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外砂机场
汕头外砂机场(IATA代码:SWA;ICAO代码:ZGOW)是位于中国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的军用机场,截至2006年12月29日的旅客运输量137.9万人次、完成航班起飞15,268架次。
汕头外砂机场 | |||||||||||
---|---|---|---|---|---|---|---|---|---|---|---|
概览 | |||||||||||
机场类型 | 军用(1956年至今) 民用(1974年-2011年) | ||||||||||
营运者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 | ||||||||||
服务城市 | 广东省汕头市 | ||||||||||
地理位置 | 中国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 | ||||||||||
启用日期 | 1956年 | ||||||||||
坐标 | 23°25′30″N 116°45′37″E / 23.42500°N 116.76028°E | ||||||||||
地图 | |||||||||||
跑道 | |||||||||||
|
历史
1955年,一江山岛战役结束后,中共中央军委为夺取福建、粤东地区的制空权,掌握与中华民国在台湾海峡进行军事斗争的主动权。中央军委决定加紧修建多项国防工程,即鹰厦铁路和福州、龙田、汕头等沿海一线机场。中华民国方面对这一系列国防工程建成后形成的军事威胁,曾试图以轰炸摧毁。中华民国空军司令王叔铭表示“要及早摧毁共军修建的空军基地”[1]:54。实际上,外砂机场在1956年建成。
1974年4月15日,中国民航总局在此设立中国民用航空汕头站。同日汕头-广州航线正式开通,汕头外砂机场开始民航运输业务。刚开航时,外砂机场只能起降安-24等小型客机,候机室是一座面积250平方米的简陋平房,仅汕头至广州1条航线,每周三班。
汕头经济特区成立后,汕头机场抓住地方经济腾飞的良机,于1986年12月31日完成跑道由1800米延长至2500米的扩建。新跑道宽60米,厚度按麦道-82型飞机全载起降设计,平行滑行道加宽至80米,站坪扩大至24000平方米,可同时停放4架大型客机。
1987年,汕头至曼谷、北京、上海航线相继开通。1992年,机场吞吐量首破100万人次大关,机场谋划迁建。1995年,汕头外砂机场发展达到顶峰,与境内外44个城市通航,旅客运输量196.22万人次,航班起降1.73万架次,曾一跃成为全国排名第13名的重点机场。
1996年至2003年,汕头机场旅客运输量逐年下滑,2003年仅69.2万人次。机场迁建纯民用陷入尴尬境地。
1997年,第九届世界潮团联谊年会在汕头召开,为迎接海内外嘉宾,汕头市出资1.8亿元改造机场,使候机楼面积达到2.3万平方米,停机坪面积增至7.2万平方米,停机位达到11个,还安装了4座现代化的登机桥。
2004年4月15日,民航机场实行属地化改革,汕头机场变成广东省机场集团公司的全资直属公司。
随着客流逐步恢复攀升,2007年9月26日,国家正式批复揭阳潮汕机场建设。2010年,汕头外砂机场对部分外籍飞机实行开放,2月2日,捷星亚洲航空公司开通新加坡至汕头直飞航线。机场年旅客吞吐量172.8万人次,起降航班16,615架次。
随着2011年11月15日建成并投入运营的揭阳潮汕国际机场启用,2011年12月14日22时21分,一架EMB145飞机执行的汕头—南京MU2712航班振翅冲上夜空,成为飞离外砂机场的最后一个航班。23时55分,外砂机场迎来南宁—汕头的CZ3864最后一个进港航班。至此,服务了38年的汕头外砂机场民航运输正式划上圆满的句号。之后全部转场至揭阳潮汕国际机场,该机场回归军用。
参见条目
相关条目
参考资料
- ^ 蔡朋岑. 《保卫闽粤海上运输线》. 舰载武器 (河南省郑州市: 郑州机电工程研究所). 2008, (2008年第3期): 54—59. ISSN 1671-3273 (简体中文).
外部链接
- 航空界的“神话” 汕头航空市场的发展与制约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冯宇 著,刊于《空运商务》第18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