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度世(419年—471年),字子迁范阳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出自范阳卢氏北祖,北魏散骑常侍、固安宣侯卢玄嫡长子,北魏官员。

生平

卢度世年幼时就很聪明颖达,很有谋略权术,以中书学生的身份被选入东宫任官,二十岁左右,与堂兄卢遐都以学识和德行为当时的名流看重[1][2]

国史之狱爆发后,卢度世因为是崔浩的表侄,放弃官职逃亡到高阳郡郑罴家中,郑罴将他藏了起来。北魏的官吏囚禁了郑罴的长子,将要用杖击和鞭打来拷问他。郑罴告诫儿子说:“君子成全仁德可以不顾自己的生命,你即便死也别说。”郑罴的儿子遵守了父亲的命令,因此被刑讯,官吏用火烧他的身体,最终也没有半句言语而死。魏太武帝拓跋焘进攻刘宋时,宋文帝刘义隆派遣殿中将军黄延年前去出使。魏太武帝向黄延年询问说:“范阳卢度世因为是崔浩的亲戚,逃命到江南,应该已经到那儿了吗?”黄延年回答说:“京师里没听说过,必定没到。”魏太武帝下诏让太子拓跋晃赦免卢度世及范阳卢氏中逃亡后财产被没收的族人,卢度世这才出来,回到平城,被授任中书侍郎,承袭了固安子的爵位。卢度世命令自己的弟弟娶了郑罴的妹妹,来报答郑罴的恩惠[3][4][5][6]

兴安年间,卢度世兼任太常卿,兴安二年(453年),魏文成帝拓跋濬派遣卢度世持节辽西郡改葬昭太后父亲辽西献王常澄,树立墓碑建立庙宇,安置守墓人一百家[7][8],加号镇远将军,晋封为固安侯。后来拜官散骑侍郎,于和平元年(460年)十一月与员外郎朱安兴出使宋孝武帝刘骏[9][10][11],宋孝武帝派侍中柳元景接见卢度世,卢度世应对不合准则,回到北魏后被监禁审核,几年后才被释放,被任命为假节、镇远将军、济州刺史,济州与刘宋接壤,双方将士数次互相侵掠。卢度世于是禁止部下侵犯刘宋,归还对方的俘虏,双方边境才得以安宁。卢度世后来因为犯罪被囚禁,很久以后才返回故乡,不久被征召进京城,拜官平东将军青州刺史,还未上任就染上疾病。延兴元年(471年),卢度世去世,虚岁五十三,谥号惠侯[12][13]

卢玄有五个儿子,嫡生的儿子只有卢度世一人,其余都是庶子。国史之狱事发后,卢度世的庶兄弟们常常想加害于他,卢度世经常深深的愤恨。等到卢度世有了儿子,每每告诫命令儿子们不要纳妾生庶子,即便有庶子也不可以让他们长大,以防后患。卢度世诸子与婢女小妾所生的儿子,即便形貌相像,也不养育。这种做法遭到有识之人的非议[14][15]

卢度世是李氏的外甥,任济州刺史时,北魏刚刚平定升城,无盐人房崇吉的母亲傅氏是卢度世继外祖母哥哥的儿媳妇,兖州刺史申纂的妻子贾氏是房崇吉姑姑的女儿,都国破家亡在外,年老多病憔悴不堪。卢度世考虑到和她们的亲戚关系,表达了恭敬抚恤的心意,每次探望傅氏,跪着询问她的起居情况,随着时令奉送衣被和食物,也对贾氏救济赡养,供应衣物膳食。青州被北魏攻陷后,居住在当地的清河崔氏诸人家道衰败,卢度世收留救赎了其中很多人[16][17][18]

其他

卢度世与辛绍先游明根李承等人互相非常友善[19][20]

禁婚家

唐朝显庆四年,唐高宗下诏禁止包括卢度世四个儿子后裔在内的七姓十家自己做主互相通婚[21][22][23][24][25][26][27][28][29][30]

家族

父母

  • 卢玄,北魏散骑常侍、固安宣侯
  • 李氏[16]

夫人

  • 清河崔氏,北魏散骑常侍、大鸿胪卿、使持节、平东将军、青冀二州刺史、清河侯崔赜之女[31]

子女

  • 卢渊,北魏秘书监、固安懿伯
  • 卢敏,北魏议郎
  • 卢昶,北魏散骑常侍、镇西将军、雍州刺史
  • 卢尚之,北魏前将军、光禄大夫
  • 卢氏,嫁北魏侍中、镇南将军、秦益二州刺史、东郡庄王陆定国[32][33]

