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 (学甲区)

臺灣臺南市學甲區的一個聚落

大湾,是台湾台南市学甲区的一个聚落,为学甲十三庄之一,位于今学甲市区南边,是学甲区最南的庄头[1]:38

沿革

据说此聚落的由来,是昔日有福建泉州晋江县王、陈、许、李、杨五姓族人渡台,入垦于今永康区大湾[1]:38[2][3]:74。之后他们再搬到此处定居,并沿用初居地名称也叫“大湾”[1]:38[2][3]:74

清代初期,此地隶属诸罗县开化里佳里兴堡,道光年间行政区划调整改归学甲堡学甲庄[3]:59。日治时期实行州治时,大湾一地属于台南州北门郡学甲庄学甲大字,为学甲十保和学甲十一保[1]:38[2][3]:60、61。二次大战后,学甲庄改为学甲乡,大湾一地分别成立文化村(原学甲十保)与大安村(原学甲十一保)[3]:60、61。直到民国57年(1968年)随学甲乡升格为学甲镇而调整为里[1]:38[2][3]:61。民国95年(2006年)2月1日,文化里与大安里合并成大湾里[4]

宗教

大湾清济宫为大湾庄庙,主祀开基禹王(早年称吴府千岁)和保生大帝,创建于清光绪四年(1871年)。过去曾参与学甲慈济宫上白礁请水火谒祖大典,后因祭祀位阶问题而断香,乃自1990年起自行前往芦竹沟请水火。此后议定三年一科,每逢寅、巳、申、亥年的农历三月初四举行。[1]:39、40

当地有所谓“斗牛阵”的民俗技艺,又可分成“水牛阵”与“赤牛阵”[4]。斗牛阵一团约10人,其中2人扮牧童,4人扮牛,其他成员则在旁敲锣打鼓或作为替换人员[4]。其表演内容大致是两名牧童各自牵牛吃草,结果牛却争草而斗了起来,牧童们原本要劝架但最后反而为了自己的牛也加入了这场架[4]

参考资料

  1. ^ 1.0 1.1 1.2 1.3 1.4 1.5 黄 文博. 南瀛地名誌.北門區卷. 台南: 台南县立文化中心. 1998. 
  2. ^ 2.0 2.1 2.2 2.3 陈桂兰. 《戀慕臺19:從鹽水到六甲頂》. 台南市政府文化局. 2014-12: 119–121. ISBN 978-986-04-3023-3. 
  3. ^ 3.0 3.1 3.2 3.3 3.4 3.5 《臺灣地名辭書卷七:臺南縣》. 国史馆台湾文献馆. 2002-12. ISBN 957-01-2593-4. 
  4. ^ 4.0 4.1 4.2 4.3 台南市政府民政局. 《臺南里鄰編組及調整專書‧13 學甲區》. 台南市政府民政局. 2018-12: 13–30、31 [2023-04-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