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卑
鲜卑(上古汉语拟音:*S[a]r-pe[1],*Sen-pe[2]),可能分支自原始蒙古族,其语言属蒙古语系。祖先是古代西伯利亚的游牧民族东胡,后被并入匈奴帝国之下,在匈奴帝国解体后,重新占有匈奴帝国原有土地,成为草原霸主。
匈奴 | 东胡 | ||
南匈奴 | 北匈奴 | 鲜卑 | |
鲜卑 | 丁零 | ||
柔然 | 高车 | ||
突厥汗国 | 铁勒 | ||
东突厥 | |||
薛延陀 | |||
唐朝(单于都护府·安北都护府) | |||
后突厥汗国 | |||
回鹘汗国 | |||
契丹 | 阻卜 | 黠戛斯 | |
辽朝 | 克烈 | 乃蛮 | |
蒙兀 | |||
蒙古帝国(诸汗国) | |||
元朝(岭北等处行中书省) | |||
北元与后蒙古帝国时期 | |||
鞑靼(东蒙古) | 瓦剌(西蒙古) | ||
喀尔喀 | (四卫拉特) | ||
清朝(清代蒙古)·准噶尔汗国 | |||
内属蒙古·外藩蒙古(内札萨克·外札萨克) | |||
中华民国境内盟旗 (塞北四省) |
博克多蒙古国 | ||
外蒙古(地方) | |||
蒙古人民共和国 | |||
中国蒙古族 (内蒙古自治区) | |||
蒙古国 | |||
民族 · 文化 · 地理 · 漠南 · 漠北 | |||
泛蒙古主义 | |||
鲜卑源出自东胡。汉朝时期,匈奴以东的游牧民族被匈奴的冒顿单于击败后,被并入匈奴。在匈奴帝国力量衰退后,居于乌桓山和鲜卑山的部落,演化为乌桓和鲜卑二族。鲜卑主要活动于今赤峰市内蒙古东部阿鲁科尔沁旗哈古勒河附近。
2世纪时鲜卑国占据匈奴国领地,称雄塞北。4世纪西晋灭亡后,鲜卑陆续在今天的中国北方建立前燕、代国、后燕、西燕、西秦、南凉、南燕及北魏等国,而漠北则由鲜卑别支柔然称霸。439年北魏统一北方,之后时常与柔然发生冲突。而后北魏经历六镇之乱后分裂成东魏、西魏,东魏、西魏随后也分别被北齐、北周所篡。最后北周统一华北,于581年因杨坚夺位而亡。称霸塞北的柔然汗国也于552年为突厥汗国所灭。于五胡十六国时期在青海建立的鲜卑别支吐谷浑汗国则维持到663年为吐蕃所灭。
名称及起源
《后汉书》记载称,冒顿单于领导下的匈奴击溃东胡后,东胡的一支逃到辽东塞外,居于鲜卑山,因山名而得族名“鲜卑”[3][4]。大鲜卑山的位置不详,现代学者认为可能是指大兴安岭北面。中华民国学者吕思勉认为,东胡本自称为鲜卑,东胡为汉人所加称呼[5]。
鲜卑的原意有吉祥与神兽的意义,现在学者认为即是指驯鹿[6]。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团队认为,鲜卑人群至少有60%的主要血统来源于黑龙江流域的古东北亚人群,而且不同地理区域的鲜卑人内部存在一定的遗传差异。[8]
历史
传说
鲜卑确实的起源时间不详,古代记载起源自东胡,公元前206年,东胡被匈奴冒顿单于击败,并入匈奴帝国。在《楚辞》中,曾称赞细腰女子,如同“鲜卑”[9],因此在西汉时,汉朝人就已知道有“鲜卑”这个名称的存在。
东汉初年,鲜卑、乌桓诸族原本附属于匈奴国。窦宪联合北方各游牧民族,击破北匈奴,北匈奴朝西北遁去,鲜卑部落入主蒙古高原。而匈奴余部还有大约十余万部落,皆跟随并自称鲜卑,自此鲜卑开始兴起[10]。
东汉末叶,檀石槐为首领,指挥各位领袖。鲜卑在檀石槐领导下,多次掳掠、杀掠东汉的幽州、并州、凉州边境诸郡。177年,汉朝三路出击反攻:夏育从高柳(今山西阳高),田晏从云中,臧旻率南匈奴单于从雁门,“各将万骑,三道出塞二千余里”,结果汉军惨败,死者十之七八。其后不久(181年),檀石槐逝世,一时无一位能指挥各领袖;鲜卑暂时衰落。另一方面(190年),辽西郡的乌桓大人蹋顿开始指挥乌桓各领袖。蹋顿下的乌桓更接受割据军阀袁绍的联络;联合下的声势浩大,但亦埋下祸根。东汉末年,袁绍被军阀曹操击败后,乌桓亦在曹操征伐之后衰落;鲜卑再次崛起填补。鲜卑首领轲比能兼并了檀石槐的孙步度根的势力。236年,曹魏幽州刺史王雄派刺客杀死轲比能,立其弟为首领,鲜卑联盟瓦解内部互相侵伐,这段时期为鲜卑的古典时期,《三国志》“乌丸鲜卑东夷传”中有述。
五胡十六国时期
东鲜卑
东部有段部、慕容部、宇文部等。
