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铿

中国演员

黎铿(英语:Henry Lai,1928年—1965年2月9日),祖籍广东新会上海出生,中国电影演员,1930年代著名童星,香港电影先驱黎民伟的儿子。自幼受父亲熏陶,喜欢电影和表演艺术。1949年回大陆定居后,受到政治、感情、事业多重困扰,自缢身亡。2015年,时值黎铿逝世50周年,他的弟弟黎锡、生前好友费明仪及多名电影研究工作者,合力整理黎铿生平资料,出版《著名童星、朗诵艺术家黎铿》,以作纪念[1]

黎铿
出生1928年 (1928)
 中华民国上海市
逝世1965年2月9日(1965岁—02—09)(36—37岁)
 中国广东省广州市
母校岭南大学

生平

 
1934年电影《神女》剧照。图中人物分别是唐槐秋、黎铿、阮玲玉

父亲黎民伟早在1920年代初在香港和兄弟合作开设戏院同“民新影画公司”。之后到上海和友人创办“联华影业公司”。母亲林楚楚是上世纪20、30年代中国著名影星。黎铿3岁半就在电影《人道》扮演一个惹人怜爱的男孩。其后在阮玲玉主演电影《城市之夜》、《人生》、《归来》和《香雪海》中饰演女主角的儿子。他那可爱的模样和自然的演绎,赢得一致好评,令观众留下深刻印象。报导称他是“银幕上的小天使”、“影界神童”。除了演出,他还不时参与公益活动。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他曾和几位童星一起到电台广播宣传抗日。

由于战火迫近,黎跟随父母到香港。1940年演出香港第一部由童星主演的电影《小英雄》。香港沦陷后,跟父母辗转到湛江市桂林市等地。颠沛流离之中,他继续协助父亲的电影工作及演出话剧。抗日胜利后,他在广州市入读岭南大学。1949年毕业后由香港转往北京,担任北京电影制片厂的演员,参演《民主青年进行曲》、《一贯害人道》等影片。工作之余,他积极投入朗诵表演,期间到学校及剧团指导朗诵技巧,深受文艺青年欢迎。1958年底,他被调到广州珠江电影制片厂做演员兼副导演,曾协助导演王为一摄制经典粤语电影《七十二家房客》。

费明仪和黎铿从小就是好朋友,因为费明仪的父亲是导演费穆,跟黎民伟一样在上海做电影,彼此都是熟人。费明仪回忆,他最后一次见到黎铿是在1960年1月,黎铿从广州到香港探望患病的母亲。当时黎已结婚7年,育有一女,原本性格开朗的黎铿变到很忧郁。费再三追问,黎才回答:“我很不快乐,我的婚姻出现问题,但又不能离婚,她不愿意,而且组织上也不批准[1]!”

1965年2月9日,黎铿被发现于广州东湖公园自缢,终年37岁,临死前他有留下遗书。消息传出之后,政府对黎铿的死因讳莫如深,海内外则有各种传闻[1]

五邑大学学者凤群表示,黎铿年轻时满怀理想,一心想回到共产中国,一展艺术抱负,但留在香港父母和中国国民党有深厚渊源。他的姐夫沈昌焕还是国民政府外交高官。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黎铿这样的背景在大陆根本难以受到重用。1962年底掀起“四清运动”(清政治,清经济,清组织,清思想),黎铿受到冲击,加上感情失意,身心饱受折磨,最终走入绝境[1]

参考

  1. ^ 1.0 1.1 1.2 1.3 三十年代著名童星黎铿的一生. gbcode.rthk.hk. [2018-06-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15). 

延伸阅读

  • 费明仪、卢伟力、凤群、黎锡. 著名童星、朗誦藝術家黎鏗. 香港: 创造书店. 2014年9月. ISBN 9789628639571 (中文(繁体)).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