参考资料

  1. ^ 《魏书·卷四十七·列传第三十五》:子度世,字子迁。幼而聪达,有计数。为中书学生,应选东宫。弱冠,与从兄遐俱以学行为时流所重。
  2. ^ 《北史·卷三十·列传第十八》:子度世,字子迁。幼聪达,有计数。为中书学生,应选东宫。弱冠,与从兄遐俱以学行为时流所重。遐特为崔浩所敬,位至尚书、光禄大夫、范阳子。
  3. ^ 《魏书·卷四十七·列传第三十五》:度世后以崔浩事,弃官逃于高阳郑罴家,罴匿之。使者囚罴长子,将加捶楚。罴戒之曰:“君子杀身以成人,汝虽死勿言。”子奉父命,遂被考掠,至乃火爇其体,因以物故,卒无所言。度世后令弟娶罴妹,以报其恩。世祖临江,刘义隆使其殿中将军黄延年朝贡。世祖问延年曰:“范阳卢度世坐与崔浩亲通,逃命江表,应已至彼?”延对曰:“都下无闻,当必不至。”世祖诏东宫赦度世宗族逃亡及籍没者。度世乃出。赴京,拜中书侍郎,袭爵。
  4. ^ 《北史·卷三十·列传第十八》:度世后以崔浩事,弃官逃于高阳郑罴家,罴匿之。使者囚罴长子,将加捶楚。罴诫之曰:“君子杀身以成仁,汝虽死勿言。”子奉父命,遂被拷掠,乃至火爇其体,因以物故,卒无所言。度世后令弟娶罴妹,以报其恩。太武临江,宋文使其殿上将军黄延年至。帝问曰:“卢度世坐与崔浩亲通,逃命江表,应已至彼。”延年对曰:“都下无闻,当必不至。”帝诏东宫赦度世宗族逃亡籍没者,度世乃出。拜中书侍郎,袭爵。
  5. ^ 《太平御览·卷六百四十九·刑法部十五》:《后魏书》曰:卢度世以崔浩事弃官,逃于高阳郑罴家,罴匿之。使者囚罴长子,将加垂楚,罴戒之曰:“君子煞身以成仁,汝虽死勿言。”子奉命遂被考掠,至于火爇其体。囚以物故,卒无所言。度世后令弟娶罴妹,以报其恩。
  6. ^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二十六·宋纪八》:初,魏中书学生卢度世,玄之子也,坐崔浩事亡命匿高阳郑罴家。吏囚罴子,掠治之。罴戒其子曰:“君子杀身成仁,虽死不可言。”其子奉父命,吏以火爇其体,终不言而死。及魏主临江,上遣殿上将军黄延年使于魏,魏主问曰:“卢度世亡命,已应至彼。”延年曰:“都下不闻有度世也。”魏主乃赦度世及其族逃亡籍没者。度世自出,魏主以为中书侍郎。度世为其弟娶郑罴妹以报德。
  7. ^ 《魏书·卷八十三上·列传外戚第七十一上》:兴安二年,太后兄英,字世华,自肥如令超为散骑常侍、镇军大将军,赐爵辽西公。弟喜,镇东大将军、祠曹尚书、带方公。三妹皆封县君,妹夫王睹为平州刺史、辽东公。追赠英祖、父,符坚扶风太守亥为镇西将军、辽西简公,勃海太守澄为侍中、征东大将军、太宰、辽西献王,英母许氏博陵郡君。遣兼太常卢度世持节改葬献王于辽西,树碑立庙,置守冢百家。
  8. ^ 《北史·卷八十·列传第六十八》:兴安二年,太后前兄英字世华,自肥如令超为散骑常侍、镇军大将军,赐爵辽西公;弟喜,镇军大将军、祠曹尚书、带方公;三妹皆封县君;妹夫王睹为平州刺史,辽东公。追赠英祖父符坚扶风太守亥为镇西将军、辽西简公;父勃海太守澄为侍中、征东大将军、太宰、辽西献王;英母许氏博陵郡君。遣兼太常卢度世持节改葬献王于辽西,树碑立庙,置守冢百家。
  9. ^ 《魏书·卷五·高宗纪第五》:十有一月,诏散骑侍郎卢度世、员外郎朱安兴使于刘骏。
  10. ^ 《北史·卷二·魏本纪第二》:十一月,诏散骑侍郎卢度世使于宋。
  11. ^ 《资治通鉴·卷一百二十九·宋纪十一》:十一月,魏散骑侍郎卢度世等来聘。