段部曾和晋阳的刘琨联合,后被羯人的后赵击溃,融入中原其他族群之中。
慕容部有慕容氏诸燕的流变。一开始的慕容皝于五胡十六国前期创立的大燕国,史称前燕。前燕于能臣慕容恪死后衰落,慕容𬀩(字景茂)在位时亡于氐人苻氏的前秦,而慕容恪之弟慕容垂在此之前已降前秦。384年,在前秦淝水之战败于东晋之后,慕容垂复国建立燕国,史称后燕。同时慕容𬀩的弟弟慕容泓、慕容冲(小名凤皇,前燕的中山王,大司马)也建立了一个燕国,史称西燕。394年西燕被后燕所灭。后燕后被鲜卑拓跋氏的北魏击败后北逃。留在南部的一支后燕宗室由慕容德率领成立南燕,南燕后被东晋所灭。
宇文部与高句丽通好,但败给了慕容皝的前燕。之后南北朝时期宇文氏篡西魏成立北周。北周后为外戚杨坚所篡,成立隋朝。宇文部落中的迭刺部后来是契丹创始时期的“契丹八部”之一。
北鲜卑
北鲜卑,即中部,有拓跋氏,以及与其多次交战的柔然,他们同属拓跋部。
315年,拓跋部领袖拓跋猗卢被西晋封为代王,建立了代国。376年,代国被前秦君主苻坚攻灭。386年,拓跋珪恢复了代国,同年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北魏后来统一中国北方,在南北朝初期与南朝对立。北魏后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之后分别被北齐和北周所代替。
柔然国与南北朝时期统治中原地区的北魏拓拔氏多次交战。柔然被突厥系民族击败后,分为南北两支。柔然的南支逃到辽河上游,成为契丹人的祖先之一。北支逃到雅布洛诺夫山脉以东、外兴安岭以南的地区,是室韦的祖先。室韦是蒙古人的祖先之一。
西鲜卑
慕容廆之庶兄慕容吐谷浑率部从东北迁到青海东部,称为吐谷浑。吐谷浑在鼎盛时期占据现青海、甘肃、新疆南部、四川西部。663年(唐龙朔三年),吐蕃攻占吐谷浑全境,吐谷浑灭亡。
史书上的看法认为,鲜卑、乌桓与匈奴混血后代称为铁弗人。铁弗人赫连勃勃成立夏国。
在阴山以北,鲜卑与敕勒融合形成乞伏部。383年,前秦的乞伏国仁在淝水之战之后造反,后在现甘肃榆中成立秦国,史称西秦。400年,西秦被羌人姚氏的后秦击败,乞伏干归投奔南凉。409年乞伏干归重建西秦。431年西秦被赫连氏的夏国所灭。
秃发部与拓跋部同源[11]。397年,臣属后凉的秃发乌孤叛变独立,建立南凉。414年南凉灭于乞伏部的西秦,秃发部人辗转投奔北魏,后南凉景王秃发傉檀之子秃发破羌,受北魏太武帝拓跋焘赐名命氏为“源贺”,成为中国源氏之始祖。[12]。
后代
鲜卑人的族群庞大繁杂。土族、锡伯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可能跟某些支系的鲜卑有一定的渊源。 今陕西北部、河套一带和河北地区因长城关塞多次失守,混居有部分鲜卑后裔,具有尉迟、慕容、元、慕、长孙、宇文、独孤、娄、穆、屈、万俟等鲜卑人特有的汉化姓氏。
移居中原的鲜卑人在北朝时期开始逐渐改汉姓纷纷融入汉族,今散于全国东南西北各地,以陕甘以及鲁辽等地最为集中。其余则演化为吐谷浑、柔然、契丹等部落。吐谷浑支系后融入吐蕃,成为藏族先民之一。
鲜卑君主列表
未分裂时
北鲜卑
西鲜卑
东鲜卑
拓跋鲜卑君主列表
- 代国→元魏
肖像 | 庙号 | 谥号 | 名讳 | 在世时间 | 在位时间 | 年号及使用时间 | 陵寝 | |
---|---|---|---|---|---|---|---|---|
索头部鲜卑早期首领,追尊魏皇帝。 | ||||||||
— | — | 成皇帝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追谥) |
拓跋毛 | ? | ? | — | — | — |
— | — | 节皇帝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追谥) |
拓跋贷 | ? | ? | — | — | — |
— | — | 庄皇帝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追谥) |
拓跋观 | ? | ? | — | — | — |
— | — | 明皇帝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追谥) |
