语:Eisenbahngeschütz),又称铁道炮,为一种架设在铁轨上的大型炮种。透过在装甲列车上装置大炮,让本来不便运输的大型火炮可以在铁轨上快速移动。很多国家都建造过列车炮,比较著名的有德国在1930年代建造的古斯塔夫超重型铁道炮,由生产商克虏伯公司承建。
历史
列车炮的概念起源于1850年代,在英国人安德森(Anderson)的《国防》(National Defense)一书中提出,1860年代后俄罗斯亦出现相同的概念。最早使用列车炮的国家是美国,在南北战争期间,联邦军(北军)为了围攻邦联军(南军)据地彼得斯堡(Petersburg)而首次采用搭载于无盖列车上的十三英寸臼炮进行轰击,这是世界上第一款列车炮。
第一次世界大战及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亦开始以列车炮作为轰击要塞及堑壕的武器,把列车炮的使用推向新的高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使用了射程一百三十公里的“巴黎大炮”(Paris-Geschütz)轰击法国巴黎。因此,协约国在战后拟定的《凡尔赛条约》中明文德国禁止使用列车炮等重型武器。话虽如此,1935年希特勒重整德国军备后,列车炮仍然再次面世。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制造了很多不同种类的列车炮如古斯塔夫超重型铁道炮、K5列车炮等。这些列车炮的口径比较大,由800毫米至1000毫米不等,其炮管亦较相对长,炮弹射程可达数十公里远。
淘汰
由于列车炮体积过于庞大,最后往往成为轰炸机的目标,而且移动上受到铁轨的限制,机动性相对较低。此外,有鉴于各地铁路轨距不一,列车炮要进入他国国境时,可能需要拆卸再组装,甚至重新铺设铁轨,加上德国秘密开发导弹等远程武器,并在二战后期成功将新式武器V2火箭实体化,取代列车炮原有的地位。自此,列车炮不再获采用,由新研发的导弹取而代之,成为新世代的战争兵器。
1980年代,苏联开发一款可利用铁路移动及发射的RT-23 UTTH洲际弹道导弹,直到2005年除役。2021年9月15日。朝鲜从平安南道阳德郡的铁道路线上,由货物列车改装的发射车朝日本海方向试射导弹[1]。
相关条目
参考资料
- ^ 茅毅. 北韓鐵路機動飛彈團 仿俄改火車上試射. 自由时报. 2021-09-17 [2021-09-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08).
参考文献
- Allied Artillery of World War One,Ian V. Hogg著,Crowood Press出版,2005年,ISBN 1-86126-712-6
- German Artillery of World War One,Herbert Jäger著,Crowood Press出版,2001年,ISBN 1-86126-403-8
- Armor in Action - German Railroad Guns,Joachim Engelmann 著,Squadron / Signal Publications出版, 1976年,ISBN 0-89747-0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