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昂季耶夫悖论
经济学发现
列昂季耶夫悖论(英语:Leontief paradox)是由诺贝尔奖得主瓦西里·列昂季耶夫教授提出的一个经济学悖论,旨在检验赫克歇尔-奥林定理(H-O理论)。1953年,列昂季耶夫发现美国(从各种条件来看都是资本丰富的国家)于1947年反而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这一现象与H-O理论相悖。后来,经济学中将人均资本拥有量更高的国家在出口贸易中的资本/劳动比反而比进口还低的现象称为列昂季耶夫悖论。
计量
- 1971年,罗伯特·鲍德温(Robert Baldwin)根据美国1962年贸易数据的计算表明,美国进口贸易比出口贸易的资本密集度还高27%,其计算方法和列昂季耶夫类似。[1][2]
- 1980年,爱德华·利默尔对列昂季耶夫比较同价值的进出口要素成分(即基于实际汇率)的原始方法提出了质疑。然而他承认,基于鲍德温1962年的数据,使用修正后的方法比较净出口和国内消费的要素含量时,美国的这一悖论仍然存在。[3][4]
- 1999年,埃尔赫南·赫尔普曼在检视计量经济学文献时认为,悖论仍然存在,但一些关于非美国贸易的研究却与H-O理论相一致。
- 2005年, Kwok和Yu使用了一套新的方法,认为美国贸易数据中列昂季耶夫悖论没有那么明显,甚至不存在,但该悖论仍然在其他已开发国家存在。[5]
解释
对许多经济学家来说,列昂季耶夫悖论削弱了赫克歇尔-奥林定理(H-O)理论的有效性,该理论预测,贸易模式是基于各国在某些生产要素(如资本和劳动力)方面的比较优势。许多经济学家放弃了H-O理论,转而支持一种更接近李嘉图的模型,即技术差异决定比较优势。这些经济学家认为,美国在高薪劳动力方面的优势大于资本优势。该观点可以认为是采用了广义概念的“资本”,包括人力资本。根据这一定义,美国的出口是非常(人力)资本密集型的,而不是(低薪)劳动力密集型的。
一些学者对这一悖论的解释认为,比较优势作为贸易决定因素没有那么重要。例如,林德假说认为,在贸易的决定因素中,需求的重要性高于比较优势,并假设需求相似的国家更有可能进行贸易。例如,美国和德国都是对汽车有巨大需求的发达国家,因此两国都有庞大的汽车产业。现实中并未出现一个国家借助比较优势主导汽车行业的局面,而是两国之间进行不同品牌的汽车贸易。同样,新贸易理论认为,比较优势可以独立于要素禀赋变化而发展(例如在产业规模报酬递增中)。
参见
参考文献
- ^ Leontief Paradox. [2007-1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7).
- ^ Baldwin, Robert E. Determinants of the Commodity Structure of U.S. Trade.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71, 61 (1): 126–146. JSTOR 1910546.
- ^ Leamer, Edward E. The Leontief Paradox, Reconsidered.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80, 88 (3): 495–503. JSTOR 1831928. S2CID 153956765. doi:10.1086/260882.
- ^ Duchin, Faye. International Trade: Evolution in the Thought and Analysis of Wassily Leontief (PDF): 3. 2000 [2023-06-2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12-18).
- ^ Leontief paradox and the role of factor intensity measurement. 2005 [2023-06-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