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剑秋(1880年—1956年),原名长荣,一作昌荣直隶省天津宁河县芦台镇人,民国初年著名武术家,师承形意拳李存义。其子傅少侠亦为武术高手。[1]

生平

傅剑秋自幼好武,曾跟随尚汇川学习少林拳,后随申万林学习形意拳。1908年,拜李存义刘凤春为师,融合形意拳八卦拳太极拳的功夫于一身,依形意门字辈,改名剑秋。学成后回芦台镇开设武馆。

1919年,至奉天(今沈阳)设馆收徒,与白俄大力士进行角力获胜,逐渐展露头角。1921年,日本武士小佐次郎师徒四人在奉天小河沿河摆设擂台,挑战中国武师,数名武师在比试后受伤负败。傅剑秋闻讯前往挑战,连败师徒四人,因此得到张作霖的召见,聘请他为侍卫官兼奉天讲武堂武术教官。曾教授张学良张学成韩光第胡文通奉军要员形意拳功夫,并随奉军进入北京。皇姑屯事件时,傅剑秋幸免于难,回到芦台镇继续开设武馆。

1927年,至武当山,结识道士徐本善,与他成为好友,并彼此交流武艺。1932年,杭州武术比赛时,受聘为裁判,其徒李春芳技压群雄,获得冠军。傅剑秋自此在上海杭州无锡一带设馆教拳为生。1955年,回到芦台镇,1956年过世,享年75岁。

参考资料

  1. ^ 爱国武术大师傅剑秋. fushixingyi.com. [2019-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