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去抑制效应

网络去抑制效应(英语:Online Disinhibition Effect)是人们在网络上交流时特有的现象。不同于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面对面的交流,人们在网络中感觉解放,变得更加肆无忌惮,并且更倾向于无视各种社会约束或社交禁忌。

造成这种现象的因素有:网络的匿名性(更精确的说法是“表面上看起来让人觉得保有隐私”)、躲在屏幕后带来的隐形感、抽离感。这些特性让人们在网络交流中产生一种自我中心的内心投射(一种用来弥补现实中自己的不足的心里防卫机制)、一个想像出来的自我形象(这个形象与现实中的自我不相符)以及让人们变得忽略权威。

概述

少了现实生活中的限制与压抑,有些网络用户会展现出以下特质:与人更加亲昵、容易敞开心胸、情感上的压抑变少、以达到情绪释放的目的。心理学家约翰・苏勒英语John_Suler(John Suler)称这种特定的现象为“良性去抑制(benign disinhibition)”[1]

缺少现实生活中的限制与压抑也会导致不良行为,网络用户可以随意的做他们想做的事、说他们想说的话,不用担心会遭到报应。在大部分的情况下,网络平台能够给与一位用户最坏的惩罚只是阻挡该用户的账号,然而这么做没什么效果。该位用户仍然可以创建一个新账号继续他的行为。换句话说,他基本上不需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约翰・苏勒(John suler)称之为“不良去抑制(toxic disinhibition)”。[1]

民用波段无线电台在1970年代期间,英美发生了类似的不良行为。[2][3]

人们网络上的行为与现实中的行为相比,有时像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人。于此,约翰・苏勒(John suler)指出六种主要原因:

  • 你不知道我是谁(You don't know me):这个概念是从匿名性派生出来的,当一个匿名用户得知自己的真实身份不会被知晓,这带给用户一种安全感。在网络世界中,用户无法被别人察觉或识别出自己现实生活中是谁。这种安全感让用户感到非常放松。可能因此感觉自由,说出平时会让自己感到尴尬的话,或者做出被他人视为反社会或有害的行为。
  • 你看不到我(You can't see me):网络为用户提供了一个一个保护伞,当一个用户使用笔名在网络上和他人交互时,别人并不知晓键盘背后的人真实的样貌。这使得用户真实的自己在网络上被误解且重新塑造了。男性可以在网络上假扮成女性,反之亦然。且网络阻止人们观察肢体语言,例如微妙的表情变化、声调的改变、眼神的改变等,即使用户的真实身份被揭露并且解除匿名制,这种无法察觉对方肢体语言的特性依然存在,通常人们不能真实地看见正在和自己交流的人,因此人们在判断对方时往往无法在意对方的外表或声音。
  • 待会见(See you later):网络抽离的本质也可能会引响一个人的行为。在网络世界中的聊天并不是实时(real time)的,一条回复可能在消息发出后立刻出现,也可能是几个月之后出现,这使得某些用户能轻易的“丢出回应就走人”。 用户可以发布在现实中的私人场合才会发表的言论,像是情绪化的抱怨某些事情,或者是倒垃圾,但他们倒完垃圾就走人,只需要简单的退出这个用来抱怨的账号就好,因此,这些用户借由这种“有话大声说(voicing)”获得了情绪的释放,即使他们的观众就像是隐形人一样,这时其言论容易走向极端。然而,网络的特性同时也使得用户能够再三查看自己的言辞后才发言,基于此点,人们可能显得比现实交互中还要更加的有辩才且更有礼貌。
  • 这是我脑中的世界(It's all in my head):因缺乏各种现实交互的要素,人们在虚拟交互中根据接收到的消息擅自替对方描绘了一个形象,阅读别人的消息时想像着对方的性格、相貌、声音等,并且有时会替对方安排一个现实中的角色来对应这些形象(这个角色可能是用户本身会喜欢的人也可能是会讨厌的人)。有时更可能将自己的欲望、内在需求投射在对方身上,但对方根本不是这样的人。 更进一步,在这种能够随意想像的情况下,用户之间玩着角色扮演的游戏。
  • 这只是场游戏(It's just a game):用户将自我中心的内心投射与想像结合之后,空想的愉悦感便产生了:用来摆脱世俗限制、满足特定需求、并且不用担心后果。在约翰・苏勒(John suler)与律师艾蜜莉・芬鵸(Emily Finch,艾蜜莉是一位专攻于网络身份盗窃的刑事律师)的讨论中,艾蜜莉认为用户很可能视网络空间为一个游戏场所,而这个场所是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规范不适用的。也因此,用户能够将自己的网络角色与现实角色清楚得区分,迅速的转换于各种角色之间。 
  • 你的规则在这不管用(Your rules don't apply here): 在匿名网络上一个人的现实社经地位不会被察觉,人们完全不知道对方是谁,对方可能是美国总统或名星,也可能是一般小市民。现实中的社经地位在匿名网络上没有太大的影响力,作为替代的是,诸如沟通技巧、创意、持续耕耘、使用媒体工具的能力决定了一个用户在网络领域中的地位。同时,人们可能不愿意在一个权威人物面前表现出真实的自己,或许是出于恐惧对方的报复或害怕对方否定自己使自己难堪,这让他们不敢有话直说。但在匿名的网络上,现实中的社经地位与权威性往往被忽视,这使得现实生活中的优劣被淡化,让人感觉平等,而人们更容易有话直说。

