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子叶植物

一個非正式的被子植物分類單元

双子叶植物(Dicotyledons,简称dicots),旧名 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或 木兰纲(Magnoliopsida),是指一般其种子有两个子叶之开花植物的总称,约有199350个物种[1]非双子叶植物的开花植物则称为单子叶植物,一般只有一个子叶。

关于生物分类框双子叶植物
木兰属植物Magnolia x wieseneri
木兰属植物Magnolia x wieseneri
科学分类编辑
界: 植物界 Plantae
演化支 维管植物 Tracheophyta
演化支 木质植物 Lignophytes
总门: 种子植物总门 Spermatophyta
演化支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
并系群 双子叶植物 Dicotyledons
Brongniart
传统分类中包含的子类群
传统分类中未包含,但在
演化层面上包含的演化支

双子叶植物不再被视为是一个恰当的类群名称,且此一名称亦至少不被使用在分类的意涵上。但前述之双子叶植物的绝大部份可以分至一名为真双子叶植物分支单系群。此一单系统可以以其花粉的结构于其他的开花植物所区隔。其他的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的花粉都是单沟或单沟衍生的样式;而真双子叶植物分支的花粉则为三沟或三沟衍生的样式,其花粉的沟上会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细孔。

和单子叶植物的比较

除了子叶数量之外,双子叶和单子叶之间还存在著其他很大的不同,尽管这些主要是指单子叶植物分支和真双子叶植物分支之间的不同。许多早期分歧出来的双子叶植物会有些“单子叶”的特征,例如散乱的维管束、三基数的花朵和非三沟的花粉。此外,某些单子叶植物亦会有著“双子叶”的特征,如网状的叶脉。

 
蓖麻幼株,可看到其明显的两片子叶,不同于真叶
  • 种子:单子叶植物的胚只有一枚子叶且常退化成胚盘,胚乳比较明显;
而双子叶植物的胚有两枚子叶,胚乳则常在胚发育的早期已消耗。
  • 花朵:单子叶植物的花瓣为三的倍数,而双子叶植物的则为四或五的倍数。
  • 茎:单子叶植物茎部维管束是散乱的,而双子叶植物的则是环状的。
  • 次生长:单子叶植物的茎很少会显示出次生长,而双子叶植物的则经常有次生长。
  • 花粉:单子叶植物的花粉有一个沟或气孔,而双子叶植物的则有三个。
  • 根:单子叶植物的根是偶发成长的,有须根;而双子叶植物的则是长自胚根中,有轴根。
  • 叶子:单子叶植物的叶脉是平行的,而双子叶植物的则是网状的。
  • 维管束:双子叶植物具形成层,维管束呈环状排列;单子叶植物则不具有形成层,维管束呈散生排列。


分类

种系发生学

被子植物的实际演化关系[2]并系群双子叶植物的涵盖范围:

被子植物 Angiosperm
核心被子植物 Mesangiospermae

单子叶植物 monocots

真双子叶植物 Eudicots

金鱼藻目 Ceratophyllales

木兰类植物 magnoliids

金粟兰目 Chloranthales

木兰藤目 Austrobaileyales

睡莲目 Nymphaeales

无油樟目 Amborellales

双子叶植物 Dicotyledons

双子叶各目列表

下面列表为之前放置在双子叶植物下的各目,以APG系统重新摆列,而右边则为现今仍被广泛使用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

APG II 克朗奎斯特分类法

无油樟目 Amborellaceae

金粟兰目 Chloranthaceae

睡莲目 Nymphaeaceae [+ 莼菜科 Cabombaceae]

木兰藤目 Austrobaileyales

金鱼藻目 Ceratophyllales

木兰分支 magnoliids
真双子叶植物分支 eudicots

注: "+ ..." 是一种建议选择,可以合并也可以单独分为一科。

木兰纲 Magnoliopsida

木兰亚纲 Magnoliidae

金缕梅亚纲 Hamamelidae

石竹亚纲 Caryophyllidae

五桠果亚纲 Dilleniidae

蔷薇亚纲 Rosidae

菊亚纲 Asteridae

参考文献

  1. ^ Hamilton, Alan; Hamilton, Patrick, Plant conservation : an ecosystem approach, London: Earthscan: 2, 2006, ISBN 9781844070831 (英语) 
  2. ^ Angiosperm Phylogeny Group. An update of the Angiosperm Phylogeny Group classification for the orders and families of flowering plants: APG IV (PDF). Botan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 2016, 181 (1): 1–20 [2016-04-10]. doi:10.1111/boj.1238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