拓跋楼 | ? | ? | — | — | — |
— | — | 安皇帝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追谥) |
拓跋越 | ? | ? | — | — | — |
— | — | 宣皇帝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追谥) |
拓跋推寅 | ? | ? | — | — | — |
— | — | 景皇帝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追谥) |
拓跋利 | ? | ? | — | — | — |
— | — | 元皇帝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追谥) |
拓跋俟 | ? | ? | — | — | — |
— | — | 和皇帝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追谥) |
拓跋肆 | ? | ? | — | — | — |
— | — | 定皇帝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追谥) |
拓跋机 | ? | ? | — | — | — |
— | — | 僖皇帝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追谥) |
拓跋盖 | ? | ? | — | — | — |
— | — | 威皇帝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追谥) |
拓跋侩 | ? | ? | — | — | — |
— | — | 献皇帝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追谥) |
拓跋邻 | ? | 推测为东汉桓帝时 | — | — | — |
— | — | 圣武皇帝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追谥) |
拓跋诘汾 | ? | 推测为东汉桓帝时 | — | — | — |
拓跋诘汾长子秃发匹孤分支出河西鲜卑秃发氏一部 | ||||||||
— | 始祖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追尊) |
神元皇帝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追谥) |
拓跋力微 | 174年-277年 | 220年-277年 | — | — | — |
太祖 (西魏文帝元宝炬追改庙号) | ||||||||
— | — | 文皇帝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追谥) |
拓跋沙漠汗 | ?-277年 | — | — | — | — |
— | — | 章皇帝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追谥) |
拓跋悉鹿 (又名悉禄) |
?-286年 | 277年-286年 | — | — | — |
— | — | 平皇帝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追谥) |
拓跋绰 | ?-293年 | 286年-293年 | — | — | — |
— | — | 思皇帝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追谥) |
拓跋弗 | ?-294年 | 293年-294年 | — | — | — |
— | — | 昭皇帝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追谥) |
拓跋禄官 | ?-307年 | 294年-307年 | — | — | — |
— | — | 桓皇帝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追谥) |
