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周乐为/RonaldChowLokWaiLibrary/九龙巴士12线
九龙巴士12线 | |
---|---|
Kowloon Motor Bus Route No.12 | |
概述 | |
运营商 | 九龙巴士 |
调度站 | 荔枝角车厂(L) |
使用车辆 | 丹尼士巨龙11米(AD) 丹尼士巨龙9.9米(ADS) 富豪奥林比安11米(AV) 丹尼士三叉戟12米(ATR) 斯堪尼亚K310UD12米(ASU) 富豪B9TL12米(AVBW) |
线路信息 | |
起点站 | 海丽邨 |
途经 | 南昌邨、港湾豪庭、君汇港、海富苑、柏景湾、渡船角 |
终点站 | 尖沙咀东(么地道) |
线路长度 | 6.9公里 |
运行周期 | 34分钟 |
起点站运营时间 | 05:40-23:45 |
终点站运营时间 | 06:10-00:15 |
发车间隔 | 11-15分钟一班(星期一至五) 12-15分钟一班(星期六及假日) |
票价 | HK$4.7 |
相关线路 | |
运营时间以外 替代线路 | 无 |
竞争交通 | 九龙区专线小巴3号线 (大角咀至尖沙咀一段)、 九龙区专线小巴77M线 (柯士甸站至尖东站一段)、 九龙区专线小巴78线 (尖沙咀至奥运站一段)、 新巴701线 (奥运站至海丽邨一段)、 港铁西铁线 |
九龙巴士12线是香港九龙的一条日间巴士路线,来往海丽邨和尖沙咀东(么地道),为西九龙新区的居民提供往返尖沙咀的服务。[1]
历史
- 1930年代初开办,当时为尖沙咀至深水埗,由中巴营办。
- 1933年6月11日,地区专营权生效,九巴取得本线的专营权。
- 1934年,改为佐敦道码头至荔枝角(当时位置于荔枝角海滩旧址附近,即荔园旧址,现址为华荔邨)。
- 1938年3月1日,因九巴大规模重组路线而取消本线。
- 1946年12月21日,重投服务,往来佐敦道码头至荔枝角,行车路线与1934年的版本大致相同,途经佐敦道、弥敦道、荔枝角道、钦州街及青山道。
- 1949年11月12日,配合油麻地小轮佐敦道至湾仔渡轮投入服务,来回程改经上海街,不经弥敦道。
- 1950年8月,荔枝角总站迁往荔园。
- 1953年初,双层巴士获派于本线服务。
- 1962年4月16日,曾一度延长服务时间至凌晨二时正。
- 1983年5月29日,配合4号线取消,往佐敦道码头方向改经长沙湾道,往荔枝角方向改经元州街及兴华街。
- 1989年12月10日,总站由佐敦道码头迁往中港码头,用以方便乘船过境的乘客。
- 1990年9月17日,往荔枝角方向改经大角咀道。
- 1997年12月5日,往中港码头方向改经大角咀道。
- 1998年4月1日,配合九龙巴士31B线延至大角咀而缩短至深水埗码头。
- 1999年3月7日,因深水埗码头总站关闭,迁往深水埗(东京街)巴士总站。
- 2000年12月17日,改为循环运作,来回程改经海泓道,绕经奥运铁路站,并延长至尖沙咀海港城一带。
- 2003年7月20日,由全非空调巴士直接改为全空调巴士服务。
- 2008年6月8日,九巴加价,本线车费由$4.0增至$4.2。
- 2009年8月16日,配合港铁九龙南线通车及西铁线延长至红磡站,延长为海丽邨至尖东铁路站(循环线),于梳士巴利道近新世界中心回旋处掉头前往海丽邨,来回程改经钦州街至樱桃街一段的深旺道,不再经钦州街、荔枝角道/海坛街及大角咀道,巴士数目增加至6辆,繁忙时间班次加密至每10分钟一班。头班车时间由原来早上6时正提早至早上5时40分,并提供港铁转乘优惠(使用成人八达通卡,包括注有学生身份者,第二程可获 $1.00 的折扣优惠;使用长者或小童八达通卡,第二程可获 $0.50 的转乘优惠)。本路线延长路线后,成为九巴首条服务新巴取得专营权的西九龙新区的非过海巴士路线,优惠期至2010年2月15日。[2]
