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关注度/更新草案
本页是维基百科的方针、指引或流程的草案。 该草案可能仍在草议中、讨论中或正在达成共识以便通过。 |
本页简而言之:维基百科条目收录的是“具有关注度的主题”,亦即这些主题已经有独立来源证实拥有相当的关注度,并且没有违反维基百科不是什么。我们认为可以用可靠的第三方来源作为评估关注度的证据。关注度指引只能决定某主题应否独立成为一篇条目,而并不决定条目的内容。 |
关注度 |
---|
专题指引 |
指引草案 |
参考 |
在维基百科上,关注度是编者们在决定可否为某个主题创建条目介绍时所采用的测试。维基百科上的资料必须可供查证,如果找不到关于某个主题的可靠第三方来源,这个主题便不应该拥有独立的条目。维基百科对于关注度的概念之所以遵循这一基本标准,是为了避免让主题不加区别地收录成为条目。条目和列表的主题必须具有关注度,而在判定某一主题的关注度时并不一定要以其知名度、重要性或者是流行程度为凭据,虽然这几点可能会使符合下述准则的主题更受认可。
如果某个主题符合下述的通用关注度指引,并且不违反维基百科不是什么方针的要求,便可以推定该主题的受关注程度足以让其成为条目。此外,如果某一主题符合右侧讯息框中任何一项特定专题的关注度指引所提到的标准,则同样可以推定该主题具备关注度。然而关注度指引并不保证某个主题一定会成为单独且独立的页面,各编者仍可以按情况衡量是否将两个或以上的相关主题合并或者组织成一篇条目或列表。
关注度指引只是大致规定了怎样的“主题”适合拥有“专门论述的条目或列表”,而并没有限制这些条目以及列表的内容。关于维基百科中针对内容所制定的方针,可以参阅中立的观点、可供查证、非原创研究、维基百科不是什么以及生者传记。
通用关注度指引
如果一个主题获得独立于主题实体的若干可靠来源之有效介绍时,则可以假定该主题适合单独成立其条目或者是列表。
- “可靠”意指来源资料应该具备编辑上的可信度,当进行关注度的审查评估时能够符合可靠来源指引。该来源资料包括以任何形式和媒体出版的作品,其发表可以是中文或其他语言。对于判断关注度来说,检视是否存在关于该主题的可靠第二手来源是一个不错的测试。
- “来源”应当是第二手来源(二次文献)[2],因为能够为主题是否具关注度提供最为客观的证据。所需要的来源数量并没有定数,因为来源的质量以及深入程度各异,但是一般而言多方来源会比较理想[3]。来源不一定要在互联网上或者是使用中文,但源自于同一作者或者组织的多项出版物通常在关注度判断上只被视为单一来源。
- “假定”意指可靠来源的有效介绍只构成推论,并不能保证某项主题因此可独立出新的条目或者列表。在更深入的讨论后可能会得出“该主题其实不应该另立一篇条目”这样的共识结论,例如当条目违反维基百科不是什么方针,尤其是其中所提到的维基百科不是不经筛选的资讯收集处[5]。
一个经由共识认为符合关注度标准的主题通常都拥有其关注价值,并且符合成为百科全书独立条目的标准。而如果主题并不符合这些标准但仍然保留一些可供查证的资料,在经过讨论后可以考虑将这些内容合并到更为合适的条目上。
关注度与条目内容
关注度指引不适用于条目内容
有关条目创建或者保留的标准与条目内容的标准是不相同的,关注度指引仅能够拿来判断某一主题是否在维基百科中值得成为一篇“独立条目”,但是并不为条目或者是列表的内容提供指引(不过某些记录着名事物或者人物的列表可能适用)。个别条目或者列表所要收录的资讯(即某事情是否值得放在该条目或者列表中),则是由仰赖可靠来源介绍程度的合理比重原则以及其他内容方针所规范。
条目内容并非判别关注度的依据
关注度是某一主题的属性,而并非维基百科条目的属性。如果在维基百科以外的地方根本没有提及该主题,就算改善维基百科条目的内容,也不会使该主题突然变得具有关注度。相反,如果本身具有来源资料,即使维基百科条目的内容很差,也不会减少该主题的关注度。
关注度需可供查证
维基百科关注度指引的共同点是必须可供查证,因此仅仅声称某个主题具备关注度是不足够的,而是要以客观证据表明该项目已经从独立来源中获得显著地关注并且满足关注度的要求。然而,某条目没有使用引用(而并非根本不存在来源),并不代表该主题就没有任何关注度。
