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文化

龙山文化(或称黑陶文化)是中国北方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一种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考古学文化。1928年首次在山东济南城子崖遗址被发现。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吴金鼎等于1930年和1931年分两次进行了考古调查。龙山文化因山东济南章丘附近的现代城镇龙山而得名,以其高度磨光的黑陶(或蛋壳陶)而闻名[1]

龙山文化分布
龙山文化的蛋壳高柄杯,1976年山东省诸城呈子遗址出土
玉器,现藏于山东博物馆

公元前3千纪期间,龙山文化的人口迅速增加,许多定居点都修筑了夯土墙以加强防御。在约公元前2000年,大部分地区的人口开始减少,直至其核心区域发展为青铜时代二里头文化

龙山文化被认为与早期的汉藏语系华夏文化有关联。根据区域和文化类型,龙山文化可以分为山东龙山文化河南龙山文化两类。其中,山东龙山文化遗址包括城子崖遗址,河南龙山文化遗址包括登封王城岗遗址陶寺遗址和后冈孟庄遗址

区域多样性

龙山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其高超的制陶技艺,包括使用陶轮,制作出薄壁且磨光的黑陶。这种陶器在中国北方广泛分布,并在长江流域以及东南沿海地区也有发现。

直到20世纪50年代,这种黑陶仍被视为龙山文化的主要标志,因此所有出土类似陶器的遗址都归入龙山文化。1963年,考古学家张光直在其具有影响力的著作《古代中国考古学》中首次将整个地区描述为“龙山式文化圈”,认为这是由中原核心地区向外扩展形成的相对统一的文化。然而,随着更多新发现的出土,人们认识到区域间的多样性远超以往想象,因此,张光直所谓的“龙山式文化圈”内的许多地方性文化现在被视为独立文化,而“龙山文化”一词仅用于指代黄河中下游地区。例如,长江下游地区的同期文化现被称为良渚文化。与此同时,研究者也识别出黄河流域内部的多样性,将河南、山西和陕西的区域变体与山东或“经典”龙山文化区分开来。1986年,张光直在其书的第四版中放弃了以中原为中心的模式,改为描述区域间相互作用所促成的独特区域文化模式,称之为“中国互动圈”。同样在20世纪80年代,严文明提出“龙山时代”一词,用于涵盖新石器时代晚期(前3千纪)该地区的文化,但赋予中原地区主导地位。

历史时期

龙山文化距今约5000~4000年,是中国新石器晚期(铜石并用)和青铜器文化的形成期[2]

20世纪50年代在河南西部的陕县进行的发掘工作,确定了庙底沟二期文化(公元前3000至2600年),这是一个介于仰韶文化与河南龙山文化之间的过渡阶段。少数考古学家认为这一时期与山东晚期大汶口文化同时,应归属为仰韶文化的一部分,但大多数研究者将其描述为河南龙山文化的早期阶段。一些学者主张,晚期大汶口文化应视为山东龙山文化的早期阶段。

庙底沟二期遗址主要分布于河南中西部、山西南部及陕西渭河流域。这些遗址中发现的工具和陶器相比于前期仰韶文化有了显著改进。农业得到了强化,家畜(如猪、狗、羊和牛)的消费量大幅增加。河南中部庙底沟二期的陶器风格与东部晚期大汶口文化及南部晚期屈家岭文化存在相似之处,表明各地区之间可能存在贸易联系。此外,晚期大汶口文化遗址(公元前3500-2600年)向河南中部和安徽北部的扩展,与海洋最大侵蚀期的时间相吻合。

黄河中游地区龙山文化的晚期(公元前2600至2000年)与山东经典龙山文化同时期。大多数学者认为,龙山文化的晚期标志着铜石并用时代的开始,时间从公元前2600年持续到公元前2000年。

已经确定了黄河中游地区龙山文化晚期的几个地方变种,包括河南西部的王湾III、河南北部和河北南部的后冈II、山西南部汾河流域的陶寺,以及位于静河和渭河中游的一些遗址群,这些遗址统称为克星庄II或陕西龙山文化。

随着中国新石器时代人口达到顶峰,定居点的等级体系逐渐形成。在一些地理上受限的区域,例如山西南部的汾河流域、河南西部的黄河流域(被中条山和小山限制)以及山东东南部的沿海日照平原,出现了少数几个面积超过200公顷的大型中心。在开放性较强的地区,如山东的其他地区、河南的中原地区以及陕西的渭河流域,地方中心则数量较多,规模较小(一般为20至60公顷),并且相对均匀分布。这些城市与周围的城镇和村庄形成了庞大的网络,表明城市精英能够对农村及其农业财富施加控制。