- 2010年2月16日,港铁转乘优惠期延长至2010年8月15日。
- 2010年8月16日,终止跟港铁提供转乘优惠。
- 2011年5月15日,九巴加价,本线车费由$4.2增至$4.4。
- 2012年6月17日,延长路线,以尖沙咀东(么地道)为循环点,并修改班次。[3]
- 2012年12月2日,取消循环运作。[4]
- 2013年3月17日,九巴加价,本线车费由$4.4增至$4.7。
服务时间及班次
海丽邨开 | |||||
---|---|---|---|---|---|
星期一至五 | 星期六 | 星期日及公众假期 | |||
时间 | 班次(分钟) | 时间 | 班次(分钟) | 时间 | 班次(分钟) |
0540-2345 | 11-15 | 0540-2345 | 12-15 | 0540-2345 | 12-15 |
尖沙咀东(么地道)开 | |||||
---|---|---|---|---|---|
星期一至五 | 星期六 | 星期日及公众假期 | |||
时间 | 班次(分钟) | 时间 | 班次(分钟) | 时间 | 班次(分钟) |
0610-0015 | 11-15 | 0610-0015 | 12-15 | 0610-0015 | 12-15 |
车费
全程收费:HK$4.70
|
历年车费
收费生效日期 | 成人全程(循环线)收费 |
---|---|
2013年3月17日 | HK$4.70 |
2011年5月15日 | HK$4.40 |
2008年6月8日 | HK$4.20 |
2003年7月20日 | HK$4.00(全线改为空调服务) |
1997年12月1日 | HK$3.00(2000年7月20日改为循环线收费) |
1996年4月4日 | HK$2.80 |
1995年4月2日 | HK$2.70 |
1994年4月1日 | HK$2.50 |
1993年4月5日 | HK$2.10 |
使用车辆
本线在荔枝角总站年代,时为1989年到1990年代,使用圆顶丹拿珍宝双层巴士行走。
本线于2005年至2009年间主要使用4辆丹尼士巨龙9.9米(ADS)巴士行走,当时九巴为节省资源,有时更会派出单层空调巴士行走。
由2009年8月16日起,本线改派4辆丹尼士巨龙11米巴士(AD)及2辆利兰奥林比安11米(AL)巴士行走。于2009年9月8日起,九巴于平日早上繁忙时间,开出2班非官方班次,以一辆12米低地台巴士行走,以疏导乘客。
虽然本线途经尖沙咀繁忙地区,但本线在改道初期仍然使用老旧巴士及没有超低地台巴士作挂牌,令轮椅人士、长者或携带婴儿车的乘客不便。直至2010年3月8日起,换入2辆1999年富豪超级奥林比安12米巴士(3ASV)行走,令本线首次有12米及低地台巴士作字轨车。
随着该批利兰奥林比安11米(AL)巴士陆续到达18年车龄而需要退役,从2010年5月25日起,本线开始改派配有康明斯L10引擎的富豪奥林比安11米(AV)巴士。现时本线的派车为1辆丹尼士巨龙11米(AD)、4辆丹尼士巨龙9.9米(ADS)、4辆富豪奥林比安11米(AV)、1辆丹尼士三叉戟12米(ATR)、1辆斯堪尼亚K310UD12米(ASU)及1辆富豪B9TL12米(AVBW)。
车牌 | 车队编号 | 所属车厂 | 备注 |
FK6019 | AD111 | 荔枝角车厂(L) | 全日行走此路线 |
GS8755 | ADS57 | 荔枝角车厂(L) | 全日行走此路线 |
GT7040 | ADS86 | 荔枝角车厂(L) | 全日行走此路线 |
GU6244 | ADS119 | 荔枝角车厂(L) | 全日行走此路线 |
GU6963 | ADS124 | 荔枝角车厂(L) | 全日行走此路线 |
HJ7145 | AV265 | 荔枝角车厂(L) | 只于繁忙时间行走此路线 |
HN7396 | AV364 | 荔枝角车厂(L) | 只于繁忙时间行走此路线 |
