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冯(1935年4月5日—2007年4月18日),本名张志雄,后改名冯培德士雄,自称冯冯。生于中华民国广东省广州市,台湾作家、翻译家、画家、纸艺家、作曲家。移民加拿大,拥有美国与中华民国双国籍。

笃信佛教,人称冯冯居士

简介

父亲为乌克兰军官,母亲则是广西壮族人,出生于广州市。童年生涯颠沛流离,15岁高中毕业时,谎报年龄,改名冯培德,于1949年考入中华民国海军军官学校,随部队来到台湾。在中华民国海军白色恐怖中,因写信给在广东省的母亲,被怀疑“通匪”,被中华民国海军情报队拘捕审讯,被关押在凤山招待所,但未合法起诉及审判,时间长达五年。1955年,海军情报队以他精神失常为由,取消军籍后释放,他辗转来到台北谋生。1957年,考取国防部招考外事编译军官,担任军队翻译官,负责与美军连络,并曾进入总统府,担任蒋中正与宋美龄的翻译官。自学九国语言,曾分别以法文小说及英文小说获得奥地利奖项。1962年,成为皇冠文学出版社作家,开始出版小说。1963年在出版《微曦四部曲》后,成为畅销作家,并获得第一届十大杰出青年。1964年退伍,任职美国军事顾问团海军组译员,并在东吴大学任兼任教授,教授英文写作。

因为曾有因“匪谍”罪名被逮捕的记录,中华民国海军情报队于1964年重新对他进行调查,准备再次逮捕他。1965年12月,冯冯获得美军顾问团军官协助,搭乘美军军舰至日本,再转往加拿大温哥华,获得加拿大政府政治庇护,自此居住在温哥华。在加拿大时,因笃信佛教,自称有“天眼通”等神通能力。

自学古典音乐。1997年,其交响乐作品获奖,至俄国莫斯科,由俄罗斯联邦交响乐团演出其作品,并获得乌克兰国家音乐学院荣誉作曲博士学位。1999年,因古典音乐作品,获得美国政府许可,加入美国国籍。

在解严之后,2002年,向台湾政府申请要求平反匪谍罪名。2003年出版自传《雾航》,坦承他是男同性恋者,回忆在白色恐怖时被拘禁及遭到性虐待等事件。2004年,返回台湾,更新户口名簿。同年,因为匪谍罪名没有被正式起诉,没有相关文件证明他被非法拘禁,拘禁日期填写错误等原因,政府驳回平反诉愿,不予补偿。

2007年在台北因胰腺癌去世。[1][2][3]

作品

  • 《微笑》1962年。
  • 微曦四部曲》1963年。
  • 《青鸟》1964年。
  • 《昨夜星辰》1968年。
  • 《柯飘湖》1972年。
  • 《蒙眼的女神》1974年。
  • 《冰崖》1977年。
  • 紫色北极光》1980年。
  • 《哭泣的紫枫》1981年。
  • 《希望的火炬》1982年。
  • 《空虚的云》1984年。
  • 《禅定天眼通之实践》1984年。
  • 《太空科学核子物理学与佛理的印证》1987年。
  • 《天眼慧眼法眼的追寻》1987年。
  • 《巴西来的小男孩》1990年。
  • 《雾航[回忆录]》2003年。
  • 《趣味的新思维历史故事》2006年。

参考资料

  1. ^ 馮馮生平. [2010-03-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0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 ^ 冯冯居士生平事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27).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 ^ 台灣佛教網路論壇-> 馮馮回覆. [2016-05-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27).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外部链接

冯冯特辑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