拓跋猗㐌 | ?-305年 | — | — | — | — |
— | — | 穆皇帝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追谥) |
拓跋猗卢 | ?-316年 | 307年-316年(索头部鲜卑首领) | — | — | — |
315年-316年(代王) | ||||||||
拓跋猗卢受晋封王,立代国 |
肖像 | 庙号 | 谥号 | 名讳 | 在世时间 | 在位时间 | 年号及使用时间 | 陵寝 | |
---|---|---|---|---|---|---|---|---|
— | — | 孝静皇帝 (北齐文宣帝高洋谥) |
元善见 (禅位于北齐文宣帝高洋,降封中山王) |
524年-551年 | 534年-550年 | 天平 | 534年-537年 | 邺西漳北(今河北省磁县) |
元象 | 538年-539年 | |||||||
兴和 | 539年-542年 | |||||||
武定 | 543年-550年 |
肖像 | 庙号 | 谥号 | 名讳 | 在世时间 | 在位时间 | 年号及使用时间 | 陵寝 | |
---|---|---|---|---|---|---|---|---|
— | — | 文景皇帝 (文帝元宝炬追谥) |
元愉 (自立为帝,后被杀,孝明帝元诩追封临洮王) |
488年-508年 | 508年 | 建平 | 508年 | — |
— | — | 文皇帝 | 元宝炬 | 507年-551年 | 535年-551年 | 大统 | 535年-551年 | 永陵 |
— | — | — | 元钦 | 525年-554年 | 551年-554年 | — | — | — |
— | — | 恭皇帝 | 拓跋廓 (复元氏为拓跋氏) (禅位于北周孝闵帝宇文觉,降封宋国公) |
537年-557年 | 554年-557年 | — | — | — |
姓名 | 在位时间 |
---|---|
秃发匹孤 | 210年-231年 |
秃发寿阗 | 231年-252年 |
秃发树机能 | 252年-279年 |
秃发务丸 | 279年-? |
秃发推斤 | ?-365年 |
秃发思复鞬 | 365年-? |
庙号 | 谥号 | 姓名 | 在世时间 | 年号 | 在位时间 |
---|---|---|---|---|---|
南凉烈祖 | 武王 | 秃发乌孤 | ?-399年 | 太初 | 397年-399年 |
康王 | 秃发利鹿孤 | ?-402年 | 建和 | 399年-402年 | |
景王 | 秃发傉檀 | 365年-415年 | 弘昌、嘉平 | 402年-414年 |
慕容鲜卑君主列表
姓名 | 在位时间 |
---|---|
莫护跋 | 220年-245年 |
慕容木延 | 245年-271年 |
慕容涉归 | 271年-283年 |
慕容耐 | 283年-285年 |
慕容廆 | 285年-307年 |
庙号 | 谥号 | 姓名 | 在世时间 | 年号 | 在位时间 |
---|---|---|---|---|---|
前燕高祖 | 武宣皇帝 | 慕容廆 | 269年-333年 | 307年-333年 | |
前燕太祖 | 文明皇帝 | 慕容皝 | 297年-348年 | 333年-348年 | |
前燕烈祖 | 景昭皇帝 | 慕容儁 | 319年-360年 | 元玺、光寿 | 348年-360年 |
幽皇帝 | 慕容𬀩 | 350年-384年 | 建熙 | 360年-370年 |
庙号 | 谥号 | 姓名 | 在世时间 | 年号 | 在位时间 |
---|---|---|---|---|---|
后燕世祖 | 成武皇帝 | 慕容垂 | 326年-396年 | 燕元、建兴 | 384年-396年 |
慕容详 | ?-397年 | 建始 | 397年 | ||
慕容麟 | ?-398年 | 延平 | 397年 | ||
兰汗 | ?-398年 | 青龙 | 398年 | ||
后燕烈祖(后燕烈宗) | 惠愍皇帝 | 慕容宝 | 355年-398年 | 永康 | 396年-398年 |
后燕中宗 | 昭武皇帝 | 慕容盛 | 373年-401年 | 建平、长乐 | 398年-401年 |
