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操

唐代佛教唐密比丘,七祖惠果之徒,曾著作及譯經

义操,又称青龙寺义操[1]唐朝唐密比丘,生卒年及籍贯不详,师承唐密七祖惠果阿阇梨并从其处获得胎藏金刚两法脉传承[2][3],住于长安青龙寺东塔院,历经唐顺宗(805年)、唐宪宗(805-820年)、唐穆宗(820-824年)三朝,被尊为国师[4]

义操曾以梵文写下《千臂军荼利梵字真言》,[5]也曾于元和年间编纂《胎藏金刚教法名号》二卷、长庆元年(821年)翻译《西方陀罗尼藏中金刚族阿蜜哩多军荼利法》一卷。[4]

义操与日本东密始祖空海为同门师兄弟,也是挚友关系。空海返日之前曾做〈留别青龙寺义操阿阇梨〉诗,诗云:“同法同门喜遇深,随空白雾忽归岑。一生一别难再见,非梦思中数数寻。”[6]

弟子

惠果门下在中国的传承以义操一脉最盛。[7]当时接受义操灌顶的人非常多,其中接受金刚、胎藏两部传承有青龙寺同学僧义真、景公寺深达、净住寺海云、崇福寺大遇、醴泉寺文苑等人,仅接受金刚界传承者有青龙寺同学僧、法润、义舟、义圆、青龙寺常坚、醴泉寺从贺、会昌寺新罗国均谅、玄法寺智深、玄法寺法全、玄法寺文秘等人,[2][4]其中法全也传授两部大法给入唐的日僧圆仁圆珍[1][6][8]圆仁亦曾面见义操、义真、法润等人。[9]

参考文献

  1. ^ 1.0 1.1 中华佛教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编辑;蓝吉富主编. 法全. 《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台南县永康市: 中华佛教百科文献基金会). 1994. ISBN 9579982104 (中文(台湾)). 
  2. ^ 2.0 2.1 海云. 兩部大法相承師資付法記. 《大正新脩大藏经》 第 51 册. 834: 页783–787 (中文(台湾)). 
  3. ^ 造玄. 胎金兩界血脉. 《卍新续藏》 第 59 册. 865 (中文(台湾)). 
  4. ^ 4.0 4.1 4.2 中华佛教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编辑;蓝吉富主编. 義操. 《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台南县永康市: 中华佛教百科文献基金会). 1994. ISBN 9579982104 (中文(台湾)). 
  5. ^ 义操. 千臂軍荼利梵字真言. 《大正新脩大藏经》 第 21 册. : 页72 (中文(台湾)). 
  6. ^ 6.0 6.1 梁容若. 日僧空海入唐求法記. 《心法》. 1956-07-20, (第二期) [2020-1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12) (中文(台湾)). 
  7. ^ 中华佛教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编辑;蓝吉富主编. 密宗. 《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台南县永康市: 中华佛教百科文献基金会). 1994. ISBN 9579982104 (中文(台湾)). 
  8. ^ 海云. 金胎兩界師資相承. 《卍新续藏》 第 59 册. 834 (中文(台湾)). 
  9. ^ 中华佛教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编辑;蓝吉富主编. 「圓仁」條目後附村上專精著、楊曾文譯《日本佛教史綱》摘錄. 《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台南县永康市: 中华佛教百科文献基金会). 1994. ISBN 9579982104 (中文(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