同时,主题不因其存在就自动或者被视为本身就拥有关注度,而必须要有证据显示该主题已经获得显著独立来源的报导或者认可,并且不是单纯的短期有趣事件、推广活动或肆意宣传的结果或者是其他主题不适合的理由。证据来源包括有公认的同行评审出版物、可信和权威的书籍、有信誉的媒体来源以及其他可靠来源。
编者在评估关注度时不应局限于目前在条目中提到的任何来源,也要考虑可能有其他目前尚未在条目中提出而可证明关注度之来源。关注度只需要适当独立且可靠的来源存在着,而非在维基百科上被引用或者参考。维基百科的条目并不存在最后定稿,因此,如果有来源存在,即便它们并没有列出来,该条目的主题仍然可以具有关注度。但是,一旦条目的关注度遭到质疑时,仅仅声称有不明来源存在是很难有说服力的,尤其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实际证明并没有出现。但如果有可能从独立来源中找到有关该主题的有效介绍的话,以缺乏关注度为由删除条目便是不恰当的作法。
关注度不是一时的
关注度并非一时的,一旦条目的主题按照通用关注度指引的要求获得可靠来源的有效介绍时,便不需要有来源对其持续地广泛报导。虽然关注度本身并非一时的,任何编者仍可以不时透过页面存废讨论要求重新评估关注度的证据或者是现有条目是否合适;亦有可能出现新的证据,支持那些先前被认为并不适宜的条目。所以,早前已处理的条目或者会在数月甚至数年后被提请删除或重建。
值得留意的是,如果可靠来源所涉及的人士仅出现于单一事件的情况下,并除此以外维持或很可能维持不受关注,则我们应该要避免为其创立传记条目。
是否需要独立页面
当为具有显著关注度的主题创建新内容时,编者应该考虑如何最好地帮助读者理解。有时候在专门独立的页面上介绍内容是最好理解的办法,但并不代表我们每一次都必须这么做。有的时候尽管某个主题具有显著的关注度并且很显然应该收录在维基百科中,但是拿其作为一个内容更多(具有更多上下文)、更广泛主题的页面一部分反而更为适当。将一个具有显著关注度的主题纳入更为广泛的页面一部分,完全不代表贬损了该主题的重要性。编者关于是否要创建单独页面的每个判断应该始终取决于如何使主题可以让人理解的具体考虑,而不是仅仅根据个人好恶来决定。维基百科是一个数字化的百科全书,因此有关内容和细节所收录的数量不应该受到对空间可用性的担忧所局限。
- 其他资料:有时候一个显著的主题作为一个更大条目的一部分能够有更好的介绍效果,因为在单独页面上可能会舍弃掉更为完整的上下文介绍。但有的时候将些主题独立成一个条目则有充分的理由(例如美国总统以及每任总统的独立传记),因此每个人应该要考虑到比重适不适当的问题。
- 相关主题:有时候几个同样都具有相近关注度的相关主题可以整合至单一页面上,这样一来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比起每个分成单独的页面还更好理解。但有的时候存在有许多类似关注度的主题,这时将它们整合到单一页面反而会由于条目过于累赘而不切实际。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可行的办法是为这广泛的主题建立一个新的列表或分类并且让它能连结至个别条目上。
- 可用来源:有时候主题可能具关注度,但是可能不会有太多关于它的内容可以撰写,此时编者应该考量条目可能成为永久性小作品的利与弊。但有时则是小作品虽然存在许多来源,只是在条目中根本没有提及,这时候扩充这些仅有一点内容的页面,比起把它合并至较长的页面更好。又有时当有关未来事件的资料仍然是稀缺时,将其整合至更大且广泛主题的条目中可能会更好。但又有时某些未来事件很明显应该创立独立页面(例如2020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在特定主题和专题的讨论页面上,可能会提供于特定学科领域上如何作出上述编辑决定的讯息。当创建一个单独页面时,可以从一个内容更多的页面分拆出来;但另外一方面当具有关注度的主题不给予单独页面时,透过页面重定向和消歧义可以使寻找这一主题的读者直接跳至其中相应的文章章节上。
为什么有这些要求
