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孝龙(?—?),西晋淮阳人,以风姿见重,长于《小品般若》[1]。他具有深厚的玄学素养,对于佛教在整个魏晋玄学思潮中得以推扩,具有相对重要的地位[2]

经历

支孝龙与当时名士阮瞻庾凯交往, 被称为西晋“八达”之一[3]。在魏晋玄学发展时期,能够通释、道思想,并且展开佛教义理的论述是相当不简单的一件事。当时竺叔兰初译《放光般若经》,支孝龙便前往其住处加以抄录、校订,得到译本研阅十几日后,对众开讲,得到时人的推崇[4][5]

他精研般若之学,但也深受当时玄学影响,他曾说:“抱一以逍遥。唯寂以致诚。[6]”,其用语“抱一”、“逍遥”出于道家用语,“致诚”则为儒家用语,事实上其言论是较接近于清谈[7],这一方面显示当时佛教传入中国,仍受儒、道影响的情形,一方面也反映了支孝龙的玄学素养,和与名士阮瞻等人交好的情况,汤用彤便曾从支孝龙等人的事迹,探讨研究佛教玄学混合在晋代的发展情况[8]

评价

孙绰曾评论他:“小方易拟,大器难像。桓桓孝龙,克迈高广。物竞宗归,人思效仰。云泉弥漫,兰风旴响。[9]

注释

  1. ^ 释慧皎. 梁高僧傳 卷四. 少以风姿见重,加复神彩卓荦,高论适时。常披味《小品》,以为心要。 
  2. ^ 吴中铭. 西晉「八達」之游所見名僧與名士之交往. 社会科学研究. 2010-07-01, (4): 152. 
  3. ^ 释慧皎. 梁高僧傳 卷四. 陈留阮瞻颕川庾凯。并结知音之交世人呼为八达。 
  4. ^ 释慧皎. 梁高僧傳 卷四. 时竺叔兰初译放光经。龙既素乐无相。得即披阅旬有余日。便就开讲。 
  5. ^ 釋氏通鑑 卷二. 沙门支孝龙有机辨。是年讲放光般若。人皆宗仰。阮瞻庚凯尤敬之。 
  6. ^ 释慧皎. 梁高僧傳 卷四. 时或嘲之曰。大晋龙兴天下为家。沙门何不全发肤去袈裟释胡服被绫罗。龙曰。抱一以逍遥。唯寂以致诚。剪发毁容改服变形。彼谓我辱我弃彼荣。故无心于贵而愈贵。无心于足而愈足矣。其机辩适时皆此类也。 
  7. ^ 文心工作室. 中文經典100句:四朝高僧傳. 商周出版社. 2011-08-07. 
  8. ^ 汤用彤. 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 上海书店. 1991: 172–173. 吾人观西晋竺叔兰、支孝龙之风度,东晋‧康僧渊、帛高坐等之事迹,则老、庄清谈佛教玄学之结合,想必甚早。王、何、嵇、阮之时,佛法或已为学士所眷顾。及名士避世江东,亦遂与沙门往还。 
  9. ^ 释慧皎. 梁高僧傳 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