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儒家阴阳家哲学概念的一种,主张朝代兴衰、君主更替,不完全是人类所能控制的。如果为政者不守德而失道,就会失去上天的支持,上天支持的对象自然能够称帝称王,上天不支持的对象则会衰弱灭亡。在中国历史上常用来解释新政权取代旧政权的合法性

中庸》书中“天命”的概念,是指由上天赋予人性的与生俱来的道德感,这种道德感促使人如遵循命令般去遵循,因此大学止于至善也是一种生而为人的使命。《中庸》与《大学》强调,理想的统治者应凭借此种神圣道德使命感来获得上天的支持,使其统治具有天命的合法性,而失去这种神圣道德使命感的统治者也将失去天命的统治合法性。

与生俱来的性格

天这一概念,孔子认为是一切存在的使然者。[1]西汉儒学者董仲舒阐释为“”的来源。而北宋理学家程颐则说“天无法背离道”,对他来说,天是道(此处指事物的原理)的一种体现,两者等同。[2][3]南宋理学陈淳将天通过而赋予人的各自的特性定义为“天命”。天命是非主观、无目的、且无差别的。[2]朱熹认为,所有人的行为及其所引起的因果关系以及人力所不及的自然现象、事件总称为天命,即一切现象的起源或是说其因果链的铸造者。[2]据《中庸章句》,天命针对人来说可以被称为“”(天命赋予了人的自然状态)。[4]天命本身是客观的,依人的个体的主观来说天命可以带有吉凶祸福的属性。天命有三个纬度,本质上指上天赋予人的本性,这种本性结合后天教养形成了个体性格,造就出使命和宿命。[2]

皇帝的政治权力

中国历史中的“天命”指上天的意志,其中的“天”是政治权力的神圣来源,“命”是皇帝追求人民支持其治理中国的能力与资格。中国历史书籍以历代中国皇帝天命移转为主体编写而成。[5]

参见

注释

  1. ^ 《论语》阳货: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2. ^ 2.0 2.1 2.2 2.3 陈淳《北溪字义》:“天无言做,如何命?只是大化流行,气到这物便生这物,气到那物又生那物,便是分付命令他一般。”“程子曰:[夫天,专言之则道也。天且弗违是也。””“朱子注曰:“以理言之谓之天,自人言之谓之命,其实一而已。”此处何以见二者之辨?曰:天与命只一理,就其中却微有分别。为以做事言,做事是人;封此而反之,非人所为便是天。至以吉凶祸福地头言,有因而致是人力;对此而反之,非人力所致便是命。天以全体言,命以其中妙用言。其曰[以理言之谓之天],是专就天之正面训义言,却包命在其中。其曰[自人言之谓之命],命是天命,因人形之而后见。故吉凶祸福自天来,到于人然后为命。乃是于天理中,截断命为一边,而言其指归尔。若只就天一边说,吉凶祸福,未有人受来,如何见得是命?”
  3. ^ 董仲舒《举贤良对策》:“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4. ^ 朱熹《中庸章句》:“命,犹令也。性,即理也。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犹命令也。于是人物之生,因各得其所赋之理,以为健顺五常之德,所谓性也。”
  5. ^ 冈田英弘,译者:陈心慧. 日本史的誕生:東亞視野下的日本建國史,原文名稱:日本史の誕生: 千三百年前の外圧が日本を作った. 八旗文化. 2016-10-05 [2019-02-25]. ISBN 9789869356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11) (中文(台湾)).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