编者在所有主题上遵守关注度指引,是为了确定中文维基百科是否应该有一个独立且专门讲述关于这个主题的条目,而这些指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确保编者创建符合主要内容政策的条目。
- 我们要求所有的条目主要依靠“独立第三方来源”,如此我们便能撰写出没有偏见、平衡而又符合维基百科中立的观点方针的条目,同时条目也不会成为产品、服务或者是组织的广告工具。
- 我们需要多个来源以便我们可以写出一篇适当地平衡的条目,使其符合中立的观点而不是仅存在一个作者的观点。这也是为什么源自于同一人或同一组织提交的多个出版物,在判定是否符合“多个”的要求时将被认为是单一来源。
- 我们要求“可靠来源”的存在,这样我们就可以确信条目并非随机八卦事件、长期恶作剧或者是随意张贴的资讯总和。
- 我们需要至少一个第二手来源的存在,才能够使条目能够遵守非原创研究要求的所有内容基于第二手来源。
- 我们要求若干可靠资料来源的“有效介绍”,借此我们可以实际写出一篇条目而不是仅有残缺的内容或者是该主题的定义而已。如果来源仅可以写出或者支持几个句子的话,该主题便不应该创建为单独的页面而应该合并到更广泛的主题条目或者相关列表上。
- 我们要求编者自己判断如何组织主题,如此一来我们便不会有过长而拥肿的条目或者是不能适当地发展的小作品。编者可能会认为当某主题作为更广泛内容的一部分,能向读者提供更好的呈现方式。例如编者在处理翻译书籍的资料时通常倾向于合并内容至原文书籍的条目上,因为他们的编辑判断认为合并后的条目将提供更多的内容,同时读者能够更加了解内容而百科全书则减少冗余页面。
这些要求是根据主要内容政策而使得它们适用于所有的条目上,因此并非只适用于符合通用关注度指引的条目。但是如果页面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供导航功能的话(包括消歧义页面以及一些独立列表),便不会要求这些页面也要如此执行。
常见的关注度情况
自我推销和肆意宣传
刊登在可靠来源上的并不一定是具有关注度的好证据:维基百科并不是一个宣传媒体,所以如自我推销、付费请人撰写的内容、个人传记以及置入性行销等资料并不能支撑一篇百科全书。判定某一主题是否具备关注度,在于那些独立于该主题本身(及其制造者、创造者、作者、发明者、提供者等)之人是否真正认为这一主题值得关注,进而撰写并发表了有效地介绍该主题之作品,而这之中并没有诱因、推销或者人与主题之间关联的影响。借由让第三方独立撰写并且发表与特定主题有关的内容,可以排除有心人士只需要在维基百科外详细介绍与他们有关的主题便能轻松绕过关注度规定的可能。
另外维基百科还需要中立的来源以确保可以撰写出中立的条目,因此如自传等自行公开发表的个人出版物并不能假设其具有中立性,即使这种偏见可能是无心的。而像是搭配产品提供的技术手册这类不具有自我宣传性质的自行出版之资料亦不能作为关注度的根据,因为这些并无法让我们评估该主题是否真的有其关注度存在。
个别活动
维基百科不是新闻来源:关注度需要的不仅仅是有关单个事件或话题的常规新闻报导,而是需要一定的有效内容存在着。由于没有最后的期限,因此在提出关注度质疑时建议推迟几天以避免删除讨论涉及到移动的目标;同时借由时间的过去能使事件的关注度有更清晰的了解,并且可能因此让删除提名变得不必要。
独立列表
关注度指引适用于独立列表或者表格上:列表(包括“……事物列表”或者是“……(集体)事物”)的关注度则取决于整体,如果按照上述指引内容讨论整个群体关注度或者是有独立可靠的来源证实时,该主题的列表持有理由可以公认为拥有关注度,不过值得注意的主题列表则适用独立列表指引。在关注度讨论时列表的所有内容并不需要被来源所提及,只有在内容的分成群组或者条目安排时需要参考来源。因为整个群组或者集体都具有关注度,因此在列表中的个别项目并不需要独立地关注度证明。不过编者如果想要限制列表以避免其过于庞大时,可以酌情仅提到具有独立关注度的项目或者是在维基百科上具有条目的项目。
不符合关注度指引