献庄皇帝 | 慕容全 | ?-370年 | |||
昭文皇帝 | 慕容熙 | 385年-407年 | 光始、建始 | 401年-407年 | |
惠懿皇帝 | 慕容云(高云) | ?-409年 | 正始 | 407年-409年 |
谥号 | 姓名 | 在世时间 | 年号 | 在位时间 |
---|---|---|---|---|
慕容泓 | ?-384年 | 燕兴 | 384年 | |
威帝 | 慕容冲 | 359年-386年 | 更始 | 384年-386年 |
段随 | ?-386年 | 昌平 | 386年 | |
慕容𫖮 | ?-386年 | 建明 | 386年 | |
慕容瑶 | ?-386年 | 建平 | 386年 | |
慕容忠 | ?-386年 | 建武 | 386年 | |
慕容永 | ?-394年 | 中兴 | 386年-394年 |
庙号 | 谥号 | 姓名 | 在世时间 | 年号 | 在位时间 |
---|---|---|---|---|---|
南燕世祖(南燕世宗) | 献武皇帝 | 慕容德 | 336年-405年 | 燕平、建平 | 398年-405年 |
穆帝 (慕容超追崇) |
慕容纳 | ?—385年 | |||
慕容超 | 385年-410年 | 太上 | 405年-410年 |
陇西鲜卑君主列表
姓名 | 在位时间 |
---|---|
乞伏祐邻 | 265年-?年 |
乞伏结权 | |
乞伏利那 | |
乞伏祁埿 | |
乞伏述延 | |
乞伏傉大寒 | |
乞伏司繁 | ?年-385年 |
庙号 | 谥号 | 姓名 | 在世时间 | 年号 | 在位时间 |
---|---|---|---|---|---|
西秦烈祖 | 宣烈王 | 乞伏国仁 | ?-388年 | 建义 | 385年-388年 |
西秦高祖 | 武元王 | 乞伏干归 | ?-412年 | 太初、更始 | 388年-400年 409年-412年 |
西秦太祖 | 文昭王 | 乞伏炽磐 | ?-428年 | 永康、建弘 | 412年-428年 |
厉武王 | 乞伏暮末 | ?-431年 | 永弘 | 428年-431年 |
柔然君主列表
- 蠕蠕(芮芮、茹茹)部落
汗号 | 姓名 | 在位时间 |
---|---|---|
木骨闾 | ||
车鹿会 | ||
吐奴傀 | ||
跋提 | ||
地粟袁 | ||
匹候跋 | ||
缊纥提 | ||
曷多汗 |
- 柔然汗国
汗号 | 姓名 | 年号 | 在位时间 |
---|---|---|---|
丘豆伐可汗 | 社仑 | 402年-410年 | |
蔼苦盖可汗 | 斛律 | 410年-414年 | |
步鹿真 | 414年 | ||
牟汗纥升盖可汗 | 大檀 | 414年-429年 | |
敕连可汗 | 吴提 | 429年-444年 | |
处可汗 | 吐贺真 | 444年-464年 | |
受罗部真可汗 | 予成 | 永康 | 464年-485年 |
伏名敦可汗 | 豆仑 | 太平 | 485年-492年 |
候其伏代库者可汗 | 那盖 | 太安 | 492年-506年 |
佗汗可汗 | 伏图 | 始平 | 506年-508年 |
豆罗伏跋豆伐可汗 | 丑奴 | 建昌 | 508年-520年 |
敕连头兵豆伐可汗 | 阿那瓌 | 520年-552年 | |
弥偶可杜句可汗 | 婆罗门 | 521年-525年 | |
铁伐 | 552年-553年 | ||
登注俟利 | 552年-553年 | ||
库提 | 553年 | ||
庵罗辰 | 553年-554年 | ||
邓叔子 | 553年-555年 |
段部鲜卑君主列表
姓名 | 在位时间 |
---|---|
段日陆眷(段就陆眷) | ? |
段乞珍 | ? |
段务目尘(段务勿尘) | 303年-310年 |
段就六眷(段疾陆眷) | 310年-318年 |
段涉复辰 | 318年 |
段末波(段末杯、段末柸) | 318年-325年 |
段牙 | 325年 |
段辽(段护辽) | 325年-338年 |
段兰(段郁兰) | 343年-? |
段龛 (后称齐王) |
?-356年 |
段勤 (后称赵帝) |
350年-352年 |
宇文部君主列表
姓名 | 在位时间 |
---|---|
