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崩
塔崩(Tabun),或作GA(二甲氨基氰膦酸乙酯)是一种有极强毒性的物质。它是清澈无色无味的液体,有轻微水果香味。由于它会严重地影响哺乳类动物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甚至致命,塔崩被视为一种神经毒素。作为化学武器,联合国在1993年颁布第687决议,将塔崩分类为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含有塔崩的产品生产和储备被《禁止化学武器公约》严格管制。[1]
塔崩 | |
---|---|
IUPAC名 (RS)-Ethyl N,N-Dimethylphosphoramidocyanidate | |
英文名 | Tabun |
别名 | GA 二甲氨基氰膦酸乙酯 |
识别 | |
CAS号 | 77-81-6 |
PubChem | 6500 |
ChemSpider | 6254 |
SMILES |
|
InChI |
|
InChIKey | PJVJTCIRVMBVIA-UHFFFAOYAG |
性质 | |
化学式 | C5H11N2O2P |
摩尔质量 | 162.13 g·mol−1 |
外观 | 无色到棕色液体 |
密度 | 1.0887 g/cm3当25 °C 1.102 g/cm3当20 °C |
熔点 | -50 °C(223 K) |
沸点 | 247.5 °C(521 K) |
溶解性(水) | 9.8 g/100 g当25 °C 7.2 g/100 g当20 °C |
蒸气压 | 0.07 mmHg (9 Pa) |
危险性 | |
主要危害 | 剧毒,燃烧产生氢氰酸 |
NFPA 704 | |
若非注明,所有数据均出自标准状态(25 ℃,100 kPa)下。 |
塔崩是所谓“G系列”的第一种神经毒素。(“G系列”还包括沙林(sarin)、梭曼(soman)(GD)和环沙林(GF)(cyclosarin))。
化学性质
塔崩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液体,颜色依浓度高至低是无色至棕色。在常温下具强挥发性,虽然挥发性没有沙林或索曼高。塔崩易溶于水,所以作为化学武器,经常利用塔崩污染水源。
塔崩会被漂白剂分解,但分解的同时也会产生有毒气体氯化氰。
合成方法
过量吸入后的反应
过量吸入后的反应和其他神经毒素所构成的中毒原理相似。只要约一分钟的吸入塔崩已可构成生命危险。中毒征状和严重程度随吸入量和进入身体的速度而定。极少的皮肤接触有时会出现出汗和颤抖,瞳孔异常收缩。吸入塔崩造成中毒的毒性比沙林毒气少约一半,但低浓度的塔崩对眼睛的刺激和伤害远强于沙林。并且,塔崩进入身体后分解得极慢,所以即使吸入量极少亦会造成慢性中毒。
皮肤接触塔崩后的病征比直接吸入出现得较慢;即使中毒者迅速吸入超过致死份量,仍能维持生命1至2小时。但经呼吸吸入致死量的毒气一般会在1至10分钟内死亡,而眼睛接触到液体后人亦会在相若时间死亡。但是,若患者吸入少量至一般份量的塔崩后即时得到正确处理,通常可以完全康复。这里所谓致死吸入量是以猴子作动物实验所得数据而言。
历史
塔崩作为第一个神经毒素,是在发明新的杀虫剂之时意外发现的。1936年德国研究员施拉德博士(Dr. G. Schrader)替德国的法本公司旗下药厂开发更有效的杀虫剂。当时施拉德博士正在试验一系列的有机磷化合物,以切断神经系统传递去作为杀虫剂。最后他发现塔崩毒气,一种对人类都致命的杀虫剂。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纳粹实行Grün 3 计划,于1939年在Dyhernfurth(位于今波兰的Brzeg Dolny)设立了工厂以生产塔崩(编号“Trilon-83”),工厂由Anorgana运营。尽管1939年已完工,直到1942才生产出首批产品。生产延后的主要原因是工厂采了极为谨慎的保护措施。塔崩的中间产物具腐蚀性,所以必须使用内衬石英或银箔的容器。因最终成品剧毒,所以最后的反应需要在双层玻璃墙内进行。塔崩的产量因大规模的生产造成部分成品随时间降解受到了影响,当工厂被苏维埃军队占领时,工厂只生产了约12,500吨的毒气。工厂最初生产的炸弹和飞弹,用95:5比例混和塔崩和氯苯,称为A型,后来又研究出B型毒气弹,以80:20的比例混和塔崩和氯苯。B型毒气弹的毒气比旧型散布得更快。苏维埃政府后来将工厂拆卸搬回俄罗斯。
和其他同盟国政府一样,苏联很快就弃置了G系列的武器。大量德国制的毒气被弃置在海底。 由于GA在G系列中最容易生产,而其反应式亦较多人知道。一些国家若尝试制造神经毒素,但未有足够的工业设施时,通常会先行研制塔崩炸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