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 (1996年电视剧)
香港電視連續劇
本条目可能过度或滥用色彩,这将造成色盲使用者难以理解内容。 (2024年7月12日) |
《聊斋》 (英文:Dark Tales),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古装灵异奇幻电视剧,由港台两地演员合演,于1996年3月18日至5月3日晚上7:05首播以国粤双语播放,分六个单元,共35集,监制刘仕裕、周令刚,为无线电视首套于所有集数首播时配上中文字幕的剧集,总制作费超过5000万港元,是当时有史以来最大投资的港剧,本剧曾于1998年8月7日在明珠台作首次重播,逢星期五晚上8:30播放一集,并以粤英双语播放,及后于2003年、2008年、2009年、2012年、2024年重播部分单元。[1]
聊斋 Dark Tales | |
---|---|
类型 | 古装灵异奇幻 |
原作 | 蒲松龄聊斋志异 |
编剧 | 丁善玺 |
编导 | 刘国辉、黄建勋、叶成康、陈湘娟 |
助理编导 | 廖瑞浩、孔亮人、黄国辉、刘嘉和、 何伟业、陈焕诚 |
主演 | 翁家明、杨丽菁、罗嘉良、俞小凡、 钱小豪、李美凤、曹 众、张兆辉、 陈珮珊、简佩筠、艾 威 |
语言 | 粤语 |
集数 | 35 |
主题曲 | 隔世情 |
作曲 | 胡伟立 |
作词 | 张美贤 |
演唱 | 彭 羚 |
制作 | |
拍摄/制作年份 | 1995年 |
制作统筹 | 杨大宝、陆保全 |
监制 | 刘仕裕、周令刚 |
无线电视翡翠台首播 | |
播出日期 | 1996年3月18日-5月3日 |
播出时间 | 逢星期一至五 19:05-20:00 |
相关节目 | |
续作 | 聊斋(贰) |
此剧播出后全剧共得到29点收视率,在1996年全年十大港剧中排名第8位。
原著
剧集改编自清人蒲松龄的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六个单元及其播映顺序为:
单元故事 | 短篇小说改编 | 集数次序(集数) | 首播日期 | 翡翠台重播年份 |
流光情劫 | “鲁公女”《聊斋志异‧卷三》 | 第1-5集(共五集) | 1996年3月18日至3月22日 | 2012年 |
侠女田郎 | “侠 女”《聊斋志异‧卷二》 “田七郎”《聊斋志异‧卷四》 |
第6-10集(共五集) | 1996年3月25日至3月29日 | 2012年 |
古剑幽灵 | “金生色”《聊斋志异‧卷五》 | 第11-15集(共五集) | 1996年4月1日至4月5日 | 2003年 |
狐仙报恩 | “小 翠”《聊斋志异‧卷七》 | 第16-20集(共五集) | 1996年4月8日至4月12日 | 2008年 |
翁婿斗法 | “长 亭”《聊斋志异‧卷十》 | 第21-25集(共五集) | 1996年4月15日至4月19日 | 2009年 |
秋月还阳 | “伍秋月”《聊斋志异‧卷五》 | 第26-35集(共十集) | 1996年4月22日至5月3日 | 2009年,2024年 |
演员表
单元一:流光情劫(第1-5集)
演员 (配音员) |
角色 |
翁家明 (招世亮) |
张于旦 |
杨丽菁 (卢素娟) |
鲁金采/卢含珠 |
曹 众 (陆惠玲) |
游凤纹 |
陈嘉辉 | 鹿王三太子 |
陈珮珊 | 小 翠 |
薛 汉 (陈曙光) |
慧通大师 |
陈鸿烈 (林国雄) |
沈 叔 |
孙季卿 | 天陀子 |
陈中坚 | 鹿 王 |
孙大龙 | 张于旦(十八岁) |
郭德信 | 户 部 |
廖丽丽 | 户部夫人 |
曹 济 | 卢 安 |
王德芬 (沈小兰) |
红 儿 |
石 云 | 县 令 |
黄文豪 | 少将军 |
叶镇华 | 阿 明 |
叶 勇 | 阿 政 |
与原著故事(鲁公女)的不同
- 原著中,张于旦是一个书生,并不是大夫。
- 原著中,鲁金采并不是因堕马而死,而是病死,而鲁金采的父亲并没有“喝鹿血”的习惯。
