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畴 (康德)
在康德的哲学中,范畴(原文中的Categorie或现代标准德语中的Kategorie)是知性(Verstand)的纯粹概念。 康德列举了十二个范畴。[1]
范畴是一般对象在被经验之前(先验)的表象特征,是对事物做归类的属性依据。与亚里士多德类似,康德用“范畴”来指代“知性里的纯粹概念,它适用于直观的对象,并且是先验的。“ [2]
康德写道:“他们是对一般对象的概念,通过范畴,直觉被认为是判断力的逻辑功能之一。” [3]
这样的范畴(category)与平时英语中的类别(category)不同,它不是分类划分。相反,它是一般对象的可能性的条件。[4]
判断表
康德认为,人类理解(德语:Verstand,希腊语:dianoia “διάνοια”,拉丁语:ratio)思考和认识物体的能力与对物体做出口头或书面判断的能力相同。他说:“我们的判断能力就等于我们的思考能力。” 判断是认为某事物具有某种品质或属性的想法。例如,“玫瑰是红的”这句话就是一个判断。康德创建了一个表格,列出了与所有一般对象相关的判断的形式。[5]
类别 | 判断 | ||
---|---|---|---|
数量 | 普遍的 | 特别的 | 单数 |
质量 | 肯定 | 消极的 | 无穷 |
关系 | 分类的 | 假想 | 析取式 |
模态 | 有问题的 | 断言 | 绝对论 |
康德使用这个判断表作为类别表的模型。总而言之,这些十二个表格构成了康德哲学体系的建筑概念的形式结构。
类别表
类别 | 类别 | ||
---|---|---|---|
数量 | 统一 | 复数 | 整体性 |
质量 | 现实 | 否定 | 局限性 |
关系 | Inherence and Subsistence(本质与偶然) | 因果关系和依赖性(原因和结果) | 社区(互惠) |
模态 | 可能/不可能 | 存在/不存在 | 必要性/偶然性 |
示意图
参考文献
- ^ 存档副本. [2022-06-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10).
- ^ Kant, Immanuel, Critique of Pure Reason, A 79 (reine Verstandesbegriffe, welche a priori auf Gegenstände der Anschauung überhaupt gehen)
- ^ Kant, Immanuel, Critique of Pure Reason, B129 (Sie sind Begriffe von einem Gegenstande überhaupt, dadurch dessen Anschauung in Ansehung einer der logischen Funktionen zu Urteilen als bestimmt angesehen wird.)
- ^ Kant, Immanuel, Critique of Pure Reason, A 139
- ^ NG, Ka Lok. 論牟宗三對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之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