定居点发展为城市,城市内部明确划分出不同阶级和职业的区域,以及大型的精英住宅和仪式结构。显著的人口增长和日益明显的社会分层表明,龙山文化开始形成竞争的首领制,由世代相传的家族统治,且得到了精英亲属网络的支持。城市的井建技术有所提高,一些大型住宅则通过粘土管道配备了简单的管道系统。山东发现了20个城镇的夯土墙、9个中原地区的城镇以及一个(陶寺)在山西南部,表明这些地区的政治实体之间存在冲突。匕首斧的引入,这是一种纯军事武器,无法用于狩猎,显示出战争的频率加剧。

这一时期还见证了铜工具、环和铃铛的制造技术日益广泛和熟练,同时出现了一些青铜和黄铜物品,为后来的青铜时代文化的出现铺平了道路。

分布

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南、山西、陕西、安徽等省。在河南地区发现的陶鬶、磨光黑陶折腹盆、罐形杯、鬼脸足鼎等器物,都显示出受山东龙山文化的影响;而河南龙山文化的某些因素譬如方格纹、绳纹等装饰纹样,同样也被山东龙山文化所吸收。

山东

山东龙山文化又称为“典型龙山文化”,属于新石器晚期,主要分布在山东省中部、东部及江苏省淮北地区,年代约为公元前2500年到前2000年。它上承后李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下续岳石文化。该文化的突出特征是黑陶,尤其是蛋壳黑陶,代表了黑陶技术的最高成就,其标志性器物是蛋壳高柄杯。

山东中部是一个山区,包括泰山(1,545米)及其他几个海拔超过1000米的山峰。龙山文化的定居点分布在这个山体周围的平原上。在北部,分布着四个均匀的有围墙中心,分别是城子崖、丁公桐林(田旺)边线王(从西到东),其中最大的城子崖面积仅有20公顷。在丁公遗址发现了一片刻有11个符号的陶片,但学者们对其是否应划归新石器时代存在分歧。

迄今为止,山东发现的最大遗址是两城镇(273公顷)和尧王城(368公顷)。这两个遗址位于东南沿海的日照地区,尧王城距离两城镇约35公里。每个遗址周围都有经济上互联的定居点等级体系,但在两者之间的区域内相对较少定居点,表明它们可能是竞争政权的政治中心。陶器、石器和纺织品的生产普遍存在,还有证据表明生产了发酵饮料以及由玉石和金属制成的奢侈品。由于在这些遗址发现了玉器和实用商品,如石器和陶器,这表明它们也是区域性商品生产和交换的中心。在两城镇,种植了稻米、黍子、粟和小麦,其中黍子在种植面积上是最重要的作物,但主要用于动物饲料,而稻米则是人类消费的首选食品。

与其他龙山文化相比,山东龙山文化中富人和穷人之间的差距不太明显,且暴力似乎较少。山东龙山文化是从大汶口文化发展而来的,随后被青铜时代的岳石文化所取代。

目前经过发掘的主要遗址包括山东章丘区城子崖、潍坊姚官庄、潍县鲁家口、胶县三里河、日照两城镇、东海峪、诸城呈子、泗水尹家城及江苏徐州高皇庙等。实际上,由于技术限制和交通不便,各地区无法交流,新石器时代的各文化陶器制作几乎都是手工完成,最多是慢轮制作。目前已发现的唯一有能力以快轮制作薄胎陶器的文化是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

河南

河南龙山文化是指分布在洛阳平原与颍水下游登封、禹县一带的龙山文化,分为王湾三期、后冈二期和造律台三个类型。

后冈二期的龙山文化位于河南北部和河北南部。该龙山子文化的遗址沿该地区的河流密集分布,许多遗址相距不足1公里。有围墙的遗址包括后冈(10公顷)和孟庄(16公顷)。后冈二期以黄河地区最早的水井而闻名,其采用的方法在该地区的早期青铜时代国家中继续使用。

王湾三期的龙山文化位于河南省西部和中部。该地区的遗址数量是仰韶时期的三倍,发展为多中心竞争系统。在王城岗遗址有冶金的证据,尽管可能归因于后来的地层。王湾三期被认为是二里头文化的起源;具体而言,位于新砦的70公顷有围墙中心被认为在“类型上直接引导到早期的二里头文化”。

三里桥二期遗址位于河南西部、山西西南部和陕西东部黄河两岸。这一地区的近百个定居点表现出三级定居点等级体系。最大的遗址(小焦口,位于现代三门峡东南10公里)面积为240公顷,而地方中心的面积则在30公顷至70公顷之间。三里桥二期文化的居住类型包括地上和半地下房屋,以及经常用抹灰涂抹的横向挖掘在黄土悬崖中的住宅。