可能造成的后果

其中一个最严重的后果可能是近年来兴起的网络欺凌。网站overcomebullying.org  指出随着现代媒体的蓬勃发展,霸凌的力量与其社会操作(social manipulation)的能力迅速的增长壮大。通信工具如电子邮件、聊天软件,或者是社交平台如Facebook、MySpace、推特、博客、网络论坛等中出现的消息在一瞬间就能够让成千上万的阅听众观看并且加以分享传播。[4]此网站认为也许是网络媒体本身的特性造成了这样的现象,让用户变得冷血及漠不关心。 霸凌者并不会看到被霸凌对象的真实反应。[4]网络欺凌可能包含各种冒犯行为,如:言语霸凌、公开对方的色情影像(如裸照)、创办假账号冒充别人。

网络去抑制效应也可能出现在各种网络评论中,像是YouTube及博客中的留言评论。 博客Stop Anonymous Online Comments 认为匿名性(时常)造成了用户留下“各种浮夸与充满歧视的言论,同时参杂着许多似是而非的谎言、暴力威胁、或者种族主义。”[5]以及“大部分的读者留言不是使用真实姓名”[5]博客作者认为“这强迫整个环境去容忍这样的行为,甚至是鼓励这样的行为。这样的文章与留言像是撕裂布料一般,将社会中彼此建立的信任与协调拆解成一片片碎布”。[5] 人们不经深思熟虑地说出这种情绪化、以偏概全的结论,是很不负责任的行为。 不过在正常状况下,若没有提供全然的隐私与匿名性,大部分的用户是不会留下这样的言论或做出这种行为的。[5]

诺曼・哈蓝(Norman H. Holland)认为用户在网络上沟通时会“退化”。用户之间物理上的距离与缺乏对肢体语言的观察,造成了彼此无法得到对方正确的反馈与做出适当的反应。[6]

网络上的不良行为同时可能影响到一个人是否能继续保有他的工作与他未来的就业机会。16岁的金伯利・史旺(Kimberley Swann)因为在Facebook上抱怨自己从事的职业而被解雇。[7]另一件臭名远扬的故事是关于一位女士,希瑟・阿姆斯壮(Heather Armstrong)在网络上公开嘲讽批评她的众多同事之后被终止了雇约。[8]这是都是某些特定网络用户们相信他们已从社会约束中释放的后果。约翰・苏勒(John Suler)在网络去抑制现象的六种成因(Six Causes of Online Disinhibition)中提到“比起面对面的交流,在网络上我们感觉更加自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因此时常做了一些我们不该做的事”。[8]

另一个可能的结果是人们会开始学习与网络上的交互保持一定距离,因此他们不会被那些在面对面的交流中无法接受的无礼行为伤害,因为这种在网络上的无礼行为普遍是无法被处罚的。

流行文化

 

在网络漫画“Penny Arcade英语Penny Arcade”中,角色约翰・加布里耶尔(John Gabriel)指出,当给予一个总体上正常的普通人“匿名性”以及“被迫收看的观众”时,他将会变成一位彻头彻尾的“混蛋”,在网络上展现出各种反社会以及精神病态者般的行为。 他称此现象为“网络混蛋理论( Greater Internet Fuckwad Theory)”。 [9]

相关条目

参考文献

  1. ^ 1.0 1.1 Suler, John. The Online Disinhibition Effect. 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 2004, 7 (3): 321–326 [10 March 2013]. doi:10.1089/109493104129129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22). 
  2. ^ Tynan, Kenneth. Fifteen Years of the Salto Mortale. The New Yorker. 1978-02-20 [2011-03-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30). 
  3. ^ Christian Rudder. Dataclysm: Love, Sex, Race, and Identity--What Our Online Lives Tell Us about Our Offline Selves. Crown/Archetype. 9 September 2014: 304pages [2014]. ISBN 978-0-385-34738-9. Tynan, Kenneth CB Radio 1978
  4. ^ 4.0 4.1 Cyber Bullying. Overcomebullying.org. 2015-01-21 [2015-03-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6). 
  5. ^ 5.0 5.1 5.2 5.3 About This Site. Stop Anonymous Online Comments. [2011-08-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06). [来源可靠?]
  6. ^ Psychology of Cyberspace - The Internet Regression. Usr.rider.edu. [2015-03-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9). 
  7. ^ UK | England | Essex | Facebook remark teenager is fired. BBC News. 2009-02-27 [2015-03-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7). 
  8. ^ 8.0 8.1 The Online Disinhibition Effect. Spring.org.uk. 2015-03-05 [2015-03-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6). 
  9. ^ Holkins, Jerry; Krahulik, Mike. Green Blackboards (And Other Anomalies). Penny-arcade.com. 2004-03-19 [2015-03-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2). 

进一步阅读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