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时任
吴时任(越南语:Ngô Thời Nhiệm和Ngô Thì Nhậm/吳時任;1746年—1803年),阮朝时因为避讳,又写作吴壬[1],字希尹,号达轩。越南历史学家、文学家、儒学学者,越南吴家文派人物之一。曾先后出仕后黎朝、西山朝为官。
生平
早年经历
吴时任是吴时仕长子,吴时仕为儿子取名吴时任,即寓意希望他比自己更进一步之意。自幼聪明,23岁参加乡试,成为解元。景兴三十六年(1775年),吴时任参加会试,考中乙未科进士,并出任东阁校书,逐步昇为工部右侍郎。后因过失免职,担任郑主世子郑棕的侍讲,为京北(今北宁省)督同。
庚子密案
景兴四十一年(1780年),世子郑棕阴谋夺权,京北镇守遵生侯阮克遵也参与了密谋。吴时任向郑主郑森告发此事。郑森废黜郑棕世子之位,并赐死参与密谋的遵生侯阮克遵、炘忠侯阮芳挺等人。因为这个功绩,吴时任被再次任命为工部侍郎。
景兴四十三年(1782年),郑主幕府发生政变,郑棕夺取政权,成为新的郑主。郑棕不能容忍告发自己的人,逮捕并处死了众多相关大臣,因此吴时任弃官逃至太平府隐居。
归降西山
景兴四十七年(1786年),阮惠率西山军北伐,攻灭郑主。随后阮惠将黎昭统帝扶上皇位。此时吴时任前往投奔,被昭统帝任命为户部都给事中。后为校讨兼纂修国史,继续编写父亲吴时仕的《大越史记全书续编》,并修订了黎熙宗至黎懿宗之间的五朝实录。
吴时任经西山朝中书令陈文纪的推荐,得到了阮惠的欣赏,担任工部侍郎。阮惠率军离开昇龙(今河内市)的时候,留大司马吴文楚管理北河事务,吴时任则作为阮惠的亲信谋士留在了昇龙。
不久,清朝南下攻打西山朝,欲扶黎昭统帝复位,西山军不能敌。在吴时任的建议下,吴文楚率西山军撤离昇龙,来到三叠山(在今宁平省和清化省交界处)据险抵抗,并等待阮惠大军的支援。
阮惠率军北上抗清时,吴时任随吴文楚、潘文璘一起作为西山军的先锋。最终阮惠战胜了清军。
在阮惠击退清军进攻之后,吴时任认为清朝强大,担心清朝起倾国之兵前来征讨,因此建议阮惠主动向清朝求和。阮惠听从了他的意见,命令吴时任、潘辉益起草对清朝的外交文书,成功使西山朝与清朝达成和解。以此功绩,吴时任成为兵部尚书,封晴派侯(越南语:Tình Phái Hầu/晴派侯)。
光中五年(1792年),吴时任兼任国史署总裁,翌年以侍中大学士正使的身份出使清朝,报告阮惠之丧,请求册封阮光缵为新的安南国王。
景盛五年(1797年),吴时任奉命为国史监修,整理刊行吴时仕的《越史标按》。次年(1798年),奉命修筑北城文庙(今河内文庙),并建议景盛帝阮光缵实行各种考试。
嘉隆元年(1802年),西山朝被阮福映推翻,取而代之的是阮朝。吴时任、潘辉益投降,被押至顺化。
去世
嘉隆二年(1803),阮福映命令将吴时任、潘辉益等人押至北城文庙前当众鞭笞。因吴时任与阮朝大臣邓陈常有隙,邓陈常命人将其打死。
著作
吴时任著有《邦交好话》(又名《邦交录》、《邦交集》)、《华程家印诗集》、《海阳志略》、《二十一史撮要》、《四家说谱》、《春秋管见》、《竹林宗旨原声》、《金马行馀》、《笔海丛谈》、《皇华图谱》、《翰阁英华》、《水云闲咏》、《燕台秋咏》等。他也被认为是《皇黎一统志》的作者之一。
家庭
吴时任之子吴时典亦是一名儒学学者。
评价
《郑氏世家》认为他是奸臣,指控其罗织罪名向郑森诬告郑棕[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