该变体的陶器与客省庄二期的陶器有显著相似之处。

陕西

陕西龙山文化或称客省庄二期文化,主要分布在陕西泾河、渭河流域。

客省庄二期遗址分布在陕西南部的渭河流域。该地区最大遗址的面积为60公顷,甚至不足该地区最大仰韶时期遗址的一半。此时期的人口下降也受到注意,学者们将其归因于环境变化引发的迁徙。在718个已识别的遗址中,有25个被视为“中型”中心,周围环绕着三级定居点的村落。

山西

龙山文化陶寺类型,以山西襄汾陶寺遗址为代表,主要分布在晋西南地区。

陶寺是中黄河地区最大的龙山文化定居点,面积达300公顷,位于山西南部的林汾盆地。葬俗表明社会结构复杂,至少有三个社会等级。在陶寺晚期,夯土墙被毁坏,出现了暴力和政治动荡的迹象。大约在同一时间,新的大型中心方城(230公顷)在陶寺东南20公里处的冲山另一侧建立。

衰退

公元前3千纪末,整个地区的人口急剧减少,许多较大的中心被遗弃,这可能与全新世气候最优期结束所导致的环境变化有关。这与在仪式性埋葬中发现的高质量黑陶的消失相呼应。相比之下,河南中部的易河和洛河流域则出现了人口和社会复杂性的快速增长,最终形成了二里头文化。该地区的物质文化显示出持续的发展,经过了以位于其南侧的嵩山为中心的新砦阶段。然而,在陶寺地区,龙山文化和二里头文化之间并没有这样的连续性,表明该地区发生了崩溃,之后从二里头核心区域向外扩张。

特点

黑陶

黑陶是龙山文化的显著特征,是与仰韶文化彩陶区分的主要标志。龙山文化的黑陶是在仰韶文化彩陶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制陶工艺。黑陶最初是日常生活器具,但因其薄而易碎,逐渐退出了日常使用。如今,黑陶作为艺术品被人们欣赏。龙山文化的黑陶尤为著名,特点是器表漆黑光亮,器壁薄如蛋壳,据称有些器物的口沿处最薄仅为0.2毫米,因此也被称为“蛋壳黑陶”。[3]

农业

最主要的作物是黍子,同时还发现了粟、稻和小麦的痕迹。在山东和河南南部有稻米遗存,辽东半岛还发现了小块稻田。出土的考古工具显示当时已有专门用于挖掘、收割和碾磨谷物的工具。

猪是主要的肉类来源。大约在公元前4千纪,羊和山羊在黄土高原地区被驯化,到公元前2800年时已在河南西部出现,并逐步扩散至黄河中下游地区。在山东,狗肉也被广泛食用,而牛的地位则相对较低。此外,龙山文化时期已出现小规模的丝绸生产,早期的蚕桑业通过养蚕提供丝绸资源。

仪式

在陕西和河南南部发现了用于占卜的牛、猪、羊和鹿的肩胛骨,这些骨骼被加热以供预测。龙山文化晚期,在陕西和中原地区人祭的证据更加普遍。

生活

从社会结构来看,当时已进入父权制社会,私有财产的出现标志着阶级社会的萌芽。此外,龙山文化遗址中发现了夯土建筑、城墙乃至城堡的遗迹。夯土建筑在文明时期广泛使用,多个遗址中出现的城墙和城堡遗迹表明龙山文化可能已具备早期城市的雏形。

文字

龙山文化中发现的早期文字系统被称为“丁公陶文”。考古学家王恩田俞伟超等认为丁公陶文属于东夷文字系统,而冯时认为其属于古彝文系统,推测殷商甲骨文中的“人方”以及西周所称的东夷可能是彝族族群[4]李象润李浴洋等学者则认为丁公陶文属于古汉字系统[5][6]

现代研究

傅斯年在二战前提出夷夏东西说,认为黄河中游的仰韶文化和山东的龙山文化分别属于夏、夷两个不同的文化族群,认为彩陶和黑陶的差异源于地域不同。然而,1959年在河南省陕县庙底沟遗址的考古调查显示,仰韶文化与龙山文化的主要差异在于时间层位。虽然已知两者存在时期差异,但傅斯年所言的黄河中游和山东地区各自形成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体系以及不同区域群体的存在仍然是显而易见的。

顾颉刚认为,龙山黑陶文化的创造者是居住在商人东方的鸟夷[7]

发现的意义

龙山文化位于大陆亚洲,是与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其他文化并存的文化之一,包括长江文化、亚述文化、古代东北亚人群、塔里木木乃伊、奥库涅夫文化、埃及中王国等。

