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土星行动

小土星行动(俄语:Среднедонская операция)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德苏战争中,苏联红军于1942年12月至1943年2月收复高加索北部及顿河平原的战役。

小土星行动
第二次世界大战德苏战争的一部分

“小土星行动”中的苏军战车在夜间行进中
日期1942年12月12日-1943年2月18日
地点
结果

苏军胜利

  • 德军撤出高加索和顿巴兹地区
  • 义大利第8军团崩溃
参战方
纳粹德国 纳粹德国
义大利王国 义大利王国
匈牙利王国 匈牙利
罗马尼亚 罗马尼亚王国
苏联 苏联
指挥官与领导者
纳粹德国 阿道夫·希特勒
纳粹德国 埃里希·冯·曼斯坦
纳粹德国 埃尔哈德·劳斯
纳粹德国 埃瓦尔德·冯·克莱斯特
义大利王国 伊塔洛·加里波第
匈牙利王国 古斯托夫·乔尼
苏联 约瑟夫·史达林
苏联 费多尔·库兹涅佐夫
苏联 迪米特里·雷尤申科
苏联 瓦希里·海拉希缅科
苏联 菲利普·戈利科夫

1942年11月19日开始的天王星行动非常成功,超过300,000名在史达林格勒隶属于由弗里德里希·保卢斯指挥的德国第6军团第4装甲军团的士兵被包围,为扩大胜利,苏联最高统帅部计划一个冬季攻势以延续胜利及扩大战果,代号为小土星行动

小土星行动:1942年12月

 
“小土星”进攻战役

第一阶段:尝试切断在高加索的德国A集团军,由于埃里希·冯·曼施坦因于12月12日实施冬季风暴行动以解救在史达林格勒被包围的德军而很快被修改,当隶属于罗季翁·雅科夫列维奇·马利诺夫斯基的红军第2亲卫军团阻止了纳粹德国国防军陆军向史达林格勒的推进后,一个被修改了的小土星行动于12月16日展开。

这个行动包括了一个钳形攻势以攻击德军解围部队,由苏军第1亲卫军团及第3亲卫军团从北面进攻,在顿河流域包围了拥有130,000名士兵的义大利第8军团及进至米里罗夫(曼施坦因命令德军第6装甲师救援130,000名被包围的义大利士兵,其中45,000人生存下来并于12月17日在切尔特科沃与第6装甲师会合),向南推进的苏军第28军团可能会包围德国第1装甲军团,而苏军第51军团直接进攻冬季风暴行动的解围部队,12月24日苏军第24坦克军的坦克到达塔特辛斯卡亚,这个德国空军向被包围在史达林格勒的第6集团军进行空运补给品(运输武器辎重和食物的)的主要基地,苏军坦克在风雪掩护下攻占机场,当时机场上还停放一些德军的运输机(参阅:突击塔特辛斯卡亚)。

由于解围部队可能会被包围,曼施坦因没有选择,只好将部队于12月23日-12月29日撤回到柯特尼柯夫,被包围在史达林格勒的德军只好听天由命(300,000被围困的士兵只有90,000人生还被俘,最后只有5,000人生存回到德国),但该行动范围较窄也让由保罗·路德维希·埃瓦尔德·冯·克莱斯特指挥的A集团军有时间撤离高加索并经罗斯托夫渡过顿河。

第二阶段:1943年1月

第二阶段行动于1943年1月13日展开,由菲利普·戈利科夫指挥的沃罗涅日方面军属下4个军团包围及消灭驻守在顿河上斯沃博达附近的匈牙利第2军团,令德国第2军团面临被包围的威胁,因此第2军团撤退,沃罗涅日方面军于2月5日进至库尔斯克卡尔可夫一带。


第三阶段:1943年2月

当德军无组织地横过乌克兰南部撤退时,第三阶段是由沃罗涅日方面军进攻第聂伯河并包围第2军团,同时西南方面军南方面军攻占卢甘斯克并向南面的亚速海推进以包围克莱斯特的A集团军与曼施坦因的顿河集团军

行动开始时非常顺利,库尔斯克在1943年2月8日被解放、2月8日-2月16日解放哈尔科夫、2月8日-2月19日解放顿河畔罗斯托夫,一条空隙出现在A集团军现在于刻赤半岛对面占据了一个小型桥头堡及顿河集团军之间,而苏军第1亲卫军团在进攻中通过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威胁了另一条出现在顿河集团军与由京特·冯·克鲁格指挥的中央集团军之间的空隙,而且在史达林格勒的纳粹德国国防军陆军第6集团军余部于1943年2月2日投降,让由康斯坦丁·罗科索夫斯基顿河方面军能投入新的行动。

一个野心勃勃的计划伴随著在库尔斯克的胜利而被制订出来,进攻中央集团军群在奥廖尔的突出部及向布良斯克推进,但是这时候,苏联最高统帅部的的寄望超过了已经精疲力竭的进攻部队之能力,补给困难令从史达林格勒向西推进了650 公里(400 英哩)的部队推迟了行动直至2月25日,而坚强的德军防守亦令行动在库尔斯克以西只有少许成功,而在奥廖尔更没有战果。

同时为了保障南面的安全,国防军最高统帅部决定放弃了莫斯科附近热泽夫—瑟切夫卡—维亚济马突出部,目的是拉直防线及增加兵力在乌克兰东部反击红军,曼施坦因的反攻因调派了训练有素及配备了虎式坦克武装亲卫队装甲军而变得强而有力,反攻在1943年2月19日从波尔塔瓦展开,并于3月份第3个星期收复卡尔可夫,后来因春季溶雪反攻停止,这让一个突出部在库尔斯克形成,最终导致7月份爆发库尔斯克战役

附录

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