- 原著中,鲁金采是死后才认识张于旦。
- 原著中,鲁金采投胎前跟张于旦相约十五年后再见,并非剧中的十八年。
- 原著中并没有凤娘及鹿王三太子等人物。
单元二:侠女田郎(第6-10集)
演员 (配音员) |
角色 |
张兆辉 | 武承休 |
钱小豪 | 田七郎 |
杨丽菁 (卢素娟) |
刘木莲 |
曹 众 | 素 月(武大爷夫人妹) |
林其欣 | 武华氏(武承休夫人) |
冯晓文 | 程 菊(素月婢女) |
艾 威 | 李 应 |
李国麟 | 林 二(账房总管) |
黄小龙 | 小 五 |
梁玉瑾 | 苏 苏(田七郎妻) |
陈莎莉 | 田 母 |
陈鸿烈 | 严道生(御史大人) |
郭政鸿 | 严 候(御史之子,少将军) |
许文全 | 严 用 |
陈荣峻 | 魏 明(捕头) |
王伟梁 | 皇 帝 |
何璧坚 | 王掌柜 |
孙大龙 | 蒋 九 |
邵卓尧 | 巴 利 |
叶 勇 | 巴 鲁 |
铁孟秋 | 于公公 |
何璧坚 | 店 主 |
与原著故事(田七郎)的不同
- 原著中并没有素月、严候等人物,另刘木莲角色改编自《聊斋志异‧卷二之侠女》,所以‘侠女田郎’实则是两个原著故事合编。
- 剧中的林二在原著中被称为林儿,因为企图私通武承休的儿媳未遂,被逼投靠御史,并诬蔑武承休私通儿媳,最后被田七郎所杀。
单元三:古剑幽灵(第11-15集)
演员 (配音员) |
角色 |
翁家明 (招世亮) |
金生色(铁面刑名) |
江淑娜 | 小 雯 (哑女) |
李美凤 | 木月琴 |
郭政鸿 | 木麻彪 |
冯素波 | 木夫人 |
谭一清 | 木英豪 |
江明辉 | 木 兴 |
叶 勇 | 木 隆 |
李国麟 | 董 贵 |
程 篆 | 董 五 |
薛 汉 | 董必成 |
关 毅 | 金姥姥 |
艾 威 | 金生光 |
李丽丽 | 鸨 母 |
陈珮珊 | 桃 红 |
可 心 | 妓女甲 |
陈向茔 | 妓女乙 |
陈荣峻 | 王 雄 |
黄泽锋 | 刘仕虎 |
铁孟秋 | 俞继荣 |
叶镇华 | 恶 仆 |
黄小龙 | 徐 明 |
罗雪玲 | 虞美珠 |
孙大龙 | 渔 夫 |
许文全 | 魏四全(大耳聋) |
徐广林 | 巡抚大人 |
华忠男 | 知州大人 |
邵卓尧 | 赵得柱 |
陈勉良 | 师 爷 |
与原著故事(金生色)的不同
单元四:狐仙报恩(第16-20集)
演员 (配音员) |
角色 |
罗嘉良 | 王元丰 |
俞小凡 (沈小兰) |
小 翠/锺月眉 |
黄文豪 (陈欣) |
王国英 |
陈鸿烈 (林国雄) |
王太常(王元丰父) |
陈莎莉 | 王夫人(王元丰母) |
邹 静 (林元春) |
王玉芝(王元丰妹) |
李丽丽 | 虞 氏 |
铁孟秋 | 王给諌 |
关 毅 | 刘媒婆 |
江明辉 | 喜 儿 |
李龙基 | 毛松年(毛相国) |
关 菁 (张炳强) |
玉虚道长 |
罗雪玲 | 胖 儿 |
许文全 | 王 非 |
冯素波 | 王曹氏 |
林其欣 | 五姨太 |
陈荣峻 | 祁 和 |
叶镇华 | 大 猛 |
程 箓 | 二 横 |
薛 汉 | 锺太史 |
陈宝灵 | 新 娘 |
邓煜荣 | 新娘父亲 |
陈凤冰 | 新娘母亲 |
陈勉良 | 刘 彪 |
邵卓尧 | 左将军 |
华忠男 | 右将军 |
梁明华 | 大 臣 |
凌 汉 | 大 臣 |
朱祖权 | 陈 龙 |
张荣祥 | 魏 虎 |
郑柏麟 | 袁 忠 |
陈嘉辉 | 皇 帝 |
何美好 | 皇 后 |
温双燕 | 太 后 |
蔡剑雪 | 嫔 妃 |
郭 金 | 嫔 妃 |
郭卓桦 | 兵 头 |
与原著故事(小翠)的不同
- 原著中并没有毛松年、王玉芝、玉虚道长及王国英等人物。
- 原著中并没有抢夺新娘及拯救皇上等环节。
单元五:翁婿斗法(第21-25集)
演员 (配音员) |
角色 |
黄文豪 (陈欣) |
石大璞/五师兄 |
俞小凡 (沈小兰) |
长 亭 |
李龙基 | 王道士 |
叶镇华 | 大师兄 |
叶 勇 | 二师兄 |
孙大龙 | 三师兄 |
