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的香港艺术

《今日的香港艺术》是1962年5月25日至7月4日在香港大会堂博物美术馆(1975年易名为香港艺术馆)举行的展览,展出65名艺术家共120件展品。这是博物美术馆同年三月落成后的首个大型展览,亦是政府筹办的首项艺术比赛。[1]

展览除了一如以往邀请艺术家参展,亦公开征集作品,引起本地艺术界的关注。博物美术馆主任及策展人约翰·温纳(John Warner)在展览目录的叙言中阐述了他认为“能代表现时代之适当的艺术形式”:“特别注意材料之质素,聪明之尝试,及新颖之创作”,而摒除“陈旧之派别,呆板之技术,及卑劣之抄袭”。[2]

重要性

博物美术馆位于当时新建的香港大会堂高座内,是香港中环海滨旁的一所现代建筑。这所博物美术馆采取明确的政策,宣扬及推广“香港艺术”,而非中国、英国或其他西方艺术。[3]作为新地标落成后一系列拓展活动中的盛事,《今日的香港艺术》正体现了这一使命,亦是首个以香港艺术为主题的展览。[4]

尽管展览在博物馆内进行,展出的艺术品均可发售,并在目录中标有价格。博物美术馆收购了当中一些作品,构成其香港艺术收藏的基础。

争议

公开作品征集成功引起本地艺术界的浓厚兴趣,可是亦因为这个缘故,展览不久触发争议。

陈福善是众多在公开征集中作品被拒绝的艺术家之一。陈福善是1930年代起活跃于香港艺坛的水彩画家,以绘画自然主义风格的山水画闻名。他向展览提交了几幅抽象作品,是其艺术创作的新尝试。最终他只有一件作品入选。陈福善既为1950年代的知名人物,更被委任为新建成的博物馆顾问,他落选后决定就这次挫败公开表达不满,力陈展览的弊端,引起了一场艺术界的风波。他为此洋洋洒洒撰写了一篇文章,题为“大会堂画展落选记”,在《华侨日报》连载发表。[1] [5]

围绕展览的争议包括:当时著名艺术家在公开征集落选;多名落选的艺术家均出身同一个组织(华人现代艺术研究会,由陈福善担任主席);评选委员小组在保密原则下欠透明度的评选标准;入选的中国画和西方画数量不平均;以及评选倾向抽象艺术。

展览反映自然主义艺术趋向落伍,而抽象艺术深受青睐。2001年,正在攻读艺术史博士学位的李世庄就这次事件及其回响写道:“温氏对现代和抽象艺术的偏爱,直接影响馆方日后主办展览和收藏作品的方向,本地一些艺术工作者为了迎合馆方的口味,纷纷转向抽象艺术方面发展,形成了本地艺术的一个新方向。”[1]

艺术史家David Clarke形容,陈福善的挫败从个人层面而言是“事业灾难”。他观察到“在1960年代的大部分时间,陈福善的作品显示他对艺术探索失去安全感。”[6]陈福善的抽象派实验并不成功,直到十年后才创出下一个艺术突破。

艺术家

是次展览共有65位艺术家参展,包括:

  • 江元瑾
  • 陈清涛
  • 陈球安
  • 陈录记
  • 赵少昂
  • 陈荣健
  • 张义
  • 周永沾
  • 周世聪
  • 徐榕生
  • Cuy SICHEL
  • D. G. WYE
  • David PUN
  • 白连
  • Edmund EMAMOODEN
  • F. WILLIAMS
  • 何尔曼
  • 尤绍曾
  • 夏德飞
  • Julia BARON
  • K. E. TOMLIN
  • 金嘉伦
  • 江伯鱼
  • 郭文基
  • 邝耀鼎
  • 李汛萍
  • 李文彰
  • 黎明
  • 林泽钿
  • 林镇辉
  • 林建同
  • 刘炜堂
  • 李国荣
  • 李流丹
  • 梁伯誉
  • 梁锡庄
  • 卢巨川
  • 陆无涯
  • 吕灿铭
  • 吕寿琨
  • 陈福善
  • 谭慧霞
  • J.P. POTTER
  • Marianne SCHIOLL
  • Mavis BAKER
  • Mrs HOLZBURGER
  • 韩志勋
  • 潘士超
  • 彭桢
  • 江从新
  • 邬玉笙
  • Roy RIDGEWAY
  • 宋志元
  • 谢江华
  • Wendy YEO
  • John WARNER
  • 黄家齐
  • 黄浩然
  • 黄祥
  • 黄般若
  • 黄佩瑚
  • 王无邪
  • Y. ELIAS
  • 杨善深
  • 严以敬

参考资料

  1. ^ 1.0 1.1 1.2 Lee, Jack Saichong. Luis Chan and the 'Hong Kong Art Today' Dispute. Hong Kong: Asia Art Archive. 2006: 134–40. ISBN 9889766434. 
  2. ^ Warner, John. Introduction. Hong Kong: HK Printer. 1962. 
  3. ^ Chu, Christina. Tsong-Zung Chang and Serenella Ciclitira , 编. The Hong Kong Eye: A Legacy Revisited. Skira Editore S.p.A. 2012: 28. ISBN 9788857214610. 
  4. ^ 郑, 蕾. 香港現代主義文學與思潮. 香港: 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 2016. ISBN 9888420828. 
  5. ^ Chan, Luis. My Unsuccessful Submission to the City Hall Art Exhibition. Wah Kiu Yat Po. May–June 1962. 
  6. ^ Clarke, David. Lee, Jack Saichong , 编. Towards Psychic Decoloniz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Luis Chan's Painting. Hong Kong: Asia Art Archive. 2006: 142–143. ISBN 9889766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