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浚(—314年)[1]晋朝东郡东阿人,寓居关中,担任雍州小吏,被河间王司马颙任命为武威将军。后担任度支校尉。永嘉末年,魏浚来到硖石,并向晋怀帝进献谷麦,晋怀帝任命他为扬威将军、平阳太守,但因局势混乱,魏浚无法前往平阳上任[2]

西晋都城洛阳刘聪的军队攻破后,魏浚驻扎于洛北石梁坞。后来刘琨让魏浚代理河南尹。魏浚又前往太尉荀藩密县建立的行台与其讨论局势[2]

由于魏浚效忠于晋朝,刘曜率领军队攻打并包围魏浚。刘演郭默派军队前来援救魏浚,结果援军被刘曜击败。魏浚借着夜色突围,却被刘曜俘杀。晋朝追赠魏浚平西将军。魏浚的残军由其族子魏该负责指挥[2]

延伸阅读

[]

 晋书/卷063》,出自房玄龄晋书

参考资料

  1. ^ 《十六国春秋》(屠乔孙, 项琳, 四库全书本)/卷002:嘉平三年春正月丁丑朔.....十二月,曜忌河南魏浚素得众心,乃率军围浚于石梁.....浚夜遁走,为曜所获杀之。
  2. ^ 2.0 2.1 2.2 《晋书》卷63:魏浚,东郡东阿人也,寓居关中。初为雍州小吏,河间王颙败乱之际,以为武威将军。后为度支校尉,有干用。永嘉末,与流人数百家东保河阴之硖石。时京邑荒俭,浚劫掠得谷麦,献之怀帝,帝以为扬威将军、平阳太守,度支如故。以乱不之官。及洛阳陷,屯于洛北石梁坞,抚养遗众,渐修军器。其附贼者,皆先解喻,说大晋运数灵长,行已建立,归之者甚众。其有恃远不从命者,遣将讨之,服从而已,不加侵暴。于是远近感悦,襁负至者渐众。刘琨承制,假浚河南尹。时太尉荀藩建行台在密县,浚诣藩咨谋军事,藩甚悦,要李矩同会。矩将夜赴之,矩官属以浚不可信,不宜夜往。矩曰:“忠臣同心,将何疑乎!”及会,客主尽欢,浚因与矩相结而去。刘曜忌浚得众,率众军围之。刘演、郭默遣军来救,曜分兵逆于河北,乃伏兵深隐处,以邀演、默军,大破之,尽虏演等骑。浚夜遁走,为曜所得,遂死之。追赠平西将军。族子该领其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