黄泽锋 | 四师兄 |
程 篆 | 六师兄 |
王俊琴 | 高桂枝 |
凌礼文 | 高员外 |
刘桂芳 | 高夫人 |
华忠男 | 高管家 |
陈鸿烈 (林国雄) |
翁老儿 |
冯晓文 (陆惠玲) |
红 亭 |
陈珮珊 | 小 燕 |
艾 威 | 花花太岁 |
李丽丽 | 翁姥姥 |
薛 汉 | 石老爹 |
关 毅 | 石老娘 |
黄小龙 | 石大珪 |
樊奕敏 | 石小英 |
戴耀明 | 亚 德 |
温文英 | 亚 根 |
郭 金 | 狐 婢 |
与原著故事(长亭)的不同
- 原著中,翁长亭及翁红亭是同母所生,不是半人半狐。
- 原著没有小燕、石大珪两人物。
- 红亭在原著是嫁给山西境内姓赵乡绅家的儿子,而非狐王大帝。
单元六:秋月还阳(第26-35集)
演员 (配音员) |
角色 |
罗嘉良 | 王 鼎 |
俞小凡 (沈小兰) |
伍秋月 |
谭一清 | 船 家 |
铁孟秋 (卢国权) |
老葫芦 |
薛 汉 (陈曙光) |
悟 明 |
李国麟 | 县令/彭判司 |
陈勉良 | 师 爷 |
邵卓尧 | 一支梅 |
叶镇华 | 长臂熊 |
徐广林 | 大铁牛 |
许文全 (黄子敬) |
王 安 |
艾 威 | 八爪鱼 |
陈鸿烈 (林国雄) |
王 鼐 |
林其欣 | 柳 氏 |
黄小龙 | 小柱子 |
邹 静 | 春 花 |
樊亦敏 | 袁圆圆 |
陈荣峻 | 屠老二 |
陈建军 (陈永信) |
蒜头大 |
刘 丹 | 伍 员 |
郭政鸿 | 大头鬼 |
黄泽锋 | 三眼鬼 |
李丽丽 | 十面尼 |
戴少民 | 王 成 |
李卫民 | 年青伍员 |
郭 金 | 钱素娥 |
冯晓文 | 冬 梅 |
郑家生 | 阎罗王 |
何浩源 | 赵鬼捕 |
华忠男 | 胖 子 |
冯素波 | 妇 人 |
与原著故事(伍秋月)的不同
- 原著中并没有袁圆圆、十面尼、八爪鱼、屠彪、老葫芦及彭县令等人物。
- 原著中并没有讲述《易经》的环节。
- 王鼎之兄王鼐乃是江北名士,并不是像剧中所说,既是江北名士又是一个著名的算命先生。
- 原著并没有提及王鼎五行火旺,不宜娶妻,强行娶妻会令其妻非死则伤;而原著中王鼐替他的弟弟选择了一个配偶,但未入门就早殇。
- 原著并没有太多提及伍秋月的父亲,不知道伍秋月的父亲是不是地府判司。
- 原著中,秋月还阳并不需要王鼎焚烧自己祖上的灵牌。
- 和剧中的主旨不同,原著主要借王鼐被捉回阴间受虐打,及王鼎在杀死两个行凶的鬼差,伍秋月随后被捉后所受的遭遇,暗示当时社会中,衙役鱼肉一般百姓的凶狠。
- 王鼎在原著结局中,日夜诵经,十分虔诚,以求减低自己的罪孽,不同于剧中成为一代易学大师。
制作特辑
- 此剧的制作特辑名为《幻影仙踪话聊斋》,于1996年3月17日(星期日)在翡翠台晚上21:30-21:55播出,内容主要介绍此剧的拍摄制作过程和花絮。
- 1998年8月3日(星期一)在明珠台晚上23:05-23:30重播此剧的制作特辑,名为《聊斋﹕制作特辑》,其后于1998年8月7日(星期五)重播此剧,逢星期五晚上20:30-21:30播放一集,并以粤英双语播放,对一部港剧来说,在英文台播出真是非常难得,此剧继《西游记》在1998年1月于明珠台播出后,第二部在明珠台播出的港剧。
轶事
- 继1995年的《包青天》后,此剧为港台两地合作拍摄的电视剧。
影碟发行
以下影碟发行由电视广播(国际)有限公司授权:
香港发行代理商现代音像(国际)有限公司于2003年推出发行了《聊斋之流光情劫》《聊斋之侠女田郎》《聊斋之秋月还阳》VCD影碟零售版本,每套影碟将已播放的此三个单元,制作成每个单元3只碟作为片段完整及无删剪版本,每只碟跟电视剧的每集片长约60分钟一样,设有粤语及国语发音版本并配上繁体中文字幕。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 ^ 【十二傳說】盤點14套TVB靈異劇 網民:「四人歸西」超經典!. 东方新地. [2023-09-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