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蕴(pañca khandha)
依据巴利圣典
 
 
(rūpa)
  四大种
(mahābhūta)
 
 
 
 
(phassa)
 
 

(viññāna)
 
 
 
 
 


 
 
 
  心所(cetasika)  
 

(vedanā)
 
 
 

(sañña)
 
 
 

(saṅkhāra)
 
 
 
 
 Source: MN 109 (Thanissaro, 2001)  | ; 示意图详情
  十二因缘  
无明
名色
六入
老死
 

梵语巴利语Vedanā),佛教术语,意指情绪。当感官,外境,以及意识三者聚合()时,所升起的内心感觉,即是受。通常可以概分为痛苦苦受)、快乐乐受)以及没有特殊感受(不苦不乐受)三者。它是十二因缘的第七支,为五蕴之一,又名受蕴受阴,包括感受等,属于心的一种作用。南传佛教对感受有非常详尽的探讨。

感受的定义

  • 受蕴,包括“受”的过去、未来、现在、内外、粗细、优劣、远近等等[1]。而“受”是感受及体验目标的心所,此感情为对某种体验的感受,而非涉及不同心所而生的复杂感情[2]
  • 乐受、苦受、舍受(不苦不乐受):此三受分别和贪瞋痴三毒对应。
  • 感受的可意和不可意,完全是个体的主观判断,同样的外在刺激,对不同个体会很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感受。
  • 因为有六受身的感受、觉知,有情才能学习世间技艺与修行世间法出世间法。

受蕴种类

  • 三种受:[3]
  • 六受身:将六根触六尘境界的受,称作六受身,也是受阴的一类。[4]
    • 眼受身
    • 耳受身
    • 鼻受身
    • 舌受身
    • 身受身
    • 意受身

受蕴体性

  • 生灭
  • 无常
  • 无我

感受的形成原因

  1. 胆汁
  2. 痰液
  3. 生理反应
  4. 季节变迁
  5. 失衡
  6. 外在逆境
  7. 成熟的业果

总的来说,感受由“”(十二因缘之一)所生起,触包括和外在接触(眼耳鼻舌身<色声香味触),和心与记忆的接触(意根<法尘)。

感受与修行之关系

  • 感受是修行的重要工具,透过观察感受(四念住),可以看到贪瞋如何生起,如何灭去。
  • 由于外境的能量变化的持续发生,以“感受”为所缘,可以持续不间断地保持“正知”,以防止贪瞋的再度生起。

引用

  1. ^ 巴利三藏·相应部》(卷22,第48章):“诸比库!所有受之过去、未来、现在、内、外、粗、细、劣、胜、远、近者,名为受蕴。”
  2. ^ 巴利三藏·相应部》(卷36,第5章):“诸比库!此等之三者,是受。以何者为三者?乃乐受、苦受、非苦非乐受是。”
  3. ^ 《瑜伽师地论》卷25:“所言受者。即三种受。是名受蕴。”
  4. ^ 《众事分阿毘昙论》卷2〈4 分别七事品〉:“云何受阴。谓六受身。云何六。谓眼触生受。乃至意触生受。” (CBETA, T26, no. 1541, p. 634, c9-11)

参考条目

前任:
十二因缘
继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