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尔辛基协议

国际协议

赫尔辛基蒇事议定书(英语:Helsinki Final Act),又称赫尔辛基最终文件、赫尔辛基协议(英语:Helsinki Accords)、赫尔辛基宣言(英语:Helsinki Declaration),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蒇事文件(英语:Conference on Security and Co-operation in Europe Final Act),1975年8月,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举行了“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共35个国家(包括美国加拿大,与除阿尔巴尼亚安道尔外的全部欧洲国家)签署了这项协议。

赫尔辛基协议
1975年8月,签署赫尔辛基协议的各国元首,图中为时任美国总统杰拉尔德·福特

协议内容与影响

赫尔辛基协议的内容可分为四大部分。第一类包括十项原则,内容涉及政治和军事问题,领土完整与定义边界,和平解决争端和建立互相信任措施。第二部分专注于经济问题,如贸易和科技合作。第三部分强调人权,包括移民自由,文化交流和出版自由。最后,第四部分是正式实施细节与后续讨论,旨在改善西方国家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

此协议虽然承认苏联所划分的与东德波兰的边界线,但同时宣扬其中的人权条款以诱导苏联地区的人权观念向古典自由主义路径回归。尽管“铁幕”两侧的人权运动都强调个体的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但受此影响,“后现代”人权观并不强调对个体自由的保护,而是更注重增强对人权的全球监管。

第一类中提出十项原则,包括:

  • 主权平等,尊重天赋的主权权利。
  • 抑制威胁或使用武力。
  • 确认边境的不可侵犯性。
  • 确认国家领土的完整性。
  • 确认和平解决争端原则。
  • 不干预内部事务。
  • 尊重人权和基本自由,包括思想自由、良知、宗教和信仰。
  • 平等和人民自决
  • 国与国互相合作。
  • 在国际法下诚信履行义务。

福特政府

1974年8月,副总统杰拉尔德·福特上任时,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的谈判已经进行了将近两年。尽管苏联一直在寻求快速解决方案,但各方都没有迅速让步,特别是各自对于人权问题与定义上。在整个谈判的大部分过程中,美国领导人都对这一过程不感兴趣。

在结束谈判和签署赫尔辛基蒇事议定书的几个月中,美国公众,部分东欧裔美国人表示,他们担心该协议将意味着接受以苏联为首的华约集团。福特总统也对此感到担忧,并要求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对此作出澄清。美国参议院也担心东欧和欧安会的命运。几位参议员写信给福特总统,要求推迟最后的首脑会议,直到所有问题解决为止,并以有利于西方的方式进行。

福特总统出发前往赫尔辛基前不久,他与一群东欧裔美国人举行了会议,并表示美国对波罗的海国家的政策不会改变同时拒绝会见苏联人索尔仁尼琴。白宫发言人表示,福特总统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听取了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建议,认为与索尔仁尼琴会面将不符合缓和政策。

福特于1975年7月对东欧裔美国人代表团称:

赫尔辛基文件涉及政治和道义上的承诺,旨在减轻紧张局势并进一步开放东西方人民之间的沟通渠道。……除了我们自己的道德和法律标准以及更正式的条约协议,例如《联合国宪章》和《人权宣言》,我们没有承诺超出我们已经承诺的范围。……如果一切失败,欧洲不会比现在更糟。如果它部分成功,东欧人民的生活会好很多,自由事业也将发展。” 他的保证几乎没有效果,且负评不断。美国公众仍不相信《赫尔辛基协议》不会改变美国关于波罗的海的政策。尽管各地皆有抗议,福特还是决定签署协议。随着国内批评的加剧,福特对他对《赫尔辛基协定》的支持从总体上削弱了他在外交政策中的地位。他在辩论中否认克里姆林宫实际控制了波兰,并声称“苏联没有统治东欧,这种情况也绝不会在福特政府期间发生”,这使选情更有利于卡特。基辛格也辩论称与民主国家相比,它“对拥有着最庞大陆军的强国具有更大的约束”。

欧安组织

这项协议创建了由56名成员组成的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积极在全球倡导民主和人权,并在苏联解体之后于波斯尼亚阿尔巴尼亚克罗地亚车臣科索沃乔治亚塔吉克开展一系列平息冲突的行动,全球有多达3000名雇员。 [1]


出席国家

出席国家元首与政府首脑

东方集团 西方阵营
姓名 职务 姓名 职务
埃里希·昂纳克 民主德国领导人 赫尔穆特·施密特 联邦德国总理
托多尔·日夫科夫 保加利亚国务委员会主席 布鲁诺·克赖斯基 奥地利总理
卡达尔·亚诺什 匈牙利部长会议主席 莱奥·廷德曼斯 比利时首相
爱德华·盖莱克 波兰统一工人党第一书记 皮埃尔·特鲁多 加拿大总理
尼古拉·齐奥塞斯库 罗马尼亚国务委员会主席 马卡里奥斯三世 塞浦路斯总统
古斯塔夫·胡萨克 捷克斯洛伐克总统 安高·约恩森 丹麦首相
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 苏联最高领导人 卡洛斯·阿里亚斯·纳瓦罗 西班牙首相
约瑟普·布罗兹·铁托 南斯拉夫总统 乌尔霍·吉科宁 芬兰总统
瓦勒里·季斯卡·德斯坦 法国总统
杰拉尔德·福特 美国总统
哈罗德·威尔逊 英国首相
孔斯坦蒂诺斯·卡拉曼利斯 希腊总理
利亚姆·科斯格雷夫 爱尔兰总理
盖尔·哈德格里姆松 冰岛总理
阿尔多·莫罗 意大利总理
沃尔特·基贝尔英语Walter Kieber 列支敦士登首相
加斯东·托恩 卢森堡首相
多姆·明托夫 马耳他总理
安德烈·圣-米雷克斯英语André Saint-Mleux 摩纳哥国务大臣
特里格弗·布拉特利 挪威首相
约普·登厄伊尔 荷兰首相
弗朗西斯科·达科斯塔·戈麦斯 葡萄牙总统
圣马力诺执政官
阿戈斯蒂诺·卡萨罗利英语Agostino Casaroli 梵蒂冈国务枢机卿
奥洛夫·帕尔梅 瑞典首相
皮埃尔·格拉贝尔英语Pierre Graber 瑞士联邦主席
苏莱曼·德米雷尔 土耳其总理

参考资料

参见

  1. ^ [1]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赫尔辛基进程虽然确定苏联对东欧的势力范围,但最终亦加速东欧民主化进程,加速柏林墙倒塌和共产党政治及经济制度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