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适(1852年—1924年),字怀瑾,一字觯甫[1],亦作觯庐浙江吴兴(今属湖州市)人。近代经学家史学家

简介

崔适初受学于俞樾,与章太炎同门,治校勘训诂之学。后受康有为新学伪经考》的影响,专治今文经学,成为近代今文经学的代表之一。曾任教于北京大学。所著《春秋复始》,以《春秋穀梁传》为古文;《史记探源》,以《史记》本是今文学,为刘歆所窜乱,乃杂有古文说。其他著作有《五经释要》、《论语足征记》等。钱玄同顾颉刚等曾受教于崔适门下,经学思想受其影响颇大。

著作

史记探源

崔适撰《史记探源》一书,以其今文经学为核心思想,谓史记本属今文经学,由于刘歆窜乱,乃杂有古文说。又谓刘歆伪造左传,凡史记中出于左传的内容,皆为刘歆所窜入,甚至直谓刘歆续史记。再者,史记有部分亡佚,班固曾指出其中十篇缺,有录无书。该书更进一步说史记中有二十九篇为后人所补和妄人所续。而前人认定已亡佚的〈孝景本纪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该书却又说“盖此纪实未亡耳”。这些说法,姑不论是否全部合乎实际,此书作为一家之言,对于攻研《史记》一书的学人来说,仍颇有阅读价值。

胡适开出的“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2],不收司马迁的《史记》,但有崔适的《史记探源》。

影响

崔适的学生钱玄同顾颉刚等受其影响颇深。钱玄同由古文经学转向今文经学、顾颉刚开创古史辨派,很大程度上受到崔适的启发。

评论

崔适与章太炎同出俞樾门下,思想倾向却正好对立,崔主今文,章主古文。钱玄同曾分别受业于二人门下,归结出“这两派对于古籍不实事求是,都犯了从主观成见出发的错误”。[3]

备注

  1. ^ 觯,汉语拼音:zhì,注音符号:ㄓˋ 。
  2. ^ 读书杂志》第7期,1923年3月4日。[1]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 ^ 顾颉刚:《古史辨》第一册总序〈我是怎样编写《古史辨》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11月1版1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