宇文普回 | ? |
宇文莫那 | ? |
数代以后 | |
宇文莫槐 | ?-293年 |
宇文普拨 | 293年-? |
宇文丘不勤 | ? |
宇文莫珪(宇文莫廆、宇文莫圭) | ? |
宇文逊昵延(宇文悉独官) | ? |
宇文乞得龟 | ?-333年 |
宇文逸豆归(宇文侯豆归) | 333年-344年或345年 |
肖像 | 庙号 | 谥号 | 名讳 | 在世时间 | 在位时间 | 年号及使用时间 | 陵寝 | |
---|---|---|---|---|---|---|---|---|
追尊周皇帝 | ||||||||
— | — | 德皇帝 (明帝宇文毓追谥) |
宇文肱 | ?-526年 | — | — | — | — |
— | — | 安定郡文公 (西魏恭帝拓跋廓谥) |
宇文泰 | 507年-556年 | — | — | — | 成陵 |
太祖 (孝闵帝宇文觉追尊) |
文王 (孝闵帝宇文觉追谥) | |||||||
文皇帝 (明帝宇文毓追谥) | ||||||||
周天王 | ||||||||
— | — | 孝闵皇帝 (武帝宇文邕追谥) |
宇文觉 | 542年-557年 | 557年 | — | — | 静陵 |
— | 世宗 | 明皇帝 | 宇文毓 | 534年-560年 | 557年-559年 | — | — | 昭陵 |
周皇帝 | ||||||||
— | 世宗 | 明皇帝 | 宇文毓 | 534年-560年 | 559年-560年 | 武成 | 559年-560年 | 昭陵 |
— | 高祖 | 武皇帝 | 宇文邕 | 543年-578年 | 560年-578年 | 保定 | 561年-565年 | 孝陵 |
天和 | 566年-572年 | |||||||
建德 | 572年-578年 | |||||||
宣政 | 578年 | |||||||
— | — | 宣皇帝 | 宇文赟 | 559年-580年 | 579年 | 大成 | 579年 | 定陵 |
— | — | 静皇帝 (隋文帝杨坚谥) |
宇文阐 (原名衍) (禅位于隋文帝杨坚,降封介国公) |
573年-581年 | 579年-581年 | 大象 | 579年-580年 | 恭陵 |
大定 | 581年 |
吐谷浑君主列表
语言
鲜卑人使用的语言,今日称之为鲜卑语,早已失传。现时语言学家只能依靠历史文献的纪录来重构这种语言。根据对于蒙古帝国时代,以突厥文字写下的鲜卑文,现代语言学家多认为鲜卑语属于蒙古语族。伯希和认为室韦即是鲜卑的异译,成吉思汗时代,蒙古帝国的核心部落即是蒙兀室韦。
北魏孝文帝亲政后在文化上开始对鲜卑文化进行修整,即后世之所称孝文汉化,迁都洛阳,官民皆著汉服。改汉姓,如皇族拓跋氏改元姓、丘敦氏改丘姓(邱)、贺赖氏改贺姓、独孤改姓刘。断胡语:凡三十岁以下官员一律使用汉语,如果仍用鲜卑语,即降爵黜官。通婚姻:鼓励与汉族世家通婚,并从己身开始迎娶汉族士族女子。
六镇之乱以后,胡化较深的六镇各族部将再度推广鲜卑语使用,北中国掀起了鲜卑化热潮。
隋朝建立后,采取了一系列去鲜卑化措施,包括处死旧鲜卑贵族(主要是宇文家),令西魏北周时被赐予鲜卑姓氏的汉族人恢复汉姓。到隋朝末期,鲜卑语失传,鲜卑族作为一个民族实体的历史结束,鲜卑族融入中国其他民族当中。
流行文化和影视形像
参考文献
引用
- ^ Baxter-Sagart “Old Chinese reconstruction”
- ^ 郑张尚芳 《上古音系》
- ^ 《后汉书》〈乌桓鲜卑列传〉:“鲜卑者,亦东胡之支也,别依鲜卑山,故因号焉。其言语习俗与乌桓同。”
- ^ 《魏书》卷1〈帝记第一〉:“昔黄帝有子二十五人,或内列诸华,或外分荒服。昌意少子,受封北土,国有大鲜卑山,因以为号。其后世为君长,统幽都之北,广漠之野。畜牧迁徙,射猎为业,淳朴为俗,简易为化,不为文字,刻木纪契而已。”
- ^ 林惠祥《中国民族史》:“东胡之名称,若果为汉人所加,究竟彼等自称为何名?吕思勉云:‘彼等之本名实为鲜卑,一因鲜卑占地较东胡为广;二因其同族别支乌桓,其后不称乌桓,而称鲜卑。’”
- ^ 北方各民族中建立国家最多的民族——鲜卑. [2010-0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6-28).
