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特·阿尔瓦雷茨

沃尔特·阿尔瓦雷茨(英语:Walter Alvarez,1940年10月3日)是一位美国地质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路易斯·阿尔瓦雷茨之子。任教于伯克利加州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系。因为与其父共同提出恐龙灭绝是因为小行星彗星撞击地球的理论而闻名。

Walter Alvarez
出生Walter Alvarez
(1940-10-03) 1940年10月3日84岁)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伯克利
母校卡尔顿学院
普林斯顿大学
知名于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K-T界线
配偶Milly Alvarez1963年结婚)
科学生涯
研究领域地质学
机构伯克利加州大学

生平

阿尔瓦雷茨生于美国加州伯克利。1962年于明尼苏达州卡尔顿学院获得地质学士,再于1967年获得普林斯顿大学地质学博士。

沃尔特的祖父沃尔特·克莱门特·阿尔瓦雷茨是一位著名医师;曾祖父沃尔特·费南德兹·阿尔瓦雷茨也是一位医师,在夏威夷行医期间发展出了诊断黄斑性麻风病的有效方式。他的姨婆梅布尔·阿尔瓦雷茨则是加州相当有名的油画家。

阿尔瓦雷茨曾在荷兰任职于美国海外石油公司;在利比亚任职期间遇上卡扎菲发动的政变。在培养了地质考古学的兴趣以后,他离开了石油公司,并有一段时间留在意大利研究古罗马时代的火山活动和对古罗马聚落的影响。

之后阿尔瓦雷茨进入哥伦比亚大学拉蒙特-多尔蒂地球观测所研究地中海地区的板块构造。他在意大利对古地磁学的研究使他开始研究意大利沿岸深海底石灰岩的地磁逆转;而且他和其他合作者可测定地磁逆转间隔超过一亿年。

撞击理论

沃尔特和其父亲路易斯·阿尔瓦雷茨最为人所知的就是和弗兰克·阿萨罗海伦·米歇尔等人发现在白垩纪-第三纪地层之间富含的黏土层(K-T界线)。因为铱在地球表面相当少见,却在小行星中相当大量,因此他的团队假设该地层是因为撞击事件而产生,而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撞击地球很可能是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的原因[1]

之后,在世界上许多地方也发现了铱异常;且更进一步发现了被认为是造成该灭绝事件的巨大撞击坑-希克苏鲁伯陨石坑。至今大部分科学家都认同发生在6500万年前造成地球上 75% 生物灭绝(包括非今鸟恐龙)的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是因为撞击事件造成[2]。在他的书《T. Rex and the Crater of Doom》中则详细描述了该灭绝事件的研究细节。

他的研究除了灭绝事件和撞击事件以外,还有地中海板块构造、古罗马地质和考古地质学、以及地磁地层关系的建立。

荣誉与奖项

阿尔瓦雷茨获得许多荣誉和奖项。1983年他被选为美国文理科学院院士[3]。2006年他获得内华达奖章。2008年获得维特勒森奖(该奖有地球科学界的诺贝尔奖之称)[4]美国地质学会彭罗斯奖章。2005年他获得意大利锡耶纳大学的地质学荣誉博士。2013年获得陨石学会巴林杰奖[5]小行星3581以其和其父路易斯·阿尔瓦雷茨的姓氏命名[6]

代表作

  • T. Rex and the Crater of Doom by Walter Alvarez ISBN 0-375-70210-5
    • 中译:《霸王龙的最后一眼》,何颖怡译,新新闻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1月15日。ISBN 9578306288
  • The Mountains of Saint Francis: The Geologic Events that Shaped Our Earth by Walter Alvarez (W. W. Norton, December 2008)


参考资料

  1. ^ People and Discoveries: Alvarez finds evidence of dinosaur-killing asteroid, 1980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PBS website, accessed April 17, 2011
  2. ^ Schulte, Peter; Alegret, Laia; Arenillas, Ignacio; Arz, Jose A.; Barton, Penny J.; Bown, Paul R.; Bralower, Timothy J.; Christeson, Gail L.; Claeys, Philippe; Cockell, Charles S.; Collins, Gareth S.; Deutsch, Alexander; Goldin, Tamara J.; Goto, Kazuhisa; Grajales-Nishimura, José M.; Grieve, Richard A. F.; Gulick, Sean P. S.; Johnson, Kirk R.; Kiessling, Wolfgang; Koeberl, Christian; Kring, David A.; MacLeod, Kenneth G.; Matsui, Takafumi; Melosh, Jay; Montanari, Alessandro; Morgan, Joanna V.; Neal,Clive R.; Nichols, Douglas J.; Norris, Richard D.; Pierazzo, Elisabetta ; Ravizza, Greg; Rebolledo-Vieyra, Mario; Uwe Reimold, Wolf; Robin, Eric ; Salge, Tobias; Speijer, Robert P.; Sweet, Arthur R.; Urrutia-Fucugauchi, Jaime; Vajda, Vivi; Whalen, Michael T.; Willumsen, Pi S. The Chicxulub Asteroid Impact and Mass Extinction at the Cretaceous- Paleogene Boundary. Science. 5 March 2010, 327 (5970): 1214–1218 [2010-03-08]. Bibcode:2010Sci...327.1214S. PMID 20203042. doi:10.1126/science.117726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3-13). 
  3. ^ Book of Members, 1780-2010: Chapter A (PDF). 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 [17 April 201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1-05-10). 
  4. ^ Geologist Who Linked Cosmic Strike to Dinosaurs' Extinction Takes Top Prize; The Vetlesen, on Level with Nobel, Goes to Walter Alvarez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Columbia University Earth Institute, October 16, 2008
  5. ^ The Meteoritical Society Awards, Previous Winners. [2013-03-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2-08). 
  6. ^ (3581) Alvarez. Dictionary of Minor Planet Names. Springer. 2003: 301. ISBN 978-3-540-29925-7. doi:10.1007/978-3-540-29925-7_3580.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