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敌后:雷神战争
《深入敌后:雷神战争》(英语:Enemy Territory: Quake Wars,香港和台湾译作“雷神之战”,台湾又译作“雷神之战:深入敌境”),是雷神之锤系列的竞技场式第一人称射击游戏,由Splash Damage开发了Windows的版本,后来又由Nerve Software开发Xbox 360版,Underground Development则开发PS3的版本[11],亦有Mac OS X和Linux的版本。《深入敌后:雷神战争》由Activision发行,其所使用的是《毁灭战士3》的引擎id Tech 4。《深入敌后:雷神战争》与《雷神之锤2》和《雷神之锤4》有相同的游戏背景。外星种族Strogg向地球发动侵略,全球各国组织起GDF抵抗外敌。
深入敌后:雷神战争 | |
---|---|
| |
类型 | 第一人称射击 |
平台 | |
开发商 | Splash Damage id Software Nerve Software(Xbox 360) Underground Development(PS3) |
发行商 | 美国动视 |
制作人 | 凯文·克劳德 |
程序 | 约翰·卡马克 |
音乐 | Bill Brown |
引擎 | id Tech 4(具MegaTexture技术) |
模式 | 单人、多人 |
发行日 | Microsoft WindowsLinux
|
游戏进行
《深入敌后:雷神战争》类似于《雷神之锤3》,以多人在线对战为主,没有常见的单人游戏、剧情模式。玩家在游戏中可以选择人类的联盟GDF(Global Defence Force,全球防御武力)或者外星人Strogg阵营。游戏由人类对抗外星人,而其游戏模式共分三种:Objective、Campaign、Stopwatch。Objective是单一张地图的战斗,Campaign则是连续的三张地图,还有Stopwatch,玩家在一张地图中轮流担任攻击或守备方。不管哪种模式,一场游戏一定由一边担任攻方,一边担任守方。
游戏有数个兵种,各个兵种在这些战斗中都有他们要完成的任务目标,好比破坏目标物、架设桥梁、防守目标物等。这些任务有的是主要性的,一旦完成就会让游戏进入下一阶段或结束,例如破坏特定目标物、入侵电脑系统等。有个任务则是次要性的,像是维修载具或修筑哨塔。玩家可以自由选择要进行哪一项任务。在战斗中,玩家可能会因为受到太多伤害而倒地,这时玩家是不能动弹的,但是医护兵或技术员可以救起己方倒地的人员,让他们直接回到战场上继续战斗。然而倒地的人要是再受到伤害(好比被枪支射击、炸弹炸伤)就会完全死去。被爆炸炸死的人会直接死亡,不会有让友方直接救起来的机会。死去或倒地的玩家可以选择在己方占领的地点重生,不过需要等待一段时间才能重生。重生点每隔一段时间就可以让死去或倒地的玩家重新投入战斗,重生点有时也能找到载具。如果玩家所属的阵营有多个重生点,那么玩家可以自由选择由何处重生。
游戏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是“占领”,一张地图会被划分为许多区块,GDF和Strogg各自占有一部分。炮塔等固定性的设施只能建设在己方领土上。若是一个区域被攻方占领了,那么攻方就可以由那个区域的重生点重生(现在他们离守方的基地更近,能够造成更大的威胁)。守方没办法夺回已经被占领的区域,只能想办法守住他们的领土。
此外,一旦玩家扮演某个兵种累积了足够的分数,那么他就可以使用一些额外的武器或者有更好的作战效率,好比可以使用榴弹发射器或能更快速的填充重武器弹药。此外,游戏设有经验值(XP)的系统,在一场游戏中,完成任务目标可以累积经验值,一旦玩家扮演某个兵种累积了足够的经验值,那么他就可以使用一些额外的武器或者有更好的作战效率,好比可以使用榴弹发射器或能更快速的填充重武器弹药。当一场游戏结束时这些累积的经验值不会留存,也就是说每场游戏开始时双方都由零开始,但是表现良好的玩家可以很快的提升角色的能力。
兵种
每场游戏开始时,玩家都必须选择担任某个兵种的士兵来进行游戏,游戏期间可以在重生时自由切换兵种和携带的武器。不同的兵种有不同的特色和所长之处,因此团队合作对于获胜相当重要。此外,有些任务一定要特定的兵种才能完成,例如建造或维修一定要工程兵/建造者才能完成。虽然两个阵营的兵种有不一样的名称、装备和素质,但是他们的角色大致上是相同的。以下先列出的是GDF的兵种名,后列出的是Strogg的兵种名。
- 士兵/进攻者(Soldier/Aggressor):有最好的战斗能力,他们能使用各种武器,包含步枪、机关枪和导弹发射器等,因此他们可以对付几乎每一种目标。他们也能放置炸药,破坏目标物。
- 医护兵/技术员(Medic/Technician):他们可以治疗受伤的队友,也能救起重伤倒地而无法动弹的人。
- 工程兵/建造者(Engineer/Constructor):负责呼叫防御性的炮塔到战场上,同时能够修复一切损坏的载具或炮塔。他们也携带轨雷,可以放置在隐密的地方,在敌方通过时自动引爆。有些任务需要他们负责维修机具、建筑。
- 战场支持兵/压制者(Field Ops/Oppressor):可以呼叫炮击用的炮车/炮台到战场上,也能直接呼叫空军/宇宙舰队对地轰炸。
- 隐匿兵/渗透者(Covert Ops/Infiltrator):他们携带最精确的枪支,可以“偷取”敌人死尸的样貌并完全伪装成敌人。入侵敌方电脑系统、暂时瘫痪炮塔也是他们的能力之一。由他们布署的雷达可以在地图上标示出敌军的位置。
载具
游戏里包含了相当多类型的载具,每个都有不同的功能、角色。双方只能驾驶己方阵营的载具,不能偷取对方的载具使用。此外,玩家要是把载具弃置在战场上一段时间以后,载具就会自动毁坏,再在重生点出现(载具的总数量是固定的)。
- GDF
- 哈士奇四轮车(Husky Quad):高速的单人小型四轮车,完全不提供驾驶任何防护力也没有架设武器,但是让GDF士兵可以快速抵达战场。
- 犰狳卡车(Armadillo Truck):类似吉普车的车辆,有轻装甲和很高的机动性。车尾设有一机枪,需要一名额外枪手操作。可以运载数名乘客。
- 特洛伊装甲运兵车(Trojan APC):火力、装甲和机动性都很优良的运兵车,配有一挺机枪和导弹发射器作为武器。也有运兵的能力。