HR1554 | AV400 | 荔枝角车厂(L) | 只于繁忙时间行走此路线 |
HT3592 | AV468 | 荔枝角车厂(L) | 只于繁忙时间行走此路线 |
HY1092 | ATR69 | 荔枝角车厂(L) | 全日行走此路线 |
PC4344 | ASU13 | 荔枝角车厂(L) | 全日行走此路线 |
MH4481 | AVBW24 | 荔枝角车厂(L) | 全日行走此路线 |
用车演变史
此路线在80年代至90年代主要派出两轴巴士行走,用车以丹拿珍宝(D744/BH7741、D817/BK5279、D861/BL5488、D865/BL6224、D867/BL6227、D868/BL6228、D876/BL8957、D915/BM9960、D967/BP8774、D1008/BU3649、D1036/BV5730、D1083/BW7404、D1095/BX1239)及利兰胜利二型(G26/CA6072、G127/CD4320、G146/CE4560、G171/CG4564、G254/CK2024、G280/GK9255、G281/CK8821、G297/CL1719、G299/CL2204、G315/CM4492、G483/CW8210、G486/CW7082)为主。踏入廿一世纪改派三轴巴士行走,用车以利兰奥林比安11米(S3BL)为主。
此路线于2003年改为全空调服务后,至2009年,因走线迂回引致客量偏低,用车主要以车龄较高的利兰奥林比安11米(AL143/FP5469、AL145/FP6071)及短车身的丹尼士巨龙9.9米(ADS57/GS8755、ADS73/GT4440、ADS113/GU3186、ADS125/GU7021)为主,更一度有单层巴士行走。
2009年8月16日,因路线改动,此路线改为使用四辆丹尼士巨龙11米(AD111/FK6019、AD120/FL1978、AD167/GJ4622、AD201/GL8933)及两辆利兰奥林比安11米(AL143/FP5469、AL145/FP6071)行走。
2009年9月8日,九巴于平日早上繁忙时间开出两班非官方班次,以一辆低地台巴士行走,以疏导乘客,班次增加为10-15分钟一班。
2010年,此路线改派富豪奥林比安11米(AV34/GE1943、AV71/GF2543)及富豪超级奥林比安12米(3ASV24/JF7222、3ASV43/JG3533)取代利兰奥林比安11米(AL)及丹尼士巨龙11米(AD)。两款巴士于2011年及2012年再由后者及丹尼士三叉戟12米(ATR69/HY1092、ATR126/JA5223)取代。至2013年再由富豪奥林比安11米(AV265/HJ7145、AV364/HN7396、AV400/HR1554)取代前者(AD250/GR2575、AD261/GR5292、AD263/GR5548)。
此路线于2013年加入三辆丹尼士巨龙9.9米(ADS86/GT7040、ADS119/GU6244、ADS124/GU6963)行走。同年亦加入一辆斯堪尼亚K310UD12米(ASU5/PC2872,现时为ASU13/PC4344)及一辆富豪B9TL12米(AVBW24/MH4481)行走。
行车路线
海丽邨开经:深旺道、深盛路、兴华街西、深旺道、樱桃街、大角咀道、未命名路、海泓道、丽翔道、渡船街、广东道及梳士巴利道。
尖沙咀东(么地道)开经:么地道、漆咸道南、梳士巴利道、九龙公园径、广东道、渡船街、欣翔道、海泓道、樱桃街、海景街、博文街及深旺道。
沿途车站
海丽邨开 | 尖沙咀东(么地道)开 | ||||
---|---|---|---|---|---|
车站 | 车站名称 | 位置 | 车站 | 车站名称 | 位置 |
1 | 海丽邨巴士总站 | 深旺道 | 1 | 尖沙咀东(么地道)巴士总站 | 尖沙咀东(么地道)巴士总站 |
