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有 (佛教)

梵语अस्तिAsti巴利语atthi),佛教术语,为存在、实有之意。说一切有部的字根来自于此。

字源

有(अस्तिasti)是个梵文动词,源自于梵文动词字根अस्(as),与有情(sattva)、(Satya)来自相同字根。与英语:to be古希腊语εἰμί(eimí)、德语:sein、法语:être、西班牙语:ser皆源自同一个原始印欧语系词*h₁es-。其反义字为नास्ति(nāsti)。

它与十二缘起中的梵语भाव,bhāva),意义接近。学者金克木认为,这两个字的意义虽然接近,但是有(Asti)的意义偏于静态,代表绝对性、超越性的有;而bhāva,源于动词bhū,是动态、相对的有。佐佐木现顺也以静态及动态来解释这两个字。

《中论》曾以这两个字来进行讨论[1]

分类

二种有

实物有,与施设有[2]

三种有

相待有,和合有,时分有[3]

五种有

名有,实有,假有,和合有,相待有[4]

注释

  1. ^ 《中论》:“佛能灭有(asti)无(nāsti),于化迦旃延;经中之所说,离有(bhāva)亦离无(abhāva)。”
  2. ^ 玄奘译《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卷20:“然诸有者,有说二种:一实物有,谓蕴界等。二施设有,谓男女等。”
  3. ^ 玄奘译《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卷20:“有说三种:一相待有,谓如是事,待此故有,待彼故无。二和合有,谓如是事,在此处有,在彼处无。三时分有,谓如是事,此时分有,彼时分无。”
  4. ^ 玄奘译《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卷20:“有说五种。一名有,谓龟毛兔角空花鬘等。二实有,谓一切法各住自性。三假有,谓瓶衣车乘军林舍等。四和合有,谓于诸蕴和合施设补特伽罗。五相待有,谓此彼岸长短事等。”

相关条目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