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琯(?—?),平昌安丘人。唐朝官员

孟存性之长子,有弟孟璲永贞元年(805年)十月,孟琯还很年幼时,在郴州曾请序于韩愈[1]元和五年(810年)进士[2], 授殿中侍御史[3]大和三年九月,以监察御史往淮南、浙右巡察米价。[4]后为长安县[5]。大和九年十一月,甘露之变前夕,曾与姚中立共同协助京兆少尹罗立言谋诛宦官,捕贼官郑洪因害怕而诈死,事后郑洪躲入左神策军,向仇士良告发姚中立,孟琯受牵连贬硖州长史[6]大和九年(835年),再贬梧州司户参军,其后事迹失考。卒年不详。有《岭南异物志》一卷[7]。有子孟启

注释

  1. ^ 韩愈〈送孟琯秀才序〉:“今年秋,见孟氏子琯于郴,年甚少,礼甚度,手其文一编甚钜。退披其编以读之,尽其书,无有不能,吾固心存而目识之矣。其十月,吾道于衡、潭以之荆,累累见孟氏子焉。其所与偕,尽善人长者,余益以奇之。今将去是而随举于京师,虽有不请,犹将强而授之,以就其志,况其请之烦邪!京师之进士以千数,其人靡所不有,吾常折肱焉,其要在详择而固交之。善虽不吾与,吾将强而附;不善虽不吾恶,吾将强而拒。茍如是,其于高爵,犹阶而升堂,又况其细者邪!”(《五百家注昌黎文集》卷二○)
  2. ^ 《孟璲墓志》云:“公长兄琯,有重名于时,元和五年进士擢第;公策名于大和初,其后开成、会昌中,季弟珏、球继陞进士科:至大中末皆银艾,同为尚书郎、列郡刺史,时人荣之。”徐松登科记考》卷一八引洪兴祖《韩子年谱》:“孟琯元和五年及第,见雁塔题名。”
  3. ^ 旧唐书》卷一五八《韦绶传》
  4. ^ 册府元龟》卷一六二
  5. ^ 册府元龟》卷七○七:“姚中立为万年县令、孟琯为长安县令。文宗大和九年十一月,两县捕贼官领其徒,受罗立言指使,内万年县捕贼官郑洪惧而诈死,令其家人丧服而哭。中立阴识之,虑其诈闻,不能免所累,以其状告之。洪藏入左神策军。洪衔中立之告,返言追集所由,皆县令指挥,故贬中立为朗州长史,琯为硖州长史;寻再贬中立为韶州司户叅军,琯为梧州司户参军。”
  6. ^ 旧唐书》卷一六九《罗立言传》
  7. ^ 新唐书·艺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