- ^ 包尔罕、冯家升:《西伯利亚名称的由来》(《锡伯族文学历史论文集》,新疆社会科学院民研所,1981年)
- ^ 科技考古复原北周武帝宇文邕长相 早逝原因揭秘→. 唐山环渤海新闻网——权威媒体 唐山门户. 2024-03-28 [2024-03-28] (中文).
- ^ 《楚辞》〈大招〉:“滂心绰态,姣丽施只。小腰秀颈,若鲜卑只。”
- ^ 《后汉书》卷90〈乌桓鲜卑传〉:“和帝永元中,大将军窦宪遣右校尉耿夔击破匈奴,北单于逃走,鲜卑因此转徙据其地。匈奴余种留者尚有十余万落,皆自号鲜卑,鲜卑由此渐盛。”
- ^ 《晋书·载记第二十六》:秃发乌狐,河西鲜卑人也。其先与后魏同出。
- ^ 《魏书·源贺传》:源贺,自署河西王秃发傉檀之子也。傉檀为乞伏炽磐所灭,贺自乐都来奔。贺伟容貌,善风仪。世祖素闻其名,及见,器其机辩,赐爵西平侯,加龙骧将军。谓贺曰:“卿与朕源同,因事分姓,今可为源氏。”
- ^ Cui, Yinqiu; Li, Hongjie; Ning, Chao; Zhang, Ye; Chen, Lu; Zhao, Xin; Hagelberg, Erika; Zhou, Hui. Y Chromosome analysis of prehistoric human populations in the West Liao River Valley, Northeast China. BMC Evolutionary Biology. 2013-12, 13 (1) [2022-07-08]. ISSN 1471-2148. PMC 3850526 . PMID 24079706. doi:10.1186/1471-2148-13-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2-16) (英语).
- ^ Keyser-Tracqui, Christine; Crubézy, Eric; Ludes, Bertrand. Nuclear and Mitochondrial DNA Analysis of a 2,000-Year-Old Necropolis in the Egyin Gol Valley of Mongolia.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 2003-08, 73 (2) [2022-07-08]. PMC 1180365 . PMID 12858290. doi:10.1086/3770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19) (英语).
- ^ 【祖源基础】 一张图看清楚中国男性中常见的26个父系大支. [2021-08-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19).
- ^ 魏收. 《魏書‧卷二‧太祖紀第二下》.
永兴二年九月甲寅,上谥宣武皇帝,葬于盛乐金陵,庙号太祖。泰常五年,改谥曰道武。
- ^ 魏收. 《魏書‧卷七下‧高祖紀第七下》.
上谥曰孝文皇帝,庙曰高祖。五月丙申,葬长陵。
来源
- 刘义棠:《中国西域研究》
- Thomas Barfield 著,袁剑 译:《危险的边疆:游牧帝国与中国》(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
- 王明珂:《游牧者的抉择:面对汉帝国的北亚游牧部族》(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延伸阅读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