  12. ^ 《魏书·卷四十七·列传第三十五》:兴安中,兼太常卿,立保太后父辽西献王庙,加镇远将军,进爵为侯。后除散骑侍郎,使刘骏。遣其侍中柳元景与度世对接,度世应对失衷。还,被禁核,经年乃释。除假节、镇远将军、齐州刺史。州接边境,将士数相侵掠。度世乃禁勒所统,还其俘虏,二境以宁。后坐事囚系,久之,还乡里。寻征赴京,除平东将军、青州刺史,未拜,遇患。延兴元年卒,年五十三。谥曰惠侯。四子,渊、敏、昶、尚。
  13. ^ 《北史·卷三十·列传第十八》:兴安初,兼太常卿,立保太后父辽西献王庙,进爵为侯。后除散骑侍郎,使宋,应对宋侍中柳元景失衷。还,被禁核,经年乃释。除济州刺史,州接边境,将士数相侵掠,度世乃禁勒所统,还其俘虏,二境以宁。后坐事免。寻除青州刺史,未拜,卒,谥曰惠。四子,伯源、敏、昶、尚之。
  14. ^ 《魏书·卷四十七·列传第三十五》:初,玄有五子,嫡唯度世,馀皆别生。崔浩事难,其庶兄弟常欲危害之,度世常深忿恨。及度世有子,每诫约令绝妾孽,不得使长,以防后患。至渊兄弟,婢贱生子,虽形貌相类,皆不举接。为识者所非。
  15. ^ 《北史·卷三十·列传第十八》:初,玄有五子,唯度世嫡,馀皆别生。崔浩之难,其庶兄弟恒欲害之,度世常深忿恨。及度世有子,每诫绝妾孽,以防后患。至伯源兄弟,婢妾生子,虽形貌相类,皆不举接。为识者所非。
  16. ^ 16.0 16.1 《魏书·卷四十七·列传第三十五》:度世,李氏之甥。其为济州也,国家初平升城。无盐房崇吉母傅氏,度世继外祖母兄之子妇也。兖州刺史申纂妻贾氏,崇吉之姑女也,皆亡破军途,老病憔悴。而度世推计中表,致其恭恤。每觐见傅氏,跪问起居,随时奉送衣被食物,亦存赈贾氏,供其服膳。青州既陷,诸崔坠落,多所收赎。
  17. ^ 《北史·卷三十·列传第十八》:度世之为济州也,魏初平升城。无盐房崇吉母傅,度世继外祖母兄之子妇也,兖州刺史申纂妻贾氏,崇吉之姑女也,皆亡破,老病憔悴。而度世推计中表,致其供恤。每觐见傅氏,跪问起居,随时奉送衣被食物;亦存赈贾氏,供其服膳。青州既陷,诸崔坠落,多所收赎。
  18. ^ 《资治通鉴·卷一百三十二·宋纪十四》:崇吉母傅氏,申纂妻贾氏,与济州刺史卢度世有中表亲,然已疏远。及为魏所虏,度世奉事甚恭,赡给优厚。度世闺门之内,和而有礼。虽世有屯夷,家有贫富,百口怡怡,丰俭同之。
  19. ^ 《魏书·卷四十五·列传第三十三》:世祖之平凉州,绍先内徒,家于晋阳。明敏有识量,与广平游明根、范阳卢度世、同郡李承等甚相友善。
  20. ^ 《北史·卷二十六·列传第十四》:凉州平,绍先内徒,家于晋阳。明敏有识量,与广平游明根、范阳卢度世、同郡李承等甚相友善。
  21. ^ 《唐会要·卷八三·嫁娶》:四年十月十五日诏。后魏陇西李宝。太原王琼。荥阳郑温。范阳卢子选。卢浑。卢辅。清河崔宗伯元孙。凡七姓十一家。不得自为婚姻。
  22. ^ 《新唐书·卷九十五·列传第二十》:又诏后魏陇西李宝,太原王琼,荥阳郑温,范阳卢子迁、卢浑、卢辅,清河崔宗伯、崔元孙,前燕博陵崔懿,晋赵郡李楷,凡七姓十家,不得自为昏。
  23. ^ 《资治通鉴·卷二百·唐纪十六》:壬戌,诏后魏陇西李宝、太原王琼、荥阳郑温、范阳卢子迁、卢浑、卢辅、清河崔宗伯、崔元孙、前燕博陵崔懿、晋赵郡李楷等子孙,不得自为昏姻。
  24. ^ 《太平广记·卷第一百八十四 贡举七》:高宗朝,以太原王,范阳卢,荥阳郑,清河博陵二崔,赵郡陇西二李等七姓,其族望耻与诸姓为婚,乃禁其自相姻娶。于是不敢复行婚礼,密装饰其女以送夫家。