在19世纪和20世纪初,对于中国文化和文明的起源存在不同观点:西方起源说与本土起源说。西方起源说的代表之一是J.G. 安德森(1874-1960),他于1921年在河南省的仰韶新石器时代遗址进行了发掘。他认为,仰韶彩陶起源于西方,与中亚的阿纳乌和东欧的特里皮利亚文化有联系。由于这一观点存在诸多缺陷,学术界早已抛弃。

龙山文化时期是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青铜器的使用、大量城市遗址的出现以及薄壁黑陶和快速轮制陶技术的广泛应用表明,这一时期社会生产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导致了社会中贫富的两极分化,从而出现了阶级对立。

龙山文化中有一些身材特别高大的人,被称为“龙山巨人”。从山东出土的一些龙山文化男性样本的身高在180厘米到190厘米之间,成为世界上任何新石器时代人群中身材最高的。现代山东居民是中国各省中最高的群体。目前发现的最高的龙山文化个体是一名身高193厘米、年龄约为16至18岁的男性,来自陕西省。

参考资料

  1. ^ 【龙山文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 [M]. 7版.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6: 841.
  2. ^ 存档副本. [2007-08-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5-14). 
  3. ^ 艺术与建筑索引典—龙山文化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11-12-19. 于2011 年3 月18 日查阅
  4. ^ 冯时《古文字与古史新论》,台湾书房,2007年。
  5. ^ 李象润、李浴洋《东夷契刻:中国书法的原生态——直插中华汉字根底基因的哲理对话》
  6. ^ 陈望衡《迈入文明的大门:龙山文化的审美解读》
  7. ^ 顾颉刚《中国史学入门》:“商人,是中华民族。它的东边为鸟夷人。鸟夷人把鸟作为自己的图腾。凤鸟氏、玄鸟氏和爽鸠氏都是鸟夷。鸟夷人所占地域极为广大。大概以山东为中心,最北到东北地区;南到江苏;西到河南。这些都有考古的根据。鸟族文化是黑陶文化。黑陶在山东、河南、东北、江苏等区域发现很多。黑陶的特点是薄,上面都有鸟头。这些是近些年才发现知晓的。”

外部链接

参见

本表会因最新考古发现与研究而需要更新。

年份
(BC)
时代 蒙古区 东北区 燕辽区 雁北区 新疆区 甘青区 中原区 海岱区 两湖区 巴蜀区 西南区 江浙区 岭南东南区 时代 年份
(BC)
阿尔泰
萨彦岭
内贝加尔 东蒙古 黑龙江
牡丹江
呼伦贝尔
鸭绿江
图们江
松花江
嫩江
辽河以东
辽东半岛
辽河以西
内蒙古
河北北部
内蒙古
河套
内蒙古
东套
陕北高原
山西
汾河北部
环准噶尔
盆地
环塔里木
盆地
环东天山
哈密盆地
河西
走廊
陇西
青海
陇东
宁夏
陕西
关中西部
陕西
关中东部
山西
汾河南部
河南
西部
河南
东部
河北南部
河北中部
淮河
皖北苏北
山东 胶东 湖南 湖北
鄂东
湖北
江汉
三峡
重庆
汉水上游
汉水中游
四川 云南
贵州
青海
西藏
浙东 太湖 苏中
江南
安徽
中部
安徽
南部
江西
西部
江西
东部
广西
南部
珠江
中上游
广东
北部
珠江
三角洲
浙南
闽北山区
闽东
沿海
闽南
潮汕
台湾
北部
台湾
中南部
9000
以上




后套木嘎
一期遗址

12000-9000
双塔一期
遗址

9000-7000
    于家沟
遗址

12000-6000
转年、
东胡林
遗址

9000-7000
南庄头
遗址

8500-7700
          李家沟
遗址

10500-8600 
      扁扁洞
遗址

黄崖
遗址

10000-7000
  玉蟾岩
遗址

12000-10000
                上山
遗址

?-?
三山岛遗址
?-10000
    仙人洞、
吊桶环
遗址

12000-8700
庙岩
遗址

15000-10000
甑皮岩
一期
遗址

10000-9000
牛栏洞
遗址

10000-6000
奇和洞
一期至
二期
遗址

10000-8000




9000
以上
新仙女木期
结束
  新仙女木期
结束
9000                                                 甑皮岩
二期至
四期
遗址

9000-6000
9000
                                                 
                                                     
8500                                                       8500
                                                       
                                                       
8000                                                     8000
                                                      顶蛳山
一期
遗址

8000-7000
奇和洞
三期
类文化

8000-5000
 
                                                         
7500                           彭头山
7000-5600
  彭头山
7000-5600
                      7500
埃尔达伦
活动
                        埃尔达伦
活动
                                                     
7000



  小河西
7000-6200
            贾湖
7000-5800
                      上山
?-?
       



