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春卷柯南/河内分局

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国徽
细节
使用者 越南
启用1976年7月2日
之前版本越南民主共和国国徽(1955-1976)
南越南共和国国徽(1969-1976)

越南国徽越南主权的象征标志。一度统治越南北方的越南民主共和国和一度统治越南南方的越南国越南共和国越南南方共和国都曾经制定各自的国徽式样。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国徽衍生自在1955年启用的越南民主共和国国徽,由画家裴庄灼设计,由画家陈文谨修正,在1955年9月15日至20日越南民主共和国第一届国会召开第五次会议期间定为国徽。1976年南北越统一之后,由于国号变更的关系,国徽上“Việt Nam Dân Chủ Cộng Hòa”(越南民主共和国)的字样也被改为“Cộng Hòa Xã Hội Chủ Nghĩa Việt Nam”(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

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国徽的形状是圆形,底色是鲜红色,中间有一颗五角金星,象征越南革命的历史、以及越南国家、民族的团结精神和光明的前景;周边的黄色稻穗象征越南国内深厚的农业传统;下方黄色的国号字样和十齿轮象征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的联盟是民族大团结的核心,也预示了农业社会走向工业化、现代化的过程。2013年版《越南宪法》第13条的内容规定了国徽的图案,而在1956年颁布的《越南民主共和国国徽使用条例》则规定了国徽的使用规范。

历史

 
越南民主共和国国徽(1955年-1976年)

北越

http://web.archive.org/web/20120714044719/http://chuyentrang.tuoitre.vn/tuhaovietnam/chaoco/lich_su_quoc_huy.htm

南越

传统上黄色是阮朝和佛教信仰的象征,也是祖国土地的象征,还是稻米和黄金的颜色;红色则是成功的象征。三条红色直线象征北圻中圻南圻三个地区,三条线紧紧相邻则象征。 1955年越南共和国成立后采用的第一个国徽式样是圆形,中间是一丛翠竹,周围写有“VIET-NAM CONG-HOA”(越南共和国)字样;翠竹是一种枝干挺拔、四季常青的植物,在冬天也能生长,象征君子坚忍不拔、高尚、正直的特质。在1957年启用的第二个国徽式样是一个三角形,黄底,中间的图案仍然是一丛翠竹,翠竹上方有一条写有“VIET-NAM”(越南)字样的绶带,绶带的左边缠着一支毛笔,象征文人(也有说是精神观念);右边缠着一把剑,象征军人(也有说是勇气)。翠竹、毛笔和剑的组合一方面象征,另一方面也象征。在1963年吴廷琰遇刺后启用的第三个国徽式样和越南国国徽一致,只是没有越南国国徽中间的蓝龙。

越南统一后

1976年7月2日,由越南南、北部人民共同选出的第六届国会在河内市召开第一次会议,并通过《关于国号、国旗、国徽、国歌和国家组织的决议》(越南语Nghị quyết về tên nước, quốc kỳ, quốc huy, quốc ca và tổ chức Nhà nước),决定把越南民主共和国的国号改为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对国徽图案当中绶带的字样作出相应的变更。一直以来,越南人都以为越南国徽的作者是陈文谨,直至2001年《人民报》周末版刊登了一篇由画家黎林撰写,题为〈绘制国徽图案的人〉的文章之后,国徽作者的争论才再次浮出水面。最终,越南政府在2004年2月颁布42/TB-VPCP号公文,承认国徽是越南美术界的集体成果,并承认裴庄灼是国徽图案的绘制者,为日后国徽图案的遴选、改良工作奠下基础;而陈文谨则是国徽图案的修正者。

使用规范

使用场合

 
河内市国会大厦

《越南民主共和国国徽使用条例》规定,必须悬挂越南国徽的机构包括政府会议的举行场地、国会大厦各级人民委员会(地方政府)、外交部,以及越南驻外使领馆和其他外交代表机构,而应当印有国徽图案的文书、出版物则包括国家主席、政府总理颁发的授勋证书和奖状、外交文书(例如由国家主席、政府总理和外交部部长签发的国书、委任状、介绍信)、越南护照、国家主席、政府总理、外交部部长使用的信封、信笺、请柬、国会常务委员会在和国外机构交往期间使用的信封、信笺、请柬,以及驻外使领馆使用的公文、信封、请柬。

参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