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图塞特奇勒图盟
巴图塞特奇勒图盟(蒙古语:ᠪᠠᠲᠤ
ᠰᠡᠳᠭᠢᠯᠲᠦ ᠶ᠋ᠢᠨ
ᠴᠢᠭᠤᠯᠭᠠᠨ,西里尔字母:Бат сэтгэлтийн чуулган[1])为清代新疆境内的蒙古盟。清朝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和硕特首领恭格随土尔扈特汗渥巴锡率部东归,为与其他和硕特人区别而称为中路和硕特部,乾隆帝下诏赐牧在珠勒都斯河地方(今新疆和静县西北开都河上游),距北京8600余里,编为四个旗,授恭格多罗贝勒,赐“土谢图”号。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恭格之子德勒克乌巴什以札萨克兼袭盟长,编佐领六。嘉庆二年(1797年)以绝嗣停袭,故巴图塞特奇勒图盟只存三旗。[2]中华民国大陆时期被新疆省政府废除,[3]并改为和硕设治局。
巴图塞特奇勒图盟三旗
归属伊犁将军节制的“中路和硕特”初统辖四旗(中路旗、左旗、中旗、右旗)共11个苏木,后停袭一旗(中路旗),剩余三旗自为一盟,名为“巴图塞特奇勒图盟”。牧地在喀喇沙尔城北,土尔扈特部西。南至开都河,西滨珠勒都斯河,北依察汗通格山(天山分支)。
中路中旗
固始汗四兄额勒岱青的玄孙雅兰丕勒为恭格族叔,与恭格同时授为札萨克固山贝子,赐“阿穆尔灵贵”号,编佐领四。乾隆四十年(1775年)请捐妻孥为喇嘛,拜奉章嘉呼图克图为师。子布颜楚克袭爵,兼授盟长,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诏世袭罔替。其称号即为“中路和硕特部中旗札萨克固山阿穆尔灵贵贝子”。[4][5]
- 雅兰丕勒,成吉思汗弟哈布图哈萨尔之裔,青海顾实汗兄昆都仑乌巴什玄孙。乾隆三十六年封。
- 布颜楚克,雅兰丕勒子。乾隆四十年雅兰丕勒出家后,再未返回游牧地,部众由其子治理。四十八年诏世袭罔替。
- 鄂济尔,雅兰丕勒弟。乾隆五十五年袭。嘉庆七年卒。
- 巴特玛策凌,鄂济尔子。嘉庆七年袭。十九年卒。
- 普尔普,巴特玛策凌子。嘉庆十九年四月袭。寻卒。
- 车德恩多尔济,普尔普子。嘉庆十九年袭。道光二十年卒。
- 多尔济那木札勒,车德恩多尔济嗣子。道光二十一年袭。
- 棍布扎布,多尔济那木扎勒子。光绪八年袭。
- 桑济扎布,棍布扎布子。光绪二十三年袭。
中路左旗
固始汗三兄昆笃伦乌巴什的五代孙巴雅尔拉瑚,为恭格族弟,与恭格同时授为札萨克一等台吉,编佐领四,乾隆四十年(1775年)子齐蒙齐袭爵,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诏世袭罔替和硕特部扎萨克一等台吉。
- 巴雅尔拉瑚,顾实汗兄昆都仑乌巴什五世孙。初封一等台吉。
- 齐业齐,巴雅尔拉瑚子。乾隆四十年授扎萨克。四十八年诏世袭罔替。嘉庆十年病免。
- 桑济策楞,齐业齐子。嘉庆十一年袭。二十四年卒。
- 济尔噶勒,桑济策楞子。嘉庆二十四年袭。道光六年卒。
- 图鲁孟库,济尔噶勒嗣子。道光六年袭。
- 喇什德勒克,图鲁孟库子。咸丰元年袭。光绪十七年卒。
- 车伯克多尔济,光绪十七年袭。
- 喇达博堆,光绪二十五年袭。
中路右旗
固始汗三兄昆笃伦乌巴什的五代孙诺海为恭格族弟,与恭格同时授札萨克一等台吉,编佐领三,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诏世袭罔替。其称号为中路和硕特部右旗札萨克一等台吉,袁世凯大总统时晋封辅国公。
- 诺海,札萨克多罗土谢图贝勒恭格之族叔父。父恭克巴尔珠尔,早卒。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从土尔扈特汗渥巴锡,自俄罗斯来归,诏授札萨克一等台吉。乾隆四十年(1775年),诏辖右翼旗务,赐札萨克印。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诏世袭罔替。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卒。
- 三济(桑济、桑吉),诺海之长子。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袭札萨克一等台吉。嘉庆二年(1797年)卒。
- 乌尔图那逊(乌图那生),三济之子。嘉庆二年(1797年)袭札萨克一等台吉。道光六年十月二十五日(1826年11月24日),在浑巴什河从剿出力,著赏给大缎二匹,并赏戴花翎;十一月初八(12月6日),以剿贼及备办军需出力,赏在乾清门行走。道光十四年(1834年)卒。
- 巴彦济尔噶勒,乌尔图那逊之子。道光十四年(1834年),袭札萨克一等台吉。道光十八年十月初一(1838年11月17日),以捐修新疆喀喇沙尔城垣河堤各工,赏戴花翎。道光十九年(1839年)卒。
- 棍济克札布(棍奇克札布),巴彦济尔噶勒之子。道光十九年(1839年),袭札萨克一等台吉。
- 洞鲁布旺札勒(东鲁布旺札勒、东鲁普旺札楞),棍济克札布之弟。咸丰六年(1856年)袭札萨克一等台吉。光绪十三年(1887年)病免。
- 贡噶那木札勒(贡格那木札楞),洞鲁布旺札勒之子。光绪十三年(1887年)袭札萨克一等台吉。民国二年(1913年)晋封辅国公。民国十一年(1922年)11月卒。
- 格恩当德尔(格宁敦都尔、格宁当得尔、格恩当杜尔、格恩当都尔),民国十一年(1922年)袭辅国公,曾任巴图色特启勒图和硕特中路盟副盟长,民国卅六年当选第一届国民大会代表,1960年3月卒。
注释及征引文献
- ^ Олон ястны нутаг. ХОВД. [2020-0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0).
- ^ 何玲,张照云编. 青海蒙古史料集.青海人民出版社, 2005.09.第153页
- ^ 李元斌. 民国时期新疆蒙古族盟旗制度的变迁. 新疆大学人文学院.
自1938年起,新疆省政府逐步废除蒙古族盟旗制度而改行县制。
- ^ 聂崇正. 再说清宫油画半身像 (PDF). 北京故宫博物院. [2023-09-1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4-07-02).
- ^ 马大正. 札萨克印解迷. 《天山问穹庐》. 山东画报出版社. 1997 [2024-07-02]. ISBN 78060315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