7000
                                                   
                                                   
6500                       后李
6500-5500
    城背溪
6500-5000
          顺山集
6500-5500
      6500
                                           
8.2千年     兴隆洼
6200-5400
                                      8.2千年
6000 网纹陶
5000-3000
哈伊廷
绳纹陶

6000-3000
卡扎钦斯克
5500-3200
波索尔
4600-2500
塔木察格
布拉格

6000-4300
  北福地一期
6000-5600

磁山
6000-5600

          裴李岗
6100-5000
磁山
6000-5600
              跨湖桥
6000-5000
        复国墩
6000-4000
6000
      大地湾
(老官台)
5800-5400
      高庙
5800-5000
皂市下层
5500-4800
汤家岗
5000-4000
  大地湾
(老官台)
5800-5400
              顶蛳山
6000-5000
甑皮岩
五期
类文化
6200-5000
                         
5500 新开流
5500-4550
                            5500
  新乐下层
5300-4800
赵宝沟
5400-4700
富河
5400-4700
      北辛
(青莲岗)
5400-4400
            双墩、
侯家寨

5300-4500
     
  上宅
5300-4700
  北首岭
5000-4800
  上宅
5300-4700
    李家村
5000-4800
             
5000 左家山下层
5000-4500
仰韶(早)
红台坡下
5000-4300
仰韶(早)
枣园
5000-4300
仰韶(早)
下王岗
5000-4000
    源自
李家村
  龙虬庄
5000-3000
北阴阳营
4000-3000
      受湖南影响 5000
5.9千年 



仰韶(早)
半坡
4900-3800
仰韶(早)
史家
4900-3800
白石村
4900-4300
边畈
4900-4000
油子岭
4000-3600
柳林溪
5000-4400
中子铺
4780-4000
    河姆渡
5000-3300
马家浜
5000-4000
骆驼墩
?-?
      咸头岭
5000-4000




5.9千年 
  小珠山
下层

5000-4000
                  
4500 小南山
4500-4000
振兴
4500-4000
后洼下层
4500-4000
左家山中层
4500-4000
小拉哈一
4500-4000
  仰韶(早)
后岗一
4500-3800
仰韶(早)
后岗一
4500-3800
            大坌坑
4500-2200
4500
  红山
4500-2900
大汶口(早)
刘林
4300-3500
大汶口(早)
王因
4300-3500
大溪
4400-3300
           
  仰韶(早)
王墓山
4200-4000
仰韶(早)
半坡
史家
           
4000 大汶口(早)
紫荆山
4300-3500
      凌家滩
4000-3300
黄鳝嘴
(孙家城)
3800-3500
    4000 
  亚布力
4000-3500
江口
4000-3000
后洼上层
3500-2800
兴城
3000-2500
小珠山
中层

4000-3000
仰韶(中)
庙底沟 3900-3400
白泥窑子 ?-?
仰韶(中)
庙底沟
3900-3400 
仰韶(中)
庙底沟
3900-3400
大溪
4400-3300
        崧泽
3900-3300
    古椰
西樵山
4000-3000
大湾
(金兰寺
万福庵
蚬壳洲)
4000-3000
壳丘头
4000-3000
陈桥
4000-3500
    庙子沟
(海生不浪)
3700-2800
义井
3400-2800
仰韶(中)
庙底沟
屈家岭
3600-3200
           
3500 左家山上层
3500-2500
马家窑
石岭下
3600-3300
大汶口
(中晚)
花厅
尉迟寺
3500-2400
大汶口
(中晚)
大汶口
陵阳河
尚庄
五村
3500-2400
大汶口
(中晚)
三里河
北庄
3500-2400
  源自
马家窑
  薛家岗
3500-2800
  3500
 




哈克
3500-2000
莺歌岭
下层

3000-2000
石灰场
下层

2500-2000
仰韶(晚)
西王村
3600-2900
仰韶(晚)
秦王寨
(大河村)
3500-2700
仰韶(晚)
大司空村
3500-2900
  营盘山
3300-2600
  卡若
3300-2100 
 




  屈家岭
3200-2800
峡江晚期
(魏家梁子
老关庙
甘井沟
(哨棚嘴)
?-?
    良渚
3200-2000
拾年山
3200-2300
3000 小珠山
上层

3000-2500
(西伯利亚
中亚移入)
阿凡纳谢沃
2900-2500
切木尔切克
3000-1500
马家窑
马家窑
3300-2700
宗日
3800-2000
    3000
  小河沿
3000-2500
雪山一
3000-2300
阿善
2800-2500
白燕一期
2800-2500
    点将台
{吴越族?、
涂山氏?、
防风氏
(汪芒氏)?}
3000-1500
张四墩
2800-2400
山背
3000-2500
石峡
3000-2000
大龙潭
2100-2000
横岭
3050-2750
涌浪
(涌浪
圆洲
宝镜湾)
3000-2000
虎头埔
?-?
村头
?-?
围岭
?-?
牛鼻山
3000-2000
昙石山
3000-2000
庵山一期
庵山二期
3050-1050
  马家窑
半山
2700-2300
菜园
3000-2200
庙底沟二
(仰韶龙山过渡期)
2800-2300
  石家河 {三苗?}
(青龙泉湖北龙山)
2800-2300
 