  25. ^ 《玉海·卷五十·唐姓氏录》:又诏后魏陇西李宝,太原王琼,荥阳郑温,范阳卢子仪、卢潭、卢辅,清河崔宗伯、崔元孙,前燕博陵崔懿、晋赵郡李楷,凡七姓十家不得自为昏姻。
  26. ^ 《小学绀珠·卷七·七姓》:后魏陇西李宝,太原王琼,荥阳郑温,范阳卢子迁、卢泽、卢辅,清河崔宗伯、崔元孙,前燕博陵崔懿、晋赵郡李楷(唐高宗诏七姓十家不得自为昏,先是后魏太和中定四海望族以宝等为冠)。
  27. ^ 《全唐文·卷一三八·唐赠太子少师崔公神道碑》:神龙中,申明旧诏,著之甲令,以五姓婚媾,冠冕天下,物恶大盛,禁相为姻。陇西李宝之六子,太原王琼之四子,荥阳郑温之三子,范阳卢子迁之四子、卢辅之六子,公之八代祖元孙之二子,博陵崔懿之八子,赵郡李楷之四子,士望四十四人之后,同降明诏,斯可谓美宗族人物而表冠冕矣!
  28. ^ 《实宾录·卷三·七姓》:又诏:后魏陇西李宝,太原王琼,荥阳郑温,范阳卢子迁、卢泽、卢辅,清河崔宗伯、崔元孙,前燕博陵崔懿、晋赵郡李楷凡七姓十家不得自为婚。
  29. ^ 《万姓统谱——氏族博考·卷一一·族望》:壬戌诏:后魏陇西李宝、太原王琼、荥阳郑温、范阳卢子迁、卢温、卢辅,清河崔宗伯、崔元孙,前燕博陵崔懿、晋赵郡李楷等子孙不得自昏姻。
  30. ^ 《天中记·卷一七·宗族》:七姓十家。高宗诏:后魏陇西李宝,太原王琼,荥阳郑温,范阳卢子迁、卢泽、卢辅,清河崔宗伯、崔元孙,前燕博陵崔懿、晋赵郡李楷,凡七姓十家不得自为昏。
  31. ^ 《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魏故充华嫔卢氏墓志铭。谥曰昭。”嫔讳令媛,范阳涿人,魏司空容城成侯之十一世孙,录事府”君之元女。衣冕盛于累朝,风猷懋于弈叶。固以昭晰简牍,纷”纶秘图,冠盖缙绅,羽仪邦国者矣。嫔膺积善之余庆,禀妙气”于山川。爰始设帨,灼然秀异,姿见详密,举动温华,故以擅彩”平林,标声灌木。年甫九龄,召充椒掖。天不慭遗,构疾弥留。正”光三年龙集壬寅,夏四月壬戍朔,十六日丁丑,卒于京室,时”年十二。以其月卅日辛卯窆于芒山成周西北廿里。铭曰:”姜水激波,大风扬烈,且清且素,载抟载𩗭。迈种无巳,龟符相”迭,显焉必大,宜哉仍世。仍世克昌,遂衍英芳,萋萋莫莫,日就”月将。修姱窈窕,玉莹金相,似星环极,如日照梁。苹藻毕闲,蒲”椒洞启,九十其仪,三千其礼。玉钩曜室,金纽映陛,朝露溘尽,”山原共体。共体无际,山原有归,灵修眷命,改物迁衣。乐池一”尽,就馆长违,空嗟佪顾,帷中是非。”曾祖度世,字子迁,散骑常侍太常卿使持节镇远将军济州”刺史固安惠侯。夫人清河崔氏。父赜,散骑常侍大鸿”胪卿使持节平东将军青冀二州刺史清河侯。”祖讳渊,字伯源,散骑常侍尚书始平王师秘书监使持节安”北将军幽州刺史固安懿侯。夫人赵郡李氏。父孝伯,”散骑常侍尚书使持节平西将军泰州刺史宣城公。”父道约,字季恭,今司空录事参军。妻荧阳郑氏。父道”昭,国子祭酒秘书监使持节镇北将军光青相三州刺史文”恭侯。
  32. ^ 《魏书·卷四十·列传第二十八》:初,定国娶河东柳氏,生子安保,后纳范阳卢度世女,生昕之。
  33. ^ 《北史·卷二十八·列传第十六》:初,定国娶河东柳氏,生子安保。后娶范阳卢度世女,生昕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