镭毒颌炎

镭毒颌炎是一个历史上的职业病,这种职业病常见于在表面涂含镭颜料的漆工(即镭女郎),透过镭的摄入以及被骨头吸收所产生,[1][2]除了漆工外,这种疾病也可见于服用含镭专利药英语Patent medicine的人等其他身体摄入镭的人身上。镭毒颌炎的症状包括了下颌骨上颔骨的坏死、牙龈常态性的流血,以及(一段时间后)因为骨肿瘤所造成的变形和下颔出现大量孔洞等。

镭毒颌炎和磷毒颌炎英语Phossy jaw这种可在火柴女郎英语Matchgirls' strike身上见到的因为磷吸收而出现的骨质疏松骨坏死英语Avascular necrosis疾病类似。关于镭毒颌炎最早的文献纪录出现于1924年,出自牙医狄奥多·布鲁姆英语Theodor Blum之手,该文献纪录了一名在表面涂含镭颜料的漆工身上出现的不寻常的下颌骨髓炎。[3]

在许多含镭颜料公司的女工抱怨相似的牙齿与下颌疼痛后,这种疾病最终在1924年由病理学家哈里森·史丹佛·马特兰英语Harrison Stanford Martland医师所确定是由含镭颜料所引起,而之所以这些女工会出现症状,是因为她们常用嘴唇和舌头舔含镭颜料用的笔刷以保持这些笔的笔尖锐利之故。镭毒颌炎是后来镭女郎美国镭企业发起诉讼的主要原因。

在镭女郎之外,另一个镭毒颌炎的知名病例是美国运动员兼实业家埃本·拜尔斯,他在多年服用了大量的镭补这种放射性专利药后,在1932年因病身亡,他的死引起公众的关注,并使得放射性假药英语radioactive quackery的问题浮上台面,后来《华尔街日报》并在1989年或之后就此刊登了一篇故事,题为《镭水有效,直到他的下巴掉了为止》(The Radium Water Worked Fine until His Jaw Came Off)。[4]

参见

参照

  1. ^ Grady, Denise, A Glow in the Dark, and a Lesson in Scientific Peril, New York Times, October 6, 1998 [2019-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10) 
  2. ^ Orci, Taylor, How We Realized Putting Radium in Everything Was Not the Answer, The Atlantic, March 7, 2013 [2019-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24) 
  3. ^ Blum, Theodor. Osteomyelitis of the Mandible and Maxilla. 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Dental Association. 1924, 11 (9): 802–805. ISSN 1048-6364. doi:10.14219/jada.archive.1924.0111. 
  4. ^ The Radium Water Worked Fine until His Jaw Came Off Medical Collectors Association, Newsletter No. 20, page 18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