- 泰坦坦克(Titan Tank):重型的主力坦克,有很厚重的装甲和高强的火力。其主炮可以轻易解决敌方车辆,而车顶机枪可以对付步兵。
- 阿南西攻击直升机(Anansi Attack 'Copter):GDF的空中武力,配置各式的导弹及机枪,能够轻易消灭敌人的装甲部队并高速的脱离战场。
- 熊蜂突击直升机(Bumblebee Assault 'Copter):重型的运兵直升机。有很大的运载量,可让一群士兵快速投入前线战斗。它装备的一挺机枪以及两门机炮能在降落时清空降落区的敌人。
- 鸭嘴兽突击艇(Platypus Assault Boat):高速的水上小艇,配有一门机枪。
- 机动指挥站(Mobile Command Post,简称MCP):MCP是一台大型的装甲车,装甲厚重、火力强大而移动缓慢。它不是一般的载具,只有在特定任务中才会出现。在那些任务中,GDF玩家需要把MCP开到指定地点(MCP进驻以后能够直接占领该区域),并让MCP对目标发射大型导弹。
- Strogg
- 伊卡鲁斯重力背包(Icarus GravPack):这是一个类似喷射背包的机器,Strogg可以把它穿起来,它的反重力引擎能够让Strogg士兵快速的飞抵战场,它也配置了炸弹可以发射。
- 野猪侦察载具(Hog Scout Vehicle):高速、装甲薄弱的车辆,当它高速前进的时候前方会升起能量护盾,破坏撞击到的事物。车顶亦设有一挺机枪(Hyperblaster)。
- 亵渎者悬浮坦克(Desecrator Hover Tank):Strogg的反重力悬浮坦克,有厚重的装甲和强大的火力,武器包含一门等离子主炮和车顶机枪。
- 独眼巨人重型机甲(Cyclops Heavy Walker):双足的大型机器人,配置了两门火力强大的等离子大炮以及一门机炮。它的装甲十分厚重,不过移动相当缓慢。
- 折磨者攻击战机(Tormentor Attack Craft):型似昆虫的战机,可以进行对地和对空作战。反重力引擎提供了它很好的机动性,让它能够自由穿梭战场并消灭敌方部队。
开发
《深入敌后:雷神战争》开发的消息最初宣布是在2005年5月16日。[12]公众beta在2007年6月20日开放给FilePlanet的付费订阅者,23日开放给非付费成员。在2007年的QuakeCon限定的一段时间里也发送过beta密钥。公众beta在同年9月25日结束。第二版beta则在8月3日开始,其中包含取代了下水道(Sewer),名为峡谷(Valley)的新地图,和几个提升性能并增补新特色的游戏编码调整。这个地图在一个beta之前的教学视频里就出现过了,也是2006年QuakeCon可玩的地图之一。峡谷地图的设计参考了一个真实的地点:尤塞米提谷。[13]
在2007年9月10日的时候发行了适用于Windows的试玩版,10月16日时则有Linux试玩版,试玩版中也有峡谷地图。完整的Linux试玩版和Mas OS X版在10月19日释出。在2008年1月发行了2.0版的试玩版,这里包含了“教学模式”等在1.4版新增的特色。原本的1.0版试玩版不再开放下载。最后零售版,在Windows上是2007年9月28日,Linux上是10月19日发行的(由id Software的雇员堤摩西·贝西特(Timothee Besset)开发)。
MegaTexture
《深入敌后:雷神战争》使用了改良自id Tech 4的游戏引擎,其中增加了名为MegaTexture的技术,这是由id Software的约翰·卡马克开发的新式材质贴图技术。[14]这种新技术让地图可以具备完全的独特性,没有任何重复的地形片(terrain tile)。战场可以延升到地平线而不需要任何雾化处理,超过一平方英里的地形有英寸等级的细节。同时也让地形可以表现出诸如子弹击中、轮痕、音效等地形式的细节。每个MegaTexture都从一张32768×32768像素的图像而来,原始大小约是每张3GB(每个像素包含3字节的信息,每个字节储存一色彩频道的资料)。
评价
评价 | ||||||||||||||||||||||||
---|---|---|---|---|---|---|---|---|---|---|---|---|---|---|---|---|---|---|---|---|---|---|---|---|
|
至2008年2月9日,Game Rankings基于55项评分得出PC版的平均分数是84%,[15]Metacritic也从52项评分中统计了84/100的得分。[16]GameSpot的凯文‧凡欧德(Kevin VanOrd)给游戏8.5/10的评分。[19]
其他的评论大致上都相当正面,游戏都评分落在8~9(满分10)之间。[22]
根据娱乐与休闲软件出版商联盟(Entertainment and Leisure Software Publishers Association)的统计,在2007年9月29日该周《深入敌后:雷神战争》在英国是卖的最好的PC游戏。[23]
Xbox 360和PlayStation 3版的评价则没那么正面,IGN给了360版6.1分,PS3版5.3分,说明道游戏问题和比PC版更差的图像表现是低分的原因。
典藏版
《深入敌后:雷神战争》有仅在Windows上发行的典藏版(Collector's Edition),2007年10月2日在北美发行,2007年9月9日在澳洲和欧洲发行(在欧洲发行的典藏版称为进阶版(Premium Edition))。典藏版包含游戏本体、十张集换卡片(总共有十二张,但是前两张只有预购才有办法获得)和一张额外光盘,其中有概念美术、HD视频、访谈、美术作品、可下载的小图标、铃声和配乐曲目。[24]
参考文献
- ^ badman. ETQW to Hit Australia on September 28. Enemy Territory: QUAKE Wars Official Community Site. 2007-08-07 [2008-06-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0-23).
- ^ 2.0 2.1 badman. Enemy Territory: Quake Wars Release Date Announced. Enemy Territory: QUAKE Wars Official Community Site. 2007-08-04 [2008-06-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5-18).
