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埔族诸语,是台湾当地平地原住民语言。当前台湾平埔语研究,主要根据语料包括有:圣经译本、番仔契、历史文献中的地名记音。与台湾高山语同为台湾原住民语言/福摩沙诸语,但除少数语言如宜兰噶玛兰语、南投日月潭邵语以外,大多数平埔语已经消亡。但相对于高山诸语来说,平埔语的重建,在音韵结构问题上是单一的,亦即依台语音韵结构、日语音韵结构来重建,因为在主要历史文献上,日语文献和古文闽南汉字音文献是最主要的两大语种。

虽然荷兰语文献和其他罗马字文献、或者有人试图以菲律宾塔加洛音韵结构重建平埔语也有代表性,但大多不切实际也不实用。未来在重建“单一平埔语方向”上,或者重译圣经的可能形式上,日语台语的音韵结构恐将只能是“单一平埔语”的唯二选择择。这同时也为将来高山诸语的整合提供了重要典型意义,亦即从最大可能的方向增加日语台语的外来词汇来提供高山诸语共同词汇的使用比例。在圣经翻译上,最大可能的增加希伯来语希腊语词汇也与日语(特别是汉字音与日式英语外来词)、台语词汇同样是扩大台湾原住民/福摩沙诸语共同词汇的四个主要方向,也是最具实质意义的四个方向。

圣经译本

番仔契

历史文献中的地名记音

台湾西部平原消亡的平埔语(Pêⁿ-po͘-gi)有道卡斯语猫雾捒语巴布拉语洪雅语西拉雅语[1]

目前对平埔语的文献整合

荷兰时期文献

代表性清代著作(语料纪录)

代表性日治时期学者与代表性著作

战后学者与代表性著作

地名沿革考释
  • 张耀锜1951《台湾平埔族社名研究》台北:南天
  • 翁佳音1998《大台北古地图考释》新北:台北县立文化中心
  • 陆传杰2003《台湾地名事典》台北:远足文化
  • 刘泽民(台湾)2007《平埔百社古文书专辑》台北:国史馆、台湾文献馆
  • 陆传杰2014《被误解的台湾老地名》台北:远足文化
  • 翁佳音曹铭宗2016《大湾大员福尔摩沙》台北:猫头鹰
  • 陆传杰2018《被误解的台湾古地图》台北:野人出版
  • 许毓良2019《光绪十四年(1888):台湾内山番社地舆全图所见的新北山区》台北:远足文化
构词学、词汇词义
  • 李壬癸《南岛民族的族群与迁徙》、《台湾原住民史:语言篇》、《台湾的南岛语言》
  • 姚荣松指导、蔡淑玲(2004)《台湾闽南语地名之语言研究:兼论其文化意涵与演变》新竹:竹教大台语所硕论
  • 林庆勋指导、陈耀中(2007)《清代文献反映平埔族群语言研究》高雄:高师大台文所硕论(汉字还原闽南语罗马字转写)

主要语料来源方言点

  • 台南地区(西拉雅语为主):关庙埤头里、龟洞里、新化山脚里、新市南部、左镇冈林里(菜寮)、东山东河里、白河六溪、麻豆、玉井(噍吧哖)。(大武垅语分布)大内头社里、南化玉山里、新市社内里、玉井中正里、楠西湾丘里。(其他)玉井丰里里、新化知义里。
  • 高雄地区(大武垅语为主):内门木栅里、仁武乌林里、大社区。(大武垅语分布)甲仙关山里、小林村(灭村)、杉林区、六龟荖浓里、六龟里。
  • 屏东地区(马卡道语为主):内埔乡隘寮村、高树乡泰山村、里港乡茄苳村武洛、内埔乡老埤村、万峦乡赤山村、万金村、新厝村加匏朗、新埤乡饷潭村、枋寮乡。
  • 台东地区:池上乡锦园村、(大武垅语分布)关山镇、长滨乡宁埔村。
  • 花莲地区(大武垅语分布):花莲县富里乡大里村。

平埔语地名社名

台南西拉雅语

四大社

  • 萧垅社(佳里)
  • 新港社/哆喏喏社(新市)
  • 目加溜湾社(善化)
  • 蔴兜社(麻豆)

其他

  • 吉贝耍(东山)
  • 大圭壁(盐水)
  • 哆啰啯(新营)

大武垅语

大武垅四社

  • 大目降社(新化)
  • 噍吧哖(玉井)
  • 大武垅一社
  • 大武垅二社

四熟番

  • 茅匏社
  • 芒仔社
  • 霄𥚃社
  • 加拔社

相关词条

参考

  1. ^ 吴安其著. 南岛语分类研究.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9.02: 289. ISBN 978-7-100-05683-0.