2500 谢洛夫
点状
篦纹陶

2500之前
北沟
2700-2000
金谷
2500-2000
昂昂溪
3000-2000
偏堡子
3000-2200
老虎山
永兴店
2500-2000
老虎山
老虎山
2500-2300
老虎山
杏花村
2500-2200
(西伯利亚
中亚移入)
切木尔切克
2500-1800
天山北路
2000-1500
  (石家河融入)
宝墩
(边堆山)
(蜀国蚕丛?)
2700-2000
鱼凫村
(过渡型)
(蜀国柏灌?)
2000-1700
  良渚 广富林
2500-1900
圆山
2500-1100
芝山岩
1600-1000
牛骂头
2550-1550
牛稠子
2550-1550
  夏家店下层
燕北(西辽河)
{山戎?、?、
先商?、俞人?}
2500-1400
夏家店下层
壶流河
2500-1400
源自庙底沟二
常山下层
2900-2400
齐家(早)
2400-2200
河南龙山
王油坊
(造律台)
{?、
有虞氏?
2300-2000
山东龙山
尹家城城子崖尧王庄
姚官庄、杨家圈
{东夷?:太昊?、少昊?、
祝融?、羲和?、伯益?}
2400-1900
    2500
4.2千年  雪山二
2300-1900
老虎山
石峁
2300-1800
老虎山
游邀
?-?
源自
切木尔切克
马家窑
马厂
2300-2000
陕西龙山
客省庄二
{有扈氏?}
2300-2000
河南龙山
陶寺{?、
陶唐氏?}
2300-2000
河南龙山
三里桥
{?、
有虞氏?
2200-1700
河南龙山
谷水河(先夏?)、
王湾三{先夏?}、
王城岗{夏?}
2200-1700
河南龙山
(河北龙山)
后岗二{?}
2200-1800
后石家河{三苗?}
2200-1900
    钱山漾
2200-2000
樊城堆
(筑卫城)
2300-1700
4.2千年 
2000 乌斯特别
尔斯基

2000
朱开沟
2200-1500
小河
2000-1500
齐家(中)
皇娘娘台
2200-1900
诺木洪
2195-1935
(客省庄二融入)
齐家(中)
西山坪
2200-1900
后石家河
{三苗?}
王湾三
[先夏?]
2200-1700
后石家河
{三苗?}
  {百濮?}
白羊村
{哀牢?}
2200-2100
大墩子、礼州
{昆明夷?、
邛都?}、
2000-1000
滇池
{滇国?}
?-?
鸡公山
{夜郎?}
1300-700
  斗鸡台
斗鸡台巢胡
{皋陶?、淮夷?、
英国?、六国?
巢国?}
2400-1500
好川
2200-1700
2000
  ? 奥库涅夫
2000?
格拉兹科沃
1800-1300
卡拉苏克
1500-800
马城子
(庙后山)
{濊貊?、
扶余?
高夷?}
1800-1100
白金宝
{肃慎?、
挹娄?}
1400-900
西团山
{濊貊?、
扶余}
1300-200
新乐上层
2000-1000
高台山
1700-1000
双砣子一
2100-1900
双砣子二
(源自岳石)
1900-1400
双砣子三
1400-1050
夏家店
下层

燕南(大坨头)
{燕亳?、
有易氏?
孤竹?}
1800-1500
白燕四
?-?
东太堡
?-?
(西伯利亚
中亚移入)
安德罗诺沃
1900-1000
四坝
{羌戎?、
允姓
之戎
?}
1950-1430
齐家(晚)
秦魏家
{羌戎?、
羌方?}
1900-1500
齐家(晚)
磨沟
{羌戎?、
羌方?}
1900-1500
齐家(晚)
老牛坡
{有扈氏?}、
东龙山(?)
1900-1500
(融入二里头)
二里头
南沙村
{崇国?}
1800-1500
二里头
东下冯{?}
新砦期{?}、
二里头
二里头{?}
1800-1500
二里头
下王岗{?}、
大师姑
{顾国?、
豕韦?}
下七垣
{先商}
1680-1500
二里头
南关外{?}、
望京楼
{昆吾?}
岳石
安邱堌堆尹家城
郝家庄照格庄苏北
{东夷?:有穷氏?、伯明氏?、
祝融?、羲和?、伯益?}
1900-1500
{百濮
三苗}
二里头
墓子岗
{?}
1800-1500
二里头
荆南寺
{?}、
王树岗
{?}
1800-1500
古庸方城
{庸国}、
二里头
辽瓦店子
{?}
曲贡
{象雄?}
1750-1500
马桥
{吴越族?、
涂山氏?、
防风氏
(汪芒氏)?}
1800-1200
{百越
古南越}
河宕
2200-1500
黄瓜山
2350-1550
{百越?、
古闽?、
七闽?}
?
  朱开沟
{荤粥?}
2200-1500
(三星堆融入)
朝天嘴
1600-1400
三星堆
{蜀国鱼凫?}
1700-1200
肩头弄
2000-800
{百越?、
古闽?、
七闽?}
1500   卡拉苏克
1500-800
三道海子
(乌尤克)
1300-600
乌兰朱和
1500-1300
张家园
上层