- ^ id Press Conference & Carmack Highlights. quakeunity.com.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8-23).
- ^ http://www.gamefaqs.com/computer/mainframe/data/958789.html
- ^ Enemy Territory: QUAKE Wars for the Mac Now Shipping. Enemy Territory: QUAKE Wars Official Community Site.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1-27).
- ^ IGN: Enemy Territory: Quake Wars. [2011-1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4-15).
- ^ 存档副本. [2011-1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4-10).
- ^ 存档副本. [2011-1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3-26).
- ^ 存档副本. [2011-1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4-29).
- ^ ETQW coming to consoles May 27. 2008-04-22 [2008-04-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3-19).
- ^ id Software confirms Enemy Territory: Quake Wars for next generation consoles. activision.com. [2011-1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2-24).
- ^ Eduardo Vasconcellos. id Software Causes a Quake. GameSpot. 2005-05-16 [2007-10-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29).
- ^ Valley Map Guide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09-01-23. 2007-09-06
- ^ Enemy Territory: Quake Wars Q&A. Shacknews. 2006-04-28 [2009-08-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9-05).
- ^ 15.0 15.1 Enemy Territory: Quake Wars Reviews. Game Rankings. [2008-0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2-13).
- ^ 16.0 16.1 Enemy Territory: Quake Wars (PC: 2007): Reviews. Metacritic. [2008-0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6-12).
- ^ Enemy Territory: Quake Wars Review from GamePro. GamePro. [2008-0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1-23).
- ^ Enemy Territory: Quake Wars Review from GamePro. GamePro. [2008-0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9-14).
- ^ 19.0 19.1 Kevin VanOrd. Enemy Territory: Quake Wars for PC Review. GameSpot. 2007-09-28 [2007-10-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0-11).
- ^ Enemy Territory: Quake Wars Review - PC Review at IGN. IGN. [2008-0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8-22).
- ^ Enemy Territory: Quake Wars Review. Eurogamer. [2008-0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2).
- ^ First Wave of ETQW Reviews and Awards.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0-11).
- ^ Retrieved 2007-10-07. [2022-0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2).
- ^ Enemy Territory: Quake Wars Collectors Edition (with bonus) for PC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09-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