2 | 泓景台 | 深盛路 | 2 | 尖东站 | 梳士巴利道 |
3 | 发祥街西 | 深旺道 | 3 | 九龙公园径 | 九龙公园径 |
4 | 富昌邨 | 深旺道 | 4 | 中港城 | 广东道 |
5 | 港湾豪庭 | 深旺道 | 5 | 柯士甸站 | 广东道 |
6 | 中汇街 | 深旺道 | 6 | 渡船街 | 渡船街 |
7 | 奥运站 | 深旺道 | 7 | 欣翔道 | 欣翔道 |
8 | 海富苑 | 海泓道 | 8 | 富荣花园 | 海泓道 |
9 | 富荣花园 | 海泓道 | 9 | 柏景湾 | 海泓道 |
10 | 甘肃街 | 渡船街 | 10 | 博文街 | 博文街 |
11 | 渡船街 | 渡船街 | 11 | 君汇港 | 深旺道 |
12 | 汇翔道 | 广东道 | 12 | 南昌公园 | 深旺道 |
13 | 柯士甸道 | 广东道 | 13 | 富昌邨 | 深旺道 |
14 | 新港中心 | 广东道 | 14 | 东京街西 | 深旺道 |
15 | 尖东站 | 梳士巴利道 | 15 | 海丽邨巴士总站 | 深旺道 |
16 | 尖沙咀东(么地道)巴士总站 | 尖沙咀东(么地道)巴士总站 | 16 |
客量
在1950年代至1970年代初期,因要肩负接驳港内线渡轮乘客,客量不断上升,是当时九龙市区主要巴士路线之一,也是本路线的黄金时代,后因海底隧道及地铁相继通车,令港内线渡轮大量流失乘客,航线相继永久停航,加上市区人口下跌及有其他直接路线竞争,客量不断下跌,虽然于1989年12月10日总站由佐敦道码头迁往中港码头,方便乘船过境往中国大陆及澳门的乘客,及于1990年9月17日起往荔枝角方向及1997年12月5日起往中港码头方向改经大角咀道,但由于在旺角区,并不是途经西九龙主要心脏地带,加上途经的路段(上海街及新填地街)经常出现交通挤塞的情况,客量没有多大起色。
直至富荣花园及柏景湾相继入伙,本路线改经海泓道,不再经上海街/新填地街,延长至尖沙咀并改为循环运作,客量才开始有起色,但九龙巴士K16线于2003年12月13日起延长至南昌站后,旺角西区居民有班次更频密的路线往来尖沙咀,而K16在尖沙咀比本线途经更多商业区,又能避开尖沙咀广东道的塞车黑点,加上与K16与西铁提供转乘优惠(本线于2005年6月1日起取消西铁转乘优惠),而且荔枝角道及大角咀道一带人口老化,同时往尖沙咀方向特意绕经奥运站(现称奥运铁路站)巴士总站之路段较费时,加上由2008年9月28日起南昌站转乘优惠更扩展至东涌线转乘客,令原本已偏低的客量更雪上加霜,全车“小猫三四只”,繁忙时间亦不会客满,唯一优势是车费比K16便宜,吸引少部分“必须搭平车”的民众乘搭。
为配合港铁九龙南线通车,本路线由2009年8月16日起,改经钦州街至樱桃街一段的深旺道及延长至海丽邨[5],以梳士巴利道近尖东铁路站为循环点,并加密班次及改派11米空调巴士行走,但当时K16班次(8-15分钟)比本线稍为频密,令当时12号客量增长不大,9月初九巴更将部分班次改用短身巴士行走。
但自从2009年9月6日起,K16再次削减班次至15-20分钟,令本线的班次比K16还要密,大部分原本乘坐K16的乘客亦开始改坐本线,加上本线扩大了服务范围至海丽邨及君汇港等新区,令本线的客量明显上升。在平日早上繁忙时间,绝大部分班次更全车满座。本线于2009年9月19日与K16合并后,客量再作进一步提升,然而,本线于晚上的班次较疏落,且因容易受广东道交通挤塞而导致脱班,同时由于沿线已经有西铁线,加上专线小巴78线在晚上会自行调整班次故意抢客,因此晚上客量除了繁忙时间或78线小巴还未到站的时候之外,客量一般,甚至间中出现空车游街的情况。
故此为了令班次更稳定,2012年6月12日起,本路线延长至尖沙咀东(么地道)巴士总站并以此总站作为循环点,同年12月2日起正式改为两边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