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地玛圣母堂

澳门花地玛圣母堂(葡萄牙语:Igreja de Nossa Senhora de Fátima; 英语:Our Lady of Fátima Church)是一座澳门天主教教堂,由天主教澳门教区管理,地址为澳门台山巴波沙坊李宝椿街23号。

花地玛圣母堂
天主教澳门教区花地玛圣母堂
地图
位置澳门李宝椿街
国家/地区 澳门
所属宗派天主教
官方网站花地玛圣母堂网站
历史
创建日期1929年:兴建
1968年:重建
行政
堂区/牧区花地玛圣母堂区
教区天主教澳门教区

历史

 
花地玛圣母像

花地玛圣母堂始建于1929年,当时主要对澳门北区及台山一带的教友服务,并为附属于圣安多尼堂区的一个传教中心,只能容纳30人左右。因应北区的发展,圣堂在1965年被正式升格为堂区,至1966年,时任澳门教区主教戴维理(D. Paulo José Tavares)因圣堂的规模已不能应付教友所需,决定重建圣堂。圣堂的重建计划起初是由当时的主任司铎麦文杰神父负责,其后麦神父因前往加拿大传教而转交由高天予神父继续圣堂的重建任务。新的圣堂于1968年12月7日落成,由戴维理主教祝圣并将圣堂奉献给花地玛圣母。

建筑特色

 
圣堂祭台
 
圣堂内貌
 
彩色窗户

重建后的花地玛圣母堂为“第二次梵蒂冈大公会议”后澳门第一所建造的教堂,因此设计上跟其他传统的圣堂略有不同。当中包括没有设立侧祭台、圣像的数目比较少,以及并非以主保圣像置于祭台的中央位置,而改放置十字架等。圣堂的大门采用排楼设计,主建筑物分为两层,上面是大圣堂,以T形作布局,窗户以彩色及不同形状的玻璃砌出十字架图案,极具时代感。祭台的背后为一幅红色砖墙,顶部更用上采光设计,阳光照射至十字架上,让人更觉主的临在,令整个圣殿更为庄严。建筑物的地下为礼堂及多个多功能室,作教友聚会、活动之用。圣堂更有一个庭院,当中最吸引人之处莫过于建置了一个竖立花地玛圣母和三名牧童圣像的水池,教友常于此向圣母作出祷告。圣堂的另一个特色,便是主建筑物左方的钟楼,其上面放置了三个不同大小的铜钟,作弥撒时拉响之用。

神职人员

主任司铎

  • 张俊键神父 (Pe. Cheung Chun Kin Michael) (IVE)

助理司铎

  • 龚昌品神父 (Pe. Jasper Janello Acala Santos) (IVE)

牧职修女

  • 赵镇美修女 (Ira. Cho Jinmee, Marianna) (FMM)

弥撒礼仪时间

弥撒

  • 平日弥撒:逢星期一至六:上午七时十分 (粤语)
  • 提前弥撒:逢星期六:晚上八时 (粤语)
  • 主日弥撒:逢星期日:上午七时 (粤语),上午九时 (粤语),上午十二时 (英语),下午四时三十分 (越南语)

明供圣体

  • 逢星期五:平日弥撒后至晚上九时

修和圣事

  • 逢星期六:晚上七时半至八时
  • 逢星期日:上午八时半至九时

节庆活动

每年10月13日为该堂主保瞻礼有花地玛圣母像出游活动。

参考资料

  • 花地瑪聖母堂. 澳门观光教堂.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旅游局. [2015-08-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19).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