(围坊三)
?-?
{孤竹?}
西岔
{匈奴?、
白羊?}
?-?
李家崖
{鬼方?、
荤粥?、
犬戎?}
1300-800
绥德-石楼
?-?
光社
{基方?、
{土方?、
鬼方?、
𢀛方?}
?-?
(西伯利亚
中亚移入)
安德罗诺沃
1400-1000
尼雅北部
1500-1000
南湾
1500-800
乱杂岗子-
半截沟

1400-1000
石河子
水泥厂

1400-1000
焉不拉克
1300-500
辛店
{羌戎?、
西戎?}
辛店
山家头
1400
辛店
姬家川
1400-1100
辛店
张家嘴类
1100-800
卡约
{羌戎?}
900-600
寺洼
{西戎?、
申戎?、
义渠?、
乌氏?、
朐衍?}
1000-750
刘家
{姜戎?}
1500-1300
郑家坡
{先周?}
1300-1100
二里岗
老牛坡
{崇国?}
1500-1100
二里岗
垣曲商城
{早商}
二里岗
偃师商城
{早商}
二里岗
郑州商城{早中商}
1500-1300
二里岗
皖西
大城墩
{早商}
丘湾
(人方?、
徐夷?、
彭国?、
薛国?、
邳国}
?-?
二里岗
大辛庄
{早中商}
1500-1300、
刘台子
{逄国?}
?-?
胶东
{莱夷?、
嵎夷?}
?-?
铜鼓山
{亲}
?-?
二里岗
盘龙城
{早商}
1500-1300
二里岗
荆南寺
{早商}
1500-1300
古庸方城
{庸国}、
{百濮?}
湖熟佘城 二里岗
皖西
大城墩
{早商}
1500-1300
吴城
{虎方?}
1700-1000
万年
1500-1000
  1500
  (辽东移入)
高台山
1700-1000
魏营子
{孤竹?}
1500-1000
骟马城
?-?
兔葫芦组
?-?
董家台
?-?
光社
{土方?、
鬼方?}
?-?
郑州商城白家庄期{早中商}、
小双桥 {中商}、
邢墟{中商}
{人方?、
徐夷
姺国
豕韦
诸稽}
费家河
{虎方?}
?-?、
坐果山
{百濮?}
1500-600
周玉梁桥
{荆国?}
?-?
路家河
(香炉石)
{巴国?}
1400-850
{象雄
西羌
先零
烧当
发羌
}
湖熟佘城
{吴越族?、
涂山氏?、
防风氏(汪芒氏)?}
1500-1000
{淮夷?}
唐咀{巢国?}、
花城{群舒?}、
黄城{黄国}、
台家寺{淮夷?}、
{英国?、六国?}
吴城
{虎方?}
1700-1000
{百越
古南越}
浮滨
1400-800
{百越?、
古闽?、
七闽?}
营埔
1350-50
大湖
1350-50
   (可能源自
卡拉苏克)
石板墓
{匈奴?}
1600-300
周原
{先周}
1100-800
箕城
{箕方}、
{唐方}
洹北商城{中晚商}、
殷墟{晚商}
1300-1000
台西
{晚商}
陈庄
{蒲姑}、
纪王崮
{奄国}
1300-1000
珍珠门
会泉庄
{莱夷?}、
珍珠门
珍珠门
{嵎夷?}、
归城
{莱国}、
莒县
{莒国}
安居
{鄂国}
?-?
黄土仑
1350-1050
{百越?、
古闽?、
七闽?}
 