不符合关注度标准的主题并不会保留成为单独的文章,其中没有关注度的主题在有密切相关且具关注度的条目或者列表时往往会选择将两者合并至同一页面,但如果这些没有关注度的主题并没有合并目标时则会选择删除内容。在做出足够努力后仍然无法找到可以使用的来源时,对于关注度仍然不清楚的条目来说删除应该是最后的手段。
如果一篇文章没有列出足以证明其主题关注度的来源时,应该要亲自寻找这类来源,或者是:
- 询问条目的作者或者这一问题的专家,获取寻找这类来源的建议[6]。
- 在条目上标记一个“{{Notability}}”标签以提示其他编者注意。
- 如果条目与某个专业领域有所关连,使用“{{需要专家关注|主题名称}}”标签以及前往专题告知熟悉这一领域的编者,其中这些编者可能可以查询到没有在互联网上的可靠来源。
如果在努力寻找后仍然无法为条目找到相关的合适来源时,可以考虑将条目中可供查证的内容纳入更为广泛的条目中去[7],否则选择将其删除[8]:
- 如果条目符合我们的快速删除守则,可以在该页面上加入快速删除的标签并且标记删除的理由。
- 条目提出删除前请确保关注度模板“{{Notability}}”已挂上足够长(至少30日)的时间,足以引起其他人的注意。
- 特别在当你不确定条目是否应该要删除或者认为其他人会反对的情况下,请将条目提交到页面存废讨论,之后社群会在7天内讨论并且审查条目是否保留与否。
对于主题很明显并没有关注度的条目来说删除通常是最适合的选择,不过也有其他选择可以帮助社群保留任何有用的资料。
参见
- Category:维基百科关注度标准:整理特定主题具体关注度指引的分类。
- Category:维基百科关注度:整理有关关注度指引论点和建议的分类。
- 维基百科:关注度/提报:处理关注度提报之页面。
- 维基百科:重要度:过去遭到否决的提案。
- 使用说明:关注度:提供用户有关关注度的帮助。
- 维基百科的关注度:维基百科上有关关注度的条目。
注释
- ^ 由主题实体自身发表的作品或者与之有紧密联系的作品,并不能成为该主题受到关注的证据。
- ^ 来源包括但不限于报纸、书籍和电子书籍、杂志、电视和电台的纪录性节目、政府机构的报告以及学术期刊等。在缺乏多个来源的情况下,该来源必须能够验证所反映的中立观点足可信赖,并且能为一篇全面的条目提供足够详细的讯息。
- ^ 缺少多方来源可能就意味着,更好的做法也许是将特定主题写入主题更加宽泛的条目中。常常可以见到多家报纸或者期刊发表相同的故事,而有时后会轻微改动内容或下不同标题,但是这些个别的故事并不能视为多方来源。几篇刊物同时发表不同的文章也不往往意味着即可视为多方来源,特别是当作者都是仰赖同一来源且只是重申相同讯息时。同样的道理,由同一作者或同一期刊出版的系列作品通常也只视为单一个来源看待。
- ^ 例如在关于IBM这一主题中,使用了罗伯特·索贝尔的《IBM与日本:为未来奋斗》(IBM vs. Japan: The Struggle for the Future)第360页以及爱德温·贝莱克的《IBM与纳粹大屠杀》第528页都显然不是“顺带提及”。而英国记者马丁·沃克在关于比尔·克林顿的传记《Clinton: The President They Deserve》中,一句提到“Three Blind Mice”乐队的话则为明显的“顺带提及”。
- ^ 此外,并不是可靠来源中的任何内容都能证明某一主题已符合创建条目的关注度要求,例如其上的目录、词典、数据库、广告、公告栏和小篇新闻故事都是这样的案例。尽管它们出现在可靠来源上,但它们不一定能真正支持该主题的关注度检查。
- ^ 有时联系传记中的主角或者对象组织的代表会获得独立的来源材料,当然我们应该谨慎地观察和评估这些材料的独立性。您还可以寻找与主题有关的维基百科专题,并请求他们的帮助。
- ^ 例如虚构作品中的小角色可以合并到“……次要人物列表”中、关于学校的条目可以合并到该学校所处的城镇或地区的条目中、知名人士的亲戚可以合并到关于该知名人物的条目中,而只因为与某特定群体或事件相关而受到关注的人物其条目可以合并到该群体或事件的主条目中去。
- ^ 此前的调查不充足的话维基百科的其他编者很有可能会拒绝提删的请求,提删时应该说明已经尝试寻找证明其关注度的来源,和/或以其他证明其关注度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