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公错-怒江断层带
班公错-怒江断层带,或称班公错-东巧-怒江断层带,是青藏高原上的一条大型断层带。它在中国境内西起班公错,向东经改则、东巧(属安多,今名强玛),到丁青后转向东南,沿怒江进入缅甸境内,在中国境内长约2,500千米。
班公错-怒江断层带是在四川期的白垩纪末期到古近纪早期形成的。在这一时期,冈底斯地块向北不断移动,与其北部已经拼合到欧亚板块之上的羌塘地块逐渐发生碰撞,于是形成了班公错-怒江碰撞带。冈底斯地块完全拼合到羌塘地块之上后,这条碰撞带便转变为逆掩断层带。
班公错-怒江断层带在地貌上表现为一条东西横贯羌塘高原的低地,班公错和安多-狮泉河公路均位于这条低地内。这条断层带的东南部分则形成怒江河谷。
参考文献
- 万天丰. 《中国大地构造学纲要》. 地质出版社. 2004年6月: 162–164. ISBN 7-116-03991-0.
- 中国地质构造的基本格局 访问于2008-03-27
这是一篇地质小作品。您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