1000 西周 双房
{东胡?、
箕国?、
嵎夷?}
?-?
、{燕国}
夏家店上层
龙头山南山根
山戎(无终)?、
令支?、屠何?}
?-?
蔡家坟
{孤竹?}、
琉璃河
{燕国}
1000-771
{北狄
白狄
赤狄
厹由
鲜虞}
索墩布拉克
(伊犁河流域)
{乌孙?、
塞迦?}
1000- 0
流水
{于阗?}
1000-0
察吾呼
{焉耆?}
1000-400
扎滚鲁克
{且末?}
800-100
苏贝希
{楼兰?}
1000-200
石人子沟
{月支?、
匈奴?}
800-200
交河故城
{车师前}
100-0
丰镐{西周}、
张家坡{西周}
1000-771
侯马
{晋国}、
李家窑
{虢国}、
{虞国}
成周城
{西周}
1000-771
上蔡
{蔡国}、
平粮台
{陈国}
南小汪
{邢国}、
朝歌
{卫国}
商丘
{宋国}、
陶丘
{曹国}
梁王城
{徐国}、
薛城
{薛国}
临淄
{齐国}、
曲阜
{鲁国}
1000-771
炭河里
{大禾?}、
罗子国
{罗国}、
{仓吾?}、
{蛮芈?}
?-?
枣树林
{西周随国}、
周玉梁桥
{楚国}、
楚皇城
{楚国}
古庸方城
{庸国}、
辽瓦店子
{楚国}、
{苴国}
十二桥
{蜀国杜宇?}
1200-900
{东瓯
越国}
{吴国
越国}
{宜国
邗国}
{扬越} {干越} {古南越} 西周 1000
铁器时代
冷期
塔加尔
800-100
巴泽雷克
500-300
塔施提克
{坚昆?}
500-0
{肃慎濊貊
高夷扶余
汉书二期
{濊貊?、
扶余?}、
白民?}
900-200
沙井
{月氏?}
800-400
{夜郎且兰
滇国昆明
劳浸靡莫
邛都筰都
漏卧
钩町}
{七闽} 十三行
1000-0
铁器时代
冷期
  东周
春秋
<东周春秋> {义渠楼烦
林胡白羊匈奴}
<东周春秋> <东周春秋>
770-403
<东周春秋>
770-403
{巴国
夔芈}
新一村
{蜀国开明?}
900-500
<东周春秋>
770-403
{西瓯
雒越}
{西瓯
{苍梧}
{阳禺} {驩兜
缚娄}
{东瓯
闽越}
{闽越} 东周
春秋
500 <东周春秋> 500
  东周
战国
水泉{山戎?}、
凌河{东胡?}、{}
<东周战国> <东周战国> <东周战国> <东周战国>
402-221
<东周战国>
402-221
<东周战国>
402-221
东周
战国
  {东胡} <> <西楚> {白羊匈奴} <> <西楚> <> <西楚> <> 220-207 <西楚> 207-202 <> 220-207 <西楚> 207-202 <> 220-207 <西楚> 207-202 <> <西楚>
西汉 {匈奴坚昆丁零
浑窳屈射新䔣}
{匈奴} {肃慎濊貊高夷扶余沃沮} {匈奴鲜卑乌桓} <西汉> {匈奴} <西汉> {匈奴月氏乌孙呼揭西域三十六国} {匈奴西羌小月氏} <西汉>
202-AD 8
<西汉>
202-AD 8
<西汉>
202-AD 8
{南越国} {} {闽越} {南越国} 西汉
0 {西汉匈奴鲜卑乌桓} {西汉匈奴} {西汉月氏乌孙呼揭西域三十六国} {西汉西羌小月氏} <西汉> <西汉> 0
年份
(BC)
时代 阿尔泰
萨彦岭
内贝加尔 东蒙古 黑龙江
牡丹江
呼伦贝尔
鸭绿江
图们江
松花江
嫩江
辽河以东
辽东半岛
辽河以西
内蒙古
河北北部
内蒙古
河套
内蒙古
东套
陕北高原
山西
汾河北部
环准噶尔
盆地
环塔里木
盆地
环东天山
哈密盆地
河西
走廊
陇西
青海
陇东
宁夏
陕西
关中西部
陕西
关中东部
山西
汾河南部
河南
西部
河南
东部
河北南部
河北中部
淮河
皖北苏北
山东 胶东 湖南 湖北
鄂东
湖北
江汉
三峡
重庆
汉水上游
汉水中游
四川 云南
贵州
青海
西藏
浙东 太湖 苏中
江南
安徽
中部
安徽
南部
江西
西部
江西
东部
广西
南部
珠江
中上游
广东
北部
珠江
三角洲
浙南
闽北山区
闽东
沿海
闽南
潮汕
台湾
北部
台湾
中南部
时代 年份
(BC)
蒙古区 东北区 燕辽区 雁北区 新疆区 甘青区 中原区 海岱区 两湖区 巴蜀区 西南区 江浙区 岭南东南